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可能是近期对中国经济最犀利的分析报告。独立智库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在其2016年经济研判内部会议上发言,涉及多个敏感问题,信息量颇大,值得留意的有以下12点:
1、中国当下面临空前的软合围,这种合围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
2、创新与转型对2016年的经济增长将会于事无补。
3、政府财政日益紧张,国企的好日子不长了。
4、中国经济大环境今后的一个特点是政策文件失灵,且政策的系统协调性越来越差。
5、消费型经济要求政府转型,但政府还没准备好。
6、资本过剩是理解当下经济环境的关键。
7、近两年突然冒出来那么多高增长项目,其中很多是骗局。
8、产业经营者在2016年只会更困难,应该到没有资本过剩的地方去投资。
9、中国城市化的建设重点是在二线城市。
10、中国目前与美国、日本拼不了高科技,精细制造是产业的出路。
11、中国应考虑“财团经济”模式。
12、表面上,中国有一个总书记,下面有两千多个县;实际一看,还有两千多个“总书记”。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看干部队伍的状况。但现在只有口号不见行动。
1 空前复杂的形势
2015年以来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都是空前复杂。在历史上,中国也曾面临巨大的压力,但过去形势比较单纯,阵线分得清楚,而现在是真分不清楚了。历史上的中国,曾经是地理封闭的国家,几条大山脉和沿海大陆架国家,将中国团团围住,所以历史上的中国很封闭,实际很晚世界才了解到,原来还有这么个国家存在。
后来改革开放,很不容易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也曾经让中国站在了世界的道德高地之上,充满了希望,很多国家都羡慕中国,都在学习中国的开放。中国经济增长也在1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因素”影响到了世界。
此后形势有变,不但很多国家的改革走到前面去了,而且由于“一带一路”的冲击,美国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威胁,开始了“重返亚太”的战略,实际上现在的中国,面临空前的软合围,这种合围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压力空前,这是建国几十年来从未没有过的情况。中国的百事不顺,与此有关。
2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
中国经济要转型,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上层建筑方面的很多“基本建设”都没有搞好,就像一个人身体有缺陷,跑得太快就断气了。再按照过去两位数增长率的那套搞法,自然是缺陷百出,漏洞太明显,在腐败、债务、环境、贫富、成本、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存在大问题,如果不转型、不改革,根本搞不下去。但怎么转型?实际上我们还不太会搞,不太会玩。
这不只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些事情我们恐怕是看的太简单了,想的太简单了,就像一部车子过去一直向左开,你现在让它猛然向右拐,家大业大,百业难调,掉头很困难,弄不好就侧翻。
很多人以为靠发文件、靠中央权威就能解决转型问题,这是过分迷信集权的意识,很危险,实际做起来也很困难。除非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除非做好战略上的预规划,否则卡在那里,不上不下,资源耗尽,四处叫苦连天、怨声载道的情况极容易出现。
3 经济增长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补缺口的问题,始终没有想好解决办法。过去中国是两位数的经济增长,10%的GDP增长率都算低的,但宏观调控一下子降了3个百分点,2015年是6.9%,考虑到数字虚报,实际下降可能更多,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增长缺口,拉出了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不是经济增速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这个是真实存在的缺口,在市场、产业、企业、就业等很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反映。增长一慢,积压就多了,过剩产能与此有关。
追根溯源,还是当初对如何弥补经济增长缺口,如何因应缺口搞好战略设计,没有想好办法,可能存在低估困难的情况。因为我们不是没有机会的,不是必然要走到这一步的,中国的资源储备在世界上看,都是丰富的,3万多亿的外汇储备,经济增长有着辉煌10年的基础,市场体量已经上去了,人民币汇率始终坚挺,外资大量流入,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老百姓的储蓄所代表的财富总量,不断增长,直接突破了50万亿。现在看来,这些因素中的很多都在猛然间逆转了。
4 中国经济的政策立场
现在的经济形势很复杂,有些政策立场方面却很不可思议。一些学者的讲话口吻像上帝一样,说什么中国经济要从“科兹纳型套利经济”转为以发明创造为主导的 “熊彼特型创新经济”。根据他们的理解,所谓转型,转的就是这个型:从找商机,到创新创业,再到去创造客户。不过,且慢,这是在说中国的事情还是在说美国的事情?美国的科技创新搞到现在还被普遍指责没有带来实质经济增长,还是“富豪经济”,美国的中产阶级为此抱怨连连。中国有13亿多人口,仅仅靠几个“马云”能养活得了吗?那些干了几十年的企业,好不容易做到了几十亿的规模,怎么可能说转型就转型?那些手艺人或是小商小贩,中学都没有好好上过,你让他们怎么转型?
