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来自政府与正规媒体的资料,中英对照:点击右下角的选项(简体、繁体、英文)
To celebrate his 100th birthday, Tom Moore appointed to Honorary Colonel as fighter jets flew overhead Thomson Reuters · Posted: Apr 30, 2020 7:05 AM ET | Last Updated: April 30 Captain…
Continue Reading
To celebrate his 100th birthday, Tom Moore appointed to Honorary Colonel as fighter jets flew overhead 点击右下角语言选择键
2018-10-18来源: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qqqqqqwechat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老年人由于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很短,对于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种信息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常常被各种谣言所骗,甚至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小盟为大家整理了常见的几种“谣言体”,分享给父母,让各位父母提高警惕,莫再相信谣言! 1、冠以权威名头 经常使用【中央发话了:……】【央视都播了……】【国家最高机密:……】这样的标题 话说国家最高机密能让你知道嘛? 2、耸人听闻标题 【震惊!】【惊爆!】【太神奇了!】【出大事了!】 真正的头条大事不会使用这样的标题,内容足够震撼的新闻不需要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眼球,内容本身才是震惊的部分。只有标题党和谣言才惯用这种词语。 3、敦促阅读和转发 【速看,马上删】【必须转,秘方】【警惕,紧急通知】【转给亲朋好友】【已经出事,都在转】 事实上这种自称”马上删“的文章并不是作者删掉的,而是被网友举报,被判定为不实消息而被删掉的。 自己删除的长这样 被举报删除的长这样 爸妈,这样的文章,别急着转发,隔天再看看,八成已经被举报删除了。 4、煽情骗转发 【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为了你的家人,请一定要看】【含着泪看完】【感动中国13亿人口】 这类谣言喜欢用老人和小孩作为诱饵,通过诉诸亲情,诱导大家以爱心之名传播谣言。 爸妈,上有老下有小的你们辛苦了,但看到这种标题一定要提高警惕。 5、夸大危害或功效 【致癌】【致命】【有毒】【不要再吃了】 【一招见效】【每天3分钟】【只要7天】 健康类谣言多见如此二种标题,第一种盲目夸大某类物质的危害;第2种宣称通过一些简单易行、代价很小的方法就能在短期内治愈慢性病或疑难杂症,通过取巧的方式诱惑转发。 识别谣言的通用方法 1、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 著名的“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等谣言视频均出自个人或自媒体,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和媒体证实其真实性。对于非权威来源的信息一定要谨慎对待,“宁可信其有”、“好心转发”都可能是在传播谣言。关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公号ID:piyao12377),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 2、善用识谣工具和搜索引擎: 许多谣言具有周期性特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头换面重出江湖。因此遇到个人无法识别的谣言时,可利用搜索引擎或识谣工具,查看此前是否已有相关辟谣信息。随着各方对网络谣言治理工作关注度的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出现了许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识谣工具。综合利用这些识谣工具和搜索引擎,通常能识别网络上流传的大部分谣言。 3、参考评论或向专业机构求证: 在辟谣信息尚未出现时,可多参考其他人的评论,为自己提供更多思路。更进一步,我们可以通过网站留言、私信等方式向相关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求证。…
Continue Reading
五种“谣言体”,教你学会识别网络谣言
