热门话题,来自政府与正规媒体的资料,中英对照:点击右下角的选项(简体、繁体、英文)
理財智慧 20:39 2020/05/22 全國人大計劃審議「港版國安法」,建立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市場憂心此舉將影響香港前景,也令港人再萌生移民的念頭。在Google的搜尋器上,近日「移民」一詞成為熱搜之一,較熱門地點分別是台灣、加拿大等地,不過要作投資移民又要有甚麼條件?当然香港有三十万左右居民已经拥有加拿大身份,若其中一部分选择回到温哥华居住,对大温房地产会有极大影响。 155萬創業三年移民台灣 申請人須在台灣投資600萬新台幣(約155萬港元)開設實體店經營生意3年,並且需聘請2位台籍員工及在台住滿3年,在一年內不能離台超過30日。 *台灣現時並未將置業定為投資移民的要求,因此投資物業並不符合投資移民的申請資格。 投資486萬移居泰國 申請永居泰國並非易事,泰國提供多達10多種簽證,第一步要先申領「非移民簽證」得到長期居泰資格。申請時,持有非移民簽證連續居留最少3年以及在泰國投資最少 2,000 萬泰銖(約 486萬港元)或是親屬是擁有居留許可的泰國居民。 36萬創業移居日本 日本投資移民審批時間快,社會福利好,只要申請人投資500萬日圓創業(約36萬港元),便可申請為期一年的「經營管理簽證」。只要公司收入可支持留日生活,便可續簽,而成為日本永久居民,則需要連續住滿10年。另外,申請者每年也需居住日本180天或以上,至於配偶及未婚子女可申請家族滯在簽證。 投資約1,400萬 移民新加坡 新加坡設有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申請人至少有3年創業經驗,並需要投資為期最少5 年至少 250 萬新幣(約 1,361 萬港元)創業或擴充已有的業務到當地,或者將同等資金投資在新加坡公司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基金,即可申請成為當地的永久居民。申請人的配偶及未婚子女也可以附屬申請人身份,申請永久居留權,他們均需要服兵役。 *投資人申請投資移民起三年的年均營業額必須達到至少5,000萬坡元(約2.72億港元),方符合永久移民的資格。 移居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以50歲作為申請資格的分界,需滿足不同財政要求方可申請,可獲10年居留簽證,而因其不屬於長期移民的申請,申請人無需受到簽證期內居留日數的限制。 50歲或以下申請人 申請時需擁有最少50萬令吉(約89萬港元)的流動資產和獲每月約1萬令吉(約1.8萬港元)的海外收入;其後需開設定存戶口,放入至少30萬令吉(約53萬港元),首年可提取最多15萬令吉(約27萬港元),用作買車、買樓、子女教育或醫療開支等。 50歲以上的申請人 申請時需擁有最少35萬令吉(約62萬港元)的流動資產和每月1萬令吉(約1.8萬港元)的海外收入。其後需開設定存戶口,放入至少15萬令吉(約27萬港元),首年可提取最多5萬令吉(約9萬港元),用作買車、買樓、子女教育或醫療開支等。 申請成功者可攜帶配偶、年滿60歲以上的父母,以及21歲以下的未婚孩子一同移居馬來西亞生活,並在當地逗留 10 年。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此簽證大多不能工作(50歲以上申請者可從事每周20小時兼職工作),但容許在當地開公司創業,除非申請人擁有專業技能。…
Continue Reading
港版國安法掀新移民潮?大温地产如何应对?各國投資移民一覽
Social Sharing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RedditLinkedInEmail CBC Books · Posted: May 20, 2020 10:57 AM ET | Last Updated: 2 hours ago0 comments May is Asian Heritage Month in Canada. To celebrate, here's a list…
Continue Reading
17 books to celebrate Asian Heritage Month in Canada 【点击右下角语言选择键】
分享至: (0) (0) 收藏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央视中文国际 2020-05-21 13:42摘要:加拿大政府首次以联邦指导意见的方式建议民众佩戴口罩。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当地时间5月20日在例行的疫情通报会上宣布,建议民众在难以保证2米的社交距离时,佩戴非医用口罩。 这是加拿大政府首次以联邦指导意见的方式建议民众佩戴口罩。 按照这个指导意见,不能保持社交距离为2米的情况包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加小型聚会等。 她说:“在春季和夏季,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社交距离的规定,当难以保持2米的社交距离时,建议使用非医用口罩或面罩作为保护。如果已经患病,必须待在家里。” 当日(20日)早些时候,特鲁多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的“个人选择”符合健康建议。 这个新闻当日成为了加拿大大多数媒体的头条。 民众需要佩戴口罩,针对这个建议,首席公共卫生官要表态,总理要表态,媒体纷纷报道……加拿大人对佩戴口罩到底持怎样态度? 一、加拿大人在戴口罩问题上的态度变化 截至目前,加拿大人在是否戴口罩的问题上经历过至少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推荐佩戴口罩; 第二阶段:部分情况下推荐佩戴口罩; 第三阶段:部分情况下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第四阶段:政府官方要求佩戴口罩。 