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财长发飙互掐 “铜墙铁壁”困阻中国?

中美财长发飙互掐 “铜墙铁壁”困阻中国?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过程中,中美双方围 绕产能过剩爆发一场口水战。美财长Jacob Lew表示,产能过剩不仅会破坏中国经济效率,让本国资源出现错配,还会导致全球市场扭曲。当资源错配时候,唯一能够让市场继续运行的方法,就是比国际市 场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这对一个经济体而言是不健康的。

  在此轮战略对话之前,美财长Jacob Lew就表示,美方将力促中国削减经济中的过剩产能,这是美国担忧的核心领域。

  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认为,中国产能过剩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积累的,2009到2011年间,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50%以上,这带动了煤、钢、泥的增长,当时全球都为中国叫好,现在说中国产能过剩对全球造成拖累,当时是怎么说的?

  一番争论之后,楼继伟表示,中国将通过加强环境、能耗、质量等方面的指标监控和执行力度、通过市场出清的方式去产能。并运用财政政策解决去产能过程中的下岗问题。如有必要,将提高目前1,000亿(1人民币(专题)折合约0.1522美元)的中央政府预算开支以帮助安置下岗工人。

  如果说美国透支消费与中国出口投资,构成新世纪后全球 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那么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透支消费模式被打破,中国投资就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但问题在于,中国投资以政府为主导,一切 建立在货币超发、债务堆积和通胀基础之上。当债务和通胀到达临界点,央行就必须紧缩货币闸门,以防止金融危机发生。

  

中美财长发飙互掐 “铜墙铁壁”困阻中国?

  钢铁过剩产能成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争议焦点(图源:Reuters/VCG)

  从本质来看,任何一轮经济周期均是残酷的清算过程,效率低下的企业被无情淘汰,能够抵御风险、具有创新职能的企业孕育而出,通过推陈出新方式为经济重新注入动力。如果政府以主导者(而非监督者)身份参与其中,只会破坏经济自我调整进程,放大危机效应。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中国供应了全球50%的钢铁,远远大于任何单一国家,从一季度各国产量对比看,中国产量是排在第二的美国十倍。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制造的钢铁比英国自功业革命以来生产的钢铁加起来还多。

  试想,如果没有银行廉价货币支撑,没有政府基建项目驱 动,中国钢铁产能怎会过剩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企业投资往往是惯性的,企业家又是极易产生非理性冲动群体。当政府基建投资成为经济主导时,出于逐利本能,将 会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其中。中国目前产能过剩,是政府、银行与企业三者合力的结果。当国内难以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堆积,倾销海外则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唯 一出路,全球经济疲软背景下,自然而然引发激烈贸易争端。

  针对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中央与地方之间目前存在激烈 博弈。中央从宏观战略出发,要求地方政府去产能,地方政府则从自身利益着眼,倾向于力保,纷纷要求银行通过展期和增加信贷方式,缓解企业债务和生存压力。 银行出于资产状况考虑,也偏向于继续扶持僵尸企业,防止大规模债务违约和破产现象发生。去产能下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清晰展现在人们眼前。

  产能过剩不过是中国经济利益纷争的冰山一角。其实,中国经济一切乱象,还是归根于政府还是市场主导经济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政府统筹主导之下,中国充分发 挥低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形成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和政府投资驱动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从经验看,这符合一国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当外部市场需求疲软,人口红利释放 完毕,而缺乏内生增长动力时,曾经的繁荣就会戛然而止,凭借政府一味地刺激,长此以往只会将经济带入滞涨的泥沼。

  中国经济走出泥沼,唯有真正切换动能,让企业家生产和 创新精神,成为驱动经济运行发展的载体。这需要政府权力下放,让位于市场,并最大程度提振内需,让中国经济回到遵循市场竞争的轨道上来。邓小平曾经说,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和提升,则是以知识与变革为依托,这离不开公平公正的法制体系,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正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才促进企业注重技术的提升、知识 的运用,将两者转化为生产力,这也构成一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源。美国经济之所以屹立不倒,全系于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培育出一批批富有创新职能的企业和精 英群体。欧洲经济之所以陷入停滞,除人口老龄化之外,更源于过高福利和沉重的税赋,让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最终失去生产和创新动力。

  综上所述,消除产能过剩,既在于中央与地方间的博弈,更在于政府自身利益让渡,只有政府真正朝市场守夜人角色回归,并秉承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遏制,社会经济资源才能得到优化合理配置,与欧美之间贸易争端才能有效缓解。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