作者: Sophia Xu | August 2, 2019 LIKETWEET EMAILPRINTMORE 近日,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警方公布了刘强东涉性侵案的全部细节,高达149页的档案内容包括了女方租住公寓楼、餐馆、明大商学院内录得的高清版监视影片,和之前未曝光的警方询问刘强东录音。新材料的曝光,又让该案成为热议焦点。在众多被讨论的话题中,有一个颇值得新闻人思考:媒体在这样的争论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社交媒体上各类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对信息真伪进行核查、守住新闻伦理,避免传播虚假信息,确保新闻质素。 媒体观察类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的创办人方可成在《刘强东案音视频:机构媒体的堕落与溃败》一文中表示,他在刘强东案的进展中,看到了“许多机构媒体抛弃了专业守则和职业操守,出产了大量不合格的内容产品”。例如有的媒体在未查验信源、地点以及完整文件的情况下直接转发微博新用户“明州事记”发布的两条监控视频。简单粗暴地转发虽然在短期内博得了眼球,但最后因该内容经证实被人为编辑过,导致大众在媒体的带领下一起为谣言买了单,媒体公信力在一次次剧情反转中消失殆尽。 有人说,这是机构媒体的“堕落和溃败”,但在同为媒体从业者的我看来,这不仅是机构媒体的问题,在信息井喷的中文社交媒体上,阻止虚假信息传播和辟谣已不仅仅是记者的责任,每个透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用户都应具备查验信息的基本意识,学习信息查证的基本技能。 因此,本文会先概述中国社交媒体在最近两年发展的新趋势,进而介绍各大信息平台为整治谣言开发的新举措和新产品,以期让读者更多了解中国社交媒体的状况,建立信息查证意识并掌握实用小技能。 中国社交媒体的新变化:短视频的兴起 最近两三年,人们对短视频内容的热衷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了社交媒体新宠。这使得我为 First Draft(一个专门处理假信息议题的非营利新闻科技组织)在2017年勾画的中国社交媒体版图再一次被改变。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达78.2%。 社交媒体分析公司 WalktheChat 刊载的《2018微信社交商务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花在视频内容上的时间更长。视频类 App 使用时间占比从2017年的11%增长至2018年的18%,而新闻、电商和纯文字社交平台的使用时长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2017年和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在移动端 App 上的时间分配 via WalktheChat 这一趋势也解释了抖音和今日头条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为何能在用户争夺战中表现突出,突破腾讯主宰的社交生态市场,在2017至2018年移动用户使用时长占比中实现6.2%的增长。 2017年和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花了多少时间在使用互联网巨头的产品上?via WalktheChat 原本通过数据挖掘来推荐资讯的今日头条,也推出与微博类似的社交功能以及突出视频类产品,逐渐由内容发布平台向社交平台过渡。 今日头条 App 界面截图…
Continue Reading
面对社交媒体的新变化,我们要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来源:华为、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4月20日,华为对外公开任正非于3月25日再次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纪要,上一次采访时间是2019年11月5日,当时任正非对记者说,欢迎你们一年后再来华为,居然不到半年就来了,这次,任正非送别记者时说:“如果华为还活着,欢迎你们再来!” 来源:华为、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同时,华为还公开了2020年1月10日回复《华尔街日报》的13个问题,其中透露了任正非对外的沟通策略——棉花糖策略,即打而不痛。 这些都一并贴出来给大家。 任正非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纪要 2020年3月25日 1、NeilWestern,亚洲商业编辑:任先生,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再次跟我们交流,很遗憾这次我们无法到现场跟您面对面交流。由于新冠疫情,很多人只能在家远程办公或在家隔离,希望您一切安康。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次疫情对华为的业务造成了哪些影响吗? 