今年1月,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戴口罩不是强制要求。英国广播公司在一篇报道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世界卫生组织的正式建议是只有两种人需要佩戴口罩:一种是新冠肺炎患者或是出现病症的人,一种是正在照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人。” △加拿大媒体3月30日报道称,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不推荐”佩戴口罩 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疫情防控采取“压平曲线”的对策成为共识。4月6日,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在疫情通报会上表示,出于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的考虑,她认为出门如果戴自制的口罩“是个好主意”。这时,对于是否戴口罩的态度,是“部分情况下推荐佩戴口罩”的推荐,这些情况包括:佩戴自制口罩、可以佩戴已经使用过的口罩等。 △加拿大CTV新闻网4月4日报道联邦首席医疗官谭咏诗“不反对”戴家庭制作的口罩 加拿大政府于4月17日针对是否需要佩戴口罩一事态度出现变化。当日,加拿大交通部宣布,乘坐飞机时必须佩戴口罩,以保护所有乘客的安全。这个行政命令虽然是强制性的,但是它仅限于在乘坐飞机这个前提条件下。 △加拿大政府官方网站4月17日发布有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佩戴非医用口罩的行政命令 此后,加拿大境内疫情发展迅速,一些原来不支持戴口罩的地方政府开始转变态度,比如魁北克省政府,在4月下旬开始建议民众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以降低疫情蔓延的速度。 在5月20日,时隔将近一个月后,加拿大联邦政府的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转为建议民众佩戴非医用口罩。 二、戴不戴口罩首先要考虑加拿大的传统和加拿大民众的心理问题 加拿大民众对佩戴口罩的接受程度随着疫情的蔓延而变化。 加拿大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表示,加拿大和美国社会对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以预防感染新冠病毒的态度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今年1月份,加拿大民众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离自己很遥远,他们表示,没有必要佩戴口罩。 △地铁上佩戴口罩的加拿大民众 根据加拿大研究协会对2015名加拿大人进行的在线调查,在4月3—19日,在公共场合戴着某种防护口罩的加拿大人比例从五分之一上升到了三分之一。 △加拿大研究协会4月24日发表相关调查报告…
Continue Reading
在加拿大,戴口罩为何如此之难?
The Canadian Forces Snowbirds performed an aerobatics show over Nanaimo's harbour in August 2019 which drew thousands along Nanaimo's waterfront. (submitted/Cortnee Morgan)By Alex RawnsleyOPERATION INSPIRATION Snowbirds to cap cross-country tour with…
Continue Reading
加拿大空军的雪鸟(Snowbirds)飞行特技表演队将于星期天飞过纳奈莫(Nanaimo)
嘉来国际出国Today 疫情影响了世界的经济,同时也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许更能彰显各国的真正实力和真面目。《美国新闻世界报道》公布了2020年最佳国家排名报告,加拿大排名世界第二,比2019年上升了一个名次。而在众多分项评比中,加拿大喜提多个第一,这个成绩着实让人感到骄傲! “全球最佳国家”指数排名是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以及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合作推出的。这次出炉的榜单依据对全球36个国家的20000多人进行调查,总共评估了73个国家,根据贸易,旅行、投资等多重因素评选出了世界25佳。此外,在一项由全球195个国家参与的调查中,加拿大在全球最好国家评选中排名第2。报告根据9个类别指标进行综合排名,类别及占比如下: Entrepreneurship企业精神(17.87%)Adventure投机机会(2%)Citizenship公民待遇(15.88%)Cultural Influence文化影响力(12.96%)Heritage传统传承(1.13%)Movers创新能力(14.36%)Open for Business商业开放度 (11.08%)Power国家实力(7.95%)Quality of Life生活质量(16.77%) 全球最佳国家,加拿大高居第二 此次评比中以10分为满分,加拿大综合得分高达9.9分。2020年,加拿大再次高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瑞士,属于“一国之下,百国之上”。全球最佳是综合了所有考虑的因素才能获得的奖项,所以这个奖项的份量最重!能获得仅次于人间天堂的瑞士,加拿大也算是不错了!住在这里,夫复何求?