任正非:这次疫情对我们的生产、销售、交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我们公司是从2月1日开始上班的,工期上没有耽误,员工陆陆续续到达,从最初70%、80%、90%……逐步到达了一定比例。主要是有些地区还在封闭隔离中,部分员工不能完全到齐。当我们复工能力达到90%的时候,有些配套厂家生产数量还是提升不上来,疫情对他们有影响。很多小公司、小工厂没有卫生防疫条件,当地政府不允许他们开工。我们就帮他们解决防疫问题,帮助他们说服当地政府,在确保健康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开工。此外,国际物流也有影响,现在国际航班数量大幅度减少,空运费用上涨3-5倍,这对我们有影响,预测一季度计划有适当下降,估计年度计划不会有影响。 DanStrumpf,驻香港科技记者:您刚才提到华为下调了一些目标,您指的是收入目标还是其他财务指标?能具体说明一下吗? 任正非:是一季度收入目标。 DanStrumpf:收入目标下调了多少?能提供一些具体信息吗? 任正非:下调数字的统计估计到4月中旬才能出来,实际下调是很微小的。原因是一些配套的部件、以及有些国家的发货通关受影响,另外,人们还处在家里自我隔离状况下,工程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对我们来说,总体影响不大。 DanStrumpf:针对您刚才提到的隔离、通关等问题,华为是一家全球化公司,但在当前局势下跨境通关难度大幅提升,很多国家实施了旅行禁令。在这种情况下,华为如何在全球市场开展竞争?另外,目前的局势对您的个人日常生活和公司管理有何影响? 任正非:首先,管理公司就像现在远程采访一样,工作也可以采用远程办公、远程会议的方式。第二,我们减少员工的流动,本地员工在本地流动,跨境流动减少。第三,现在一部分国际合同都是扩容项目,在机房完成,通过软件提升来实现,并不需要在野外作业。所以,现在我们的合同销售还可以继续增长。 DanStrumpf:这一局势对您的个人习惯以及华为的日常工作有何影响?你们的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任正非:没有不同的习惯。我们高层领导过去就是开会、改文件,把文件发出去,大家按文件办事。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一样,没有太大改变。现在是远程视频开会,基本不影响。过去一定要飞过去面对面,现在不需要飞过去,因为即使飞过去,也需要隔离,只能视频,那何必要飞过去呢? DanStrumpf:等一切恢复正常后,您觉得你们目前做出的一些调整,如召开更多的远程会议、减少国际出差,未来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吗? 任正非:我想,人类社会将会走向信息社会,IBM形容它是一个村,叫“地球村”。当然,也包括飞机很快抵达一个地方,也是地球村的一种形式。以前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我们需要坐轮船好几个月,更古时期先辈只能坐木帆船跨洋漂过去,是相对比较来说。现在先进的通信网络条件下,我们通过视频会议聊天就如坐在旁边一样,只是说喝杯咖啡,不能用舔屏幕的方式来完成。除了需要亲身体验的方面,远程信息交往会增加,比如中国疫情期间,有几亿孩子是在家里通过网络教学的,特别是美国、欧洲这些国家很多学生都在接受跨国网络教学。当人们形成习惯以后,不会随便抛弃这个方法,当然可能减少或缩减,但不会抛弃。我们作为设备厂家,就是努力去满足客户对这方面的要求。 NeilWestern:任先生,我知道您经常在世界各地跑,与华为的基层员工面谈。现在,您怎么跟他们保持沟通,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 任正非:正因为我过去跑遍了艰苦贫困的国家,了解他们过去是怎么工作和生活。今天进行视频沟通、网上发表的意见,能想象到他们今天怎么工作和生活的,要改进哪些环境和条件来支持他们工作。我们过去的经历对今天带来影像上的贡献。如果你没有去过世界,你是不能够感知世界的。现在我们虽然各自隔离在不同国家,实际上我们的联系和沟通没有改变。 2、NeilWestern:我们能聊聊过去18个月美国政府给华为带来的诸多困难吗?上次见面时,我们聊到了您的女儿。您最近有没有联系她?通过什么方式联系?大概聊些什么内容? 任正非:就是打个电话,给一些生活上的问候。她的妈妈和丈夫在加拿大陪她,她不是很孤单。 NeilWestern:她面临的刑事案件目前进展如何?您个人在这方面采取了什么行动吗? 任正非:我们没有刑事犯罪,已经在美国抗诉了,还是通过在纽约东区法院官司的进展来确定这个问题。 NeilWestern:您觉得加拿大政府要在这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吗? 任正非:因为加拿大是一个法治国家,首先它的法律要公开、公平、公正,是一个透明的体系,加拿大司法体系会做出正确判决的。 NeilWestern:所以,华为并没有直接游说加拿大政府?…
Continue Reading
任正非:美国“棒打华为”,华为依旧热爱硅谷创业文化!
纳奈莫(Nanaimo)小学排名 纳奈莫(Nanaimo)中学排名 维多利亚(Victoria)小学排名 维多利亚(Victoria)中学排名
我是拾遗君 加拿大中文报Yesterday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拾遗ID:shiyi201633作者: 我是拾遗君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8日7时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234109例,累计死亡153379例。新冠病毒持续蔓延,一些国家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下面是全球疫情下,关于争议最大的8个问题的解说。01.如果回到2019年12月1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场灾难?网上有一个问题:如果能回到2019年12月1日,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场灾难?一些网民进行了推演,也提供了好些种答案。但这些答案成立都需要一个前提——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只要中间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新冠疫情的发生就无法避免。要在第一时间隔离最初病毒感染者,要在第一时间让医生做好防护处理,要在第一时间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要在第一时间确定病毒的传染强度,要在第一时间确定病毒感染时间周期,要在第一时间估量次生危害程度,…………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些做到完美,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我们现在之所以觉得简单,是站在“已知全情”的视角。我们用现在知情的视角,去要求当时的医生和官员做到完美,真的有点过分了。这违反认识论,和“早知道尿炕就不睡觉了”是一个逻辑。换句话说就是,新冠疫情的发生其实很难避免,换你我上去也一样,我们都没法在当时做出最完美的决策。02.武汉方面到底有没有重大过错? 这场疫情很难避免发生,是不是就意味着武汉有关部门没有过错?并不是。在这次疫情的防控中,毫无疑问,武汉有关部门存在严重的误判和过失。别的且不说,就是中央派专家组进驻武汉后,武汉相关部门还是对疫情进行了一定隐瞒,说新冠病毒没有出现人传人,甚至一线医院有明显证据时,依然坚持错误判断,并长达两周没有通报新增病情,延误了专家组对疫情的正确判断。直到1月20日,钟南山才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做出了的确存在人传人的论断,一锤定音。换句话说就是,虽然不能避免新冠疫情的发生,但如果武汉方面最初处理得当,其实是可以减小疫情规模的。03.换一种体制是不是就能避免灾难?因为武汉方面在疫情最初出现了过失,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体制性的原因。”还有一些认甚至认为:“换一种体制就能避免这场灾难。”换一种体制就能避免这场灾难吗?我觉得不能。我觉得这次疫情的发生,跟体制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为什么呢?看看世界各国的情况就知道了。为什么不同体制的政府,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政府,为什么不同价值观的政府,对待疫情的反应会如出一辙,甚至还不如疫情早期的武汉?是因为武汉政府蠢吗?是因为世界各国蠢吗?显然不是。主要是因为两大原因。一是判断失误,想不到这个病毒会这么厉害。二是官僚主义,很多官员身上都有官僚主义病。官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表现形式,在中国,表现为追求事事维稳,“不能出现大乱子,影响大局。”在美国,表现为什么都按流程来,“这样出现问题就可以推卸责任。”美国《大西洋月刊》说得好:“在这种未知的疫情面前,以往对于政治体制简单的二分法,已经不适用了,决定应对疫情表现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并不是政治体制的类型。”04.欧美防疫失败是不是中国的错?欧美国家现在的疫情状况,可用“惨烈”两字来形容。3月31日,美国官员说:“都是中国的错。中国隐瞒疫情使世界耽误了6周时间。”欧美防疫如此失败,真的是因为中国隐瞒所致吗?并不是。1月初,中国就开始定期向世卫通报疫情。1月3日,中国开始定期向美国通报疫情。