在分项排名中,加拿大表现都不俗,简单来看一下: 人均粮食产量,全球第一 前几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发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 报告里,有几个非常令人不安的数字: 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今年,是60多年以来粮食供应最严峻的一年。 全世界,至少有8.21亿人在夜里饿着肚子睡觉。 将有2.5亿人遭遇粮食危机,比去年多了整整1亿3000万人。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球75亿人口,每30人中就可能有1人因饥饿活不过2020年。而加拿大,是最不怕饥荒的,因为加拿大的人均粮食产量世界第一,总产量也只低于美国、中国和印度。加拿大的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8%、小麦、大麦、玉米、油菜籽产量极为丰富、此外,牛奶和肉类的产量、人均产量同样是世界领先,农业机械化程度极高。粮荒?肉荒?奶荒?即便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加拿大也可以安然无恙。 水是生命之源,加拿大人均淡水资源超过8万立方米,在所有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里高居榜首,在所有国家里也能排进前10位。生活在这里,不仅不缺粮食,也不缺饮用水。 全球最健康指数,加拿大又是第一 相信这次疫情经历过后,全世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同大家在微信群里调侃一样,2020的目标是什么?活着!所以健康就变成了所有人的人生目标,而全球最健康国家排名,夺魁的又是加拿大! 健康国家排名,依据是血压、平均寿命、政府保健投入、抑郁症比例、吸烟率、运动率等等。加拿大除了抑郁症这个单项表现一般外,其他单项都是全球标杆。一直以来对于大家担心的免费医疗等候时间慢的问题?评委明确指出:加拿大的癌症、心脑血管科的治疗水平是全球领先的,治疗大病很有一套。所以大家就不要道听途说因为个案而得出不合理的结论了。毕竟,哪个国家在任何一项福利上都不会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此外,全民医疗福利、药保福利、和顶尖的自然环境,都是一个健康国家应该具备的。 生活质量:加拿大全球第一 加拿大一直被称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之一,在生活质量方面当然也不会差,经济稳定性、求职市场、政治稳定性、家庭和谐性、教育和医疗健康系统等方面都接近满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生活质量排名已经连续三年排第一,包括2018年、2019年和2020年。 截图来源:www.usnews.com 说到生活质量,最简单直白的就是,在中国地是最值得钱的,所以城里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到种菜种花的乐趣,而在加拿大,特别是小编居住的卡尔加里这个城市,房价如白菜价格,可以说也是加拿大城市居民房产拥有率最高的城市了。 在这里,你住的就是国内人说的大别墅,而且后院有一大片土地可以满足你作一次农民的心愿了,当然也可以实际背靠大山,面朝花海的愿望。这样的生活质量想想都是美的。下面几张图就是这个城市居民的日照生活。 后院是这样的 茶余饭后,三五好友,一家人喝茶聊天吃点心,玩耍,这样的生活质量能不是全世界第一吗?说到这里,可能这也是加拿大对轻症感染者采用的居家隔离治疗法,因为在家里的治疗环境远超在医院了。所以国情不同,治疗方案不同,你不身临其境你是永远没办法体会的。当然这也是为何每一年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原因之一了,换一种活法!你懂得!…
Continue Reading
2020全球国家排名,加拿大狂揽多个第一!
2020-05-12, 17:57 来源: 温哥华天空综述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估计很少有加拿大人能够说出本省公共卫生官员的名字。 而当疫情新闻发布会成为每日“固定节目”之后,加拿大以及各省的卫生官几乎家喻户晓。 BC省首席卫生官Dr. Bonnie Henry(以下简称邦尼)似乎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 Dr. Bonnie Henry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因在抗击COVID-19疫情工作中表现杰出,邦尼获得了加拿大勋章提名。 而她获得这番荣耀并非一帆风顺。 疫情爆发初期,邦尼的表现和防疫政策并不被看好,尤其受到华人群体的指责和诟病。 但是,在华人群体中不受欢迎的邦尼,却是加拿大人眼中的“英雄”。 加拿大人对她的喜爱和追捧不亚于一位真正的明星。 01 加拿大人到底有多爱邦尼? 明星们有的“粉丝俱乐部”,邦尼也有。 在Facebook,Twitter以及Instagram上邦尼的粉丝俱乐部已然非常活跃。 邦尼的粉丝称她为“博学,诚实,坦率的一个绝对的狠角色”。 可以想象吗?“关闭理发店等服务场所”的政策出台后,连邦尼“要自己修剪头发”都能成为头条新闻。 图片来源:Lynn Henry BC省的疫情曲线被拉平,防疫形势趋稳,更多的人把这一切归功于邦尼“智慧和经验的决策”。 邦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支持,以及各种花式“表白”。 从事音乐创作的Diane Campbell是邦尼的“粉丝”之一。 “邦尼异乎寻常的冷静之下,蕴藏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她以此为灵感,创作了歌曲“An…
Continue Reading
近期BC人特尊重的人,却被华人骂惨!