1月7日,美国疾控中心和驻华使馆,就向美国人发出了赴武汉旅行的警告。1月25日,美方就关闭了驻武汉领馆。所以,说中国隐瞒导致欧美防范失控,纯粹就是无稽之谈。欧美国家为何会防范失控呢?完全是吃了一直黑中国的亏。一直以来,欧美国家都认为,中国政府干的任何事,要么是假的,要么是不人道的,要么是蠢的。这种认为荒谬到认为中国死1%,我们欧美死0.1%就差不多了,或者直接就可以扛过去了。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去宣传,也根本没有认真去防范。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成见有多深?我随便举个例子吧。鉴于欧美国家防疫物质奇缺,中国免费赠送了很多防疫物品,但欧盟委员会副主席Josep Borrell发文说:“要警惕中国通过政治修辞和慷慨政治,来帮助他国来获取影响力。”你就说他们贱不贱吧!普利策奖得主Ian Johnson,在《纽约时报》上说得一针见血: “在你急着说中国一月没做好之前,要记住那时候他们并不了解这个病毒。比较一下:美国今天有充分的信息来源,也目睹了上千个死亡病例了,白宫和美国政界还是在那里粉饰太平。”Ian Johnson总结说:“西方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政治体制充满成见,让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做法,给他们国家带来的可能价值和意义。”这才是欧美防疫失败的根本原因。05.方方到底为什么“招人厌恶”? 关于这次疫情,学者陈玉明曾说过:“官方媒体侧重于宏大叙事,宣传努力、宣传事迹,宣传成绩。财新、人物等市场化媒体,侧重于问题的探究、原因的追问。一些个人视角的写作,侧重于关注疫情的民间生态。三类写作,各有不同价值;它们互相不可替代,是整个疫情叙事的不同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只有这三种方式都存在,才能真实而完整地呈现这次疫情的状态。在疫情初期的时候,武汉的确发生了不少魔幻的事情正如@雷斯林所言“如果你们回忆回忆一个月乃至两个月前自己是什么情绪就完全能理解那时候公众对方方的追捧”但是后来方方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厌恶其中原因与现在国内抗疫形势转好有关但更大的导火索是方方日记的英文版已经翻译好准备出版,甚至在亚马逊预售了速度相当之快而且书籍介绍字里行间都是对中国的抹黑除此之外,日记这种形式本身就因为其时效性而具有局限性且方方的信息源并不多,有的还被辟谣这样的日记,如果一旦在外国发行很多外国人会加剧对中国的偏见认为中国真的没为抗疫做努力、放任疫情往外扩散实在是不合适更详细原因大家可以点击蓝字阅读@雷斯林的这篇文章要在美国出版的「方方日记」到底为什么让很多人如此厌恶?06.小粉红是爱国还是高级黑?我觉得很多小粉红不是爱国,而是低端红高级黑。这种低端红高级黑有两大特点。第一:喜欢传播阴谋论。就是不管中国出现什么问题,他都上升到阴谋论,又是谁谁谁在暗算中国,又是某某某在暗地搞鬼,他们以为这样是在爱国,其实经常用力过猛,在舆论场上授人以柄,这哪里是爱国,分明是添乱。第二:只站队不站对。微博上的一些小粉红,打着各种伟光正的旗号,但容不下半点和自己不同的声音,动不动就按头,逼你站队,站到他们认为对的一面,不然就说你不爱国。用下三滥的手段打压你,用下三滥的手段辱骂你,用下三滥的手段举报你,无脑之极,无耻之极。这种低端红高级黑,就像一根搅屎棍,他以为他是在爱国呢,其实是在添乱、撕裂和树敌,用正面形式制造负面议题。我既不喜欢现在的公知,也不喜欢现在的小粉红,为什么呢?用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句话来回答吧:“有些人的高潮点,永远是‘中国最好’,相反有些人的高潮点,永远是‘中国最糟’。这两类人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活在严重的自恋中。”07.到底是中国制度好还是西方制度好?有一些网民有这样一种论调:“中国只用了两个月就把疫情控制了,充分说明中国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话值得商榷。评价某种制度的优劣长短,不能仅从单一视角去展开。能够高效处理某一类事情,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最优良的制度。同理,也不能因为这次防疫不当,就觉得欧美体制一无是处。只能说:中国制度没有外面喷的那么差,欧美制度也没有口号喊的那么好。很多人对中国和西方的认识,都走到了极端。有人觉得中国制度好,容不得别人提半点异见;有人觉得欧美制度好,他们拉的屎都是香的。但事实上是,世界上并不存在最好的制度,任何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有其利弊,没有哪一种政治体制能解决所有问题。地球上没有完美的体制,只有不断改进的体制。所以,实在没必要争个输赢,没有哪种制度一定凌驾于另一种之上。相互学习,不断改进,才是正确的方向。《世界邮报》主编内森说得好:“未来世界政治若要分类,很可能不是分为民主和集权,而是分为良政与劣政。”08.我们对中国的偏见是不是过于狭隘了?一直以来,西方学者和知识分子,除了少数,一般都特别自信西方的制度优越,觉得人民素质高,觉得卫生条件好,觉得科技水平强,然后很看不起中国制度。中国学者和知识分子,除了少数,一般都特别迷信西方的制度优越,觉得西方人民素质高,觉得西方卫生条件好,觉得西方科技水平强,然后很看不起中国制度。但经历这一次疫情后,很多西方学者和知识分子,很多中国学者和知识分子,思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西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中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有个网民说得特别好:“一直以来,包括中国人民自己在内,整个世界都对这个国家和其现行的制度,有一定程度是低估。”所以,不管是西方人,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以往我们对中国的偏见是否过于狭隘了?前几天,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在反思:“我们应该学习中国,把部分医院国有化。”中国其实并没有那么差。不要站队,人一站队就智商归零花了这么多笔墨讲十个问题,我其实就是想表达两个意思。第一:想要选择一种好处,必然会承受相应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体制,不管是哪种体制,有其优越性就必然有其弊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不能只享受某种体制的好,却不愿承担某种体制的坏。我不是说体制不需要改进,体制当然需要改进,只是再怎么改进,它也必然存在着弊端。我们享受了它的好,就必然得承受它的坏。第二:不要站队,人一站队就智商归零。世界上有两条真理:第一:面对公共事件,你要是第一时间就站队,那你基本上就告别了智商。第二:人一站队,智商情商就会受损,站队态度越坚决,就越容易变成傻子和疯子。面对公共事件,易中天有段话说得特别好:“当一件事情发生后,第一要先学会弄清事实,这是‘真伪判断’。然后才能讨论是对是错,这是‘是非判断’。至于‘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只能放在最后,甚至未必一定要有。可惜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往往是反着的。事情还没弄清楚,道德批判就先开始了。”多做事实判断会提升我们的智商,常做价值判断会降低我们的智商。少做价值判断,多做事实判断,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Continue Reading
全球确诊突破200万!疫情中争议最大的8个问题,这篇文章全说透了
漫画来源:@八耐舜子台湾漫画家“八耐舜子”,非常善在幽默中揭露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一页纸一幅图几句话,即让一个个人生道理顿时跃入眼帘。他说:“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如此达观的人,定会有惊世的漫画。在此特别精选他的40幅手绘作品,一起来细品蕴含其中的成年人的辛酸和悲喜! - 1 - 想要在这个社会生存 就要学会装蒜 - 2 - 为什么你们那个年代 一段感情可以维持60年? - 3 - 如果你抱怨生活艰苦 那么…… - 4 - 女生的“装”与“不装” - 5 - 终于懂得了什么是社会 - 6 -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能说一物剋一物! - 7 - 残酷的真相 - 8 - 女儿的上下半场 - 9 - 梦想要不要有? 不然喝多了和别人聊啥 -10- 爱笑的女孩 运气不会太差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Continue Reading
你看过就会发现:漫画比照片更逼真