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生于德国,曾选择从牛津大学退学。29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致力于解释、整合和深化这种变化。埃克哈特·托利不倾向于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在他的教学当中,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埃克哈特·托利在世界各地旅游讲学,他努力将自己的心灵启迪实践传授给世界各地的人。自1996年以来,他居住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与华裔瑜伽心灵导师Kim Eng结为事业伴侣。 本页收录的埃克哈特·托利经典语录/埃克哈特·托利名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埃克哈特·托利名言名句可以了解埃克哈特·托利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私藏的埃克哈特·托利经典语录或喜欢的埃克哈特·托利的句子,欢迎分享。 痛苦来自于对当下的批判: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当下,便是制造痛苦的根源。 《当下的力量》 喜欢(659) 评论(5) What a caterpillar calls the end of the world we call a butterfly.毛毛虫眼中的世界末日,我们称之为蝴蝶。 《当下的力量》 喜欢(439) 评论(2) 任何被你完全接受的事情将会把你带进宁静状态。这就是臣服的奇迹。 《当下的力量》 喜欢(375) 评论(5) 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开始新的生活,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等待是思维的一个状态,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你不要现在。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会大大地降低你的生命质量。 《当下的力量》…
Continue Reading
Eckhart Tolle (艾克哈特·托勒)曾选择从剑桥大学退学,后来成为温哥华著名作家:名言金句选录
阅读:26,137 文章:1991 篇 评论:0 条 编辑:心探索小编 为什么有些人看似温和有礼,却随时在找可以责怪或对抗的人和事? 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漫长而毫无意义的斗争,或不断和某些机构及个人展开法庭诉讼? 为什么承诺共度余生的温柔情人,突然个性全变,变得尖酸刻薄、冷漠疏远? 作者|艾克哈特·托利 摘自|《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为什么有些人看似温和有礼,却随时在找可以责怪或对抗的人和事? 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漫长而毫无意义的斗争,或不断和某些机构及个人展开法庭诉讼? 为什么承诺共度余生的温柔情人,突然个性全变,变得尖酸刻薄、冷漠疏远? 为什么有些人久久深陷在对过去伴侣的仇恨中无法自拔? 为什么自己过得不开心,却总想让其他人陪你一起悲惨? 因为我们毫无意识地都被一种心灵寄生虫——痛苦之身,控制了。 这个“痛苦之身”经由你而活出来了,而且还假装是你。对痛苦之身来说,痛苦是乐趣。它贪婪地吞食每一个负面思想。 今天为你推荐的是艾克哈特·托利《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关于痛苦之身的文章。 日本禅宗两名和尚的故事,把人类心智无法、或是不愿意放下过去的情形,描述得淋漓尽致。 湛山和奕堂两名和尚,走在大雨后泥泞的乡间路上。 接近一个村庄的时候,有名年轻女子正准备穿越泥泞的马路,但是因为泥巴太深了,她担心身上的丝质和服会因此而弄脏。湛山当场就背起那名女子,把她送到路的另一边。 两名和尚继续在静默中行进。五个小时以后,快要接近他们投宿的寺庙时,奕堂再也忍不住了,”你为什么背那名女子过马路?“他问道,“你知道我们和尚要遵守清规的。“ “我几个小时以前就已经把她放下了,“湛山回答,“难道你还背着她吗?“ 现在请想象,如果有人像奕堂那样,总是无法或不愿意在内在放下生活的情境,并且还继续不断地在内在累积负累,那么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然后你就可以了解我们这个地球上大多数人生活的面貌了。在这些人的心智中,背负了多么沉重的负担,而这些负担,都是关于”过去“的。 “过去“是以“记忆“的形式在你之内存活,但是记忆本身并不是问题。事实上,经由记忆,我们才能从过去和过去的错误中记取教训。 只有当记忆(就是有关过去的思想)完全地掌控你的时候,它们才会变成负担,变成问题,而成为你自我感的一部分。 你被过去所制约而形成的个性,就成了你的牢笼。你把自我感投注在记忆之中,视这些故事为你自己本身。这个“渺小的我“就是遮蔽你真实身份的幻相,让你看不见自己是永恒无形的临在。 然而,你的故事不仅仅包括了心智的记忆,也有情绪的记忆——不断地被反刍的陈年情绪。就像那名和尚,他不断地用思想在喂养他背负了五个小时的不满。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都背负了很多不必要的重担——心理上和情绪上的。 经由怨恨、后悔、敌意和罪疚,他们限制了自己。他们情绪化的思考已经变成了他们的自我,所以他们必须要紧抓着这些旧有的情绪不放,以加强身份认同。 因为人类倾向于让旧有的情绪恒久存在,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带着累积已久的过往情绪伤痛的能量场,我称之为“痛苦之身“。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有些人过得不好,总想让别人也一样悲惨?TA在喂养这种心灵寄生虫
2019-01-08 由 宇宙的呼吸 發表于新闻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提到金钱,那些已经在生活的很多其他方面拥有觉知的人也会立刻进入“觉知的黑夜”。 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 生于德国,从伦敦大学毕业后,他在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导师。 29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致力于解释、整合和深化这种变化。埃克哈特·托利不倾向于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在他的教学当中,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在2011年评选的世界百位灵性导师中,埃克哈特·托利名列首位。埃克哈特·托利在世界各地旅游讲学,他努力将自己的心灵启迪实践传授给世界各地的人。自1996年以来,他居住在加拿大的温哥华。【编辑注:Eckhart Tolle的商业和婚姻合作伙伴是Kim Eng。 Eng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在与Tolle会面之前,她已经结婚并且是定期上教堂的基督徒,但对她的婚姻和宗教信仰感到不满。在参加了Tolle的一次静修之后,她认为这是一次转型的精神体验。 Eng随后开始与Tolle进行了七年的精神训练,最终成为传播他心灵修行的伙伴。 她还发展了自己的辅导员和公共演讲者的职业生涯,尤其以她的“通过运动的存在”工作坊而闻名。】 著作有《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致那些年的爱情! 为什么金钱是如此困难的课题 主持人: 所以我在想,你是怎么认为的,我是指在金钱方面,为什么这是一个让人提不起精神的话题?为什么人们更愿意谈论自己的性生活?重点是,他们会讲得很详细。他们吃了什么,没吃什么,大吃大喝,或是偷嘴,所有这些。都不愿意谈论金钱,所以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看的。 埃克哈特·托利: 好的,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是这样,一提到金钱,那些已经在生活的很多其他方面拥有觉知的人,也会立刻进入“觉知的黑夜”。那里仍然残留着一个恐惧,它将关于金钱的想法包裹凝固,那种感觉我把它称为求生。 这也是小我(ego)的交易。 是小我的最主要的交易之一。 感觉不足够。 不足够(匮乏)是最根深蒂固的小我交易之一,每个小我都有。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足够(匮乏)指的是钱,反射到其他事情上,不足够的食物,任何不足够的东西。 小我永远不会感觉足够。 匮乏主要显现在金钱方面,因为金钱是中性的,它差不多能买到、变成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实物,这引发了匮乏、小我的不足够的感觉。它也可以是与金钱有关的任何东西,可以是谈论买房子,或是其他类似的事情。然后就出现问题了,你在和你的房地产经纪人聊天,很快就会烦躁。 当此类事情发生时,通常会看到那些人的意识,任何事情,以任何方式与钱相关联时,不管是房产,还是什么,马上就会失去觉察。 但是一旦你知道这可以是有帮助的,然后下一次当这种情况再发生时,在你拿起电话给银行或投资基金打电话之前,我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钱,有没有投资基金,但是你可以保持觉知和真实,而非失去觉知。一旦你知道,,或许在你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会将你拉入无意识之中。 一旦你知道,那可能是某个人,可能是来自你的过去的某个人物形象,你爸爸,做了某些事情,或是你的前妻,不管是谁。一提到这个人,就会将你拉入深深的无意识之中,感觉痛苦,或是愤怒,或是任何情绪。 一旦你知道,在你的生活中仍然有这样的力量将你拉入无意识状态,你几乎可以去和它玩,你可以开始思考它,看你能否保持在当下。你可以给一位朋友讲述它,看你在讲的时候能否驻留在当下。…
Continue Reading
觉知的黑夜|为什么金钱是如此困难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