根据4月6日BC省政府公布的全省资料编译如下: 已经完成测试的人数:48,508人 确诊阳性人数:1,266人(占测试总数的2.61%) 住院治疗人数:140人(占确诊总数的11.06%) 进入重症室(ICU)抢救人数:72人(占确诊总数的5.69%) 因新冠肺炎不幸死亡人数:39人(占确诊总数的3.08%) 康复出院人数:783人(占确诊总数的61.85%) 如果按照这个比率进行粗略估算,温哥华岛上的形势可能如下(这仅仅是个大概范围而已): 截止4月11日确诊阳性为84人(测试总数未知) 入住医院治疗可能到达9.29人(占确诊总数的11.06%)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可能到达4.78人(占确诊总数的5.69%) 因新冠肺炎不幸死亡可能到达2.59人(占确诊总数的3.08%) 幸运康复可能到达51.95人(占确诊总数的61.85%) 据维多利亚新闻快报(温哥华岛卫生系统的ICU病床与呼吸机数量)3月20日报道:温哥华岛卫生局(Island Health)管辖区内的新冠肺炎病例均未住院,但温哥华岛卫生局已制定了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应对计划。目前温哥华岛卫生局(Island Health)管辖区内拥有96张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床和140台呼吸机,其中包括22台运输呼吸机。 但是如果按照温哥华岛人口总数870,297人来推算的话,变数太多,无法得出可靠的预测结果。所以温哥华岛上居民应该了解目前的局势,严格执行政府的居家防疫的规定,保护自己、家人、邻居和社区。特殊时期有些留学生可能会遭遇生活学习双重困难,希望大家多多关心留学生,必要时可以大声向华人社区呼吁帮助。 疫情方面如有需要,您可以联络下列机构: BC省疾病防控中心在其网站上提供了有关新冠病毒肺炎的信息和BC省疾病防控中心官网自我评估方法。目前全省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如果您出现症状,从发生社区感染的地区旅行回来,或者曾与从疫区回来的人接触,除了联系自己的医生外还可以打BC省的新冠肺炎热线,号码是1-888-268-4319。 BC 省一群华人医生组建的加拿大华人医疗热线,于3月24日正式开通。为响应卑诗省卫生厅和省医学会日前发出的紧急通知,呼吁当地医生、药剂师等专业人士提供视频电话医疗服务。卑诗省注册医师蒋曹阳紧急联系各专业医生,倡议组建加拿大华人医疗热线,以缓解当前医疗资源不足和民众由于禁足而产生的实际困难。各医疗专业人士积极响应,通力合作,迅速启动组建成立了“加拿大华人医疗热线1-866-598-0028”。该医疗热线提供英文和中文服务。卑诗省执业医生、注册护士、药剂师、牙医、注册中医师等医疗专业人士可在一定时间段提供电话咨询、电子处方及西医处方和中医处方药物送药上门等服务。热线服务平台亦期待更多热心志愿者加入,以支持和填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当地政府医疗资源的空缺。 如果您的情况紧急,可以直接拨打急救电话: 9-1-1,偏远地区若无911服务,可以拨打免费呼救电话1-800-461-9911。拨通后可以直接说“中文”或“Chinese”,马上会有说中文的工作人员接听您的电话。
Continue Reading
温哥华岛卫生局系统有足够的ICU病床与呼吸机吗?
BC省居民可以申请的联邦政府与省政府救济福利 纳奈莫(Nanaimo)地区的医院与卫生站分布图 维多利亚(Victoria)地区的医院与卫生站分布图 BC省与加拿大新冠肺炎动态一览
纳奈莫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坐标:49°09′51″N 123°56′11″W國家 加拿大省 卑詩省區域 纳奈莫地區建制 1874年12月24日[1]政府• 市長 約翰·拉坦(John Ruttan)面积[2][3]• 陸地 91.30 平方公里(35.25 平方英里)• 都會區 1,280.84 平方公里(494.54 平方英里)人口(2011年)• 市 83,810[2]• 密度 918.0/平方公里(2,378/平方英里)• 都會區 98,021[3](全國排名第38位)时区 太平洋時區(PST)(UTC-8)• 夏时制 太平洋夏令時區(PDT)(UTC-7)電話區號 250網站 nanaimo.ca温哥华岛面积与台湾岛差不多,但人口只有76万,与台湾岛的2千3百万相比,人口密度低了30多倍。岛上景观丰富多样,有海滩、高山、湖泊、溪流和河谷。这里的气候相当舒适宜人,吸引大量游客及许多人退休后来此养老。山脉贯穿温哥华岛中央,因此诸多高山运动如滑雪、健行、登山等成为温哥华岛主要的户外活动项目。温哥华岛东岸以沙滩地形为主,西岸多为陡峭的岩岸和峡湾地形,因此西岸保持着天然原貌,夏季时便成为钓客、潜水者及其他水上活动爱好者的天堂。岛上有不少风格独特的观光小镇,邓肯(Duncan)有“图腾之城”的美名,茜美纳斯(Chemainus)的特色则在于镇上房屋外墙上的大壁画与上演 “妈妈咪呀,我该怎麼办(Mamma Mia)”…
Continue Reading
纳奈莫: 只因为在地图上多看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