我们有些学者幼稚的要命,言论惊人的不靠谱,动不动就讲,你现在不能干这个了,你不能做那个了,你要学习谁谁等等。似乎他们可以随意决定大家的命运,说你死就必须要死,你被淘汰了,你只能这样了!
经济政策如果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是非常危险的,政府的职责在那里?当初是谁带领我们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样的问题,势必有人会问。有些人惧怕反思和总结,这样怎么能够进步?其实,经济就是经济,简单点反而市场情绪容易被调动。
5 科技创新与转型
科技创新与转型,这个口号喊得很响,但能不能奏效,根本不是几年就可以看得清楚的,可以肯定的是,创新与转型对2016年的经济增长将会于事无补。科技创新从来都是高风险的活动,通常都是交给市场去搞,交给市场去承担风险,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动用举国之力去搞科技创新的。
当年的日本,说是要科技立国,也只是出了一些大政方针,以政策推动为主,没有像中国这样搞如此大规模的政策倾斜。看看现在的科技产业园遍地开花,其前景如何,相当令人怀疑。国家财富这样处理,合适吗?
6 国企的舒服日子不长了
国企的廉价资源接近枯竭。过去的国有企业发展,主要依靠政策资源的便利,资源非常廉价。各种大型项目,基本不用看,都是给国有企业制订的,有些本身就出自国有企业之手,这样的项目会有利于谁,难道还不清楚?
但今后随着政府财政紧张,国企在这方面的优势已经被大打折扣,所以今后国企的日子会很难过,而且会越来越难过。实话讲,现在中央层面的政策,还是尽力照顾国企的,但毕竟资源有限,还是不如过去了。
今后的国企,只能往债券的方向发展。过去是借暗债,靠政策,拿到的是资源,由政府部门负债;今后估计只能借明债,自己借的自己还了,所以舒服日子已经不长了。
7 政策文件失灵问题
今后经济大环境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政策文件失灵,至少也不像过去那样灵光了。出现这种情况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有一支政策面的“亲军”,都是由国企那样的亲生儿子组成的,民营经济中的一部分不是亲生儿子,但不是亲生儿子的,也要拉关系,搞腐败,设法成为“干儿子”。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抓资源,上项目,占政策便宜。这部分“亲军”在中国经济中很火,把持了大部分的增长效益,日子过得很滋润。但问题是,好处都由“少数”占了,别人吃什么?等到用到“大多数”的时候,发现这个“大多数”早就快咽气了,使不上力了。
第二个原因是,政策的系统协调性越来越差,这与腐败、利益集团和政策官员的素质有关系,套路的事情好办,花钱的事情好办,精打细算节约的事情就不好办了。所以,本来剩下的就不多,没什么人愿意协调,只愿意做梗。第三个原因是资源短缺,只剩下号召了!
8 消费问题
消费不会玩。政策上鼓励消费拉动经济,但我们从来不会玩消费,还以为出出文件就成,有的连文件可能都出不来。实际上,与投资不一样,发展消费这是从上到下的系统工程,难度很大。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以投资为主,什么叫投资?在政府而言,就是花钱。所谓“能干实事的干部”,其实也就是“会花钱、敢花钱的干部”!什么都不干的干部,意思是只拿钱不干事的干部。
现在提倡消费,刺激消费,鼓励消费,这就要求干部要为别人花钱去创造条件,为别人提供服务,同样是这支队伍,自己花钱是一回事,让别人赚钱、花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中国的事情不好办,难就难在这里。当中国的干部真的开始“为人民服务”了,中国的消费肯定不用刺激就上去了。
9 大部分所谓金融创新是瞎胡闹
金融政策的取向有问题。这个与金融改革的步子走得太快有关系。曾经一段时间以来,金融改革为西方市场理论所左右,比较盲目,即便不能说“惊人的幼稚”,学术味道也太浓厚了,所谓金融改革的成功,似乎就是西方交易市场有的,我们都要有。于是,期指、杠杆、做空、理财、基金、注册制、各种交易所等等一窝蜂地都上马。
实际这种“该有的都要有”的政策取向是有问题的,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功,定义的关键不在于“该有的都要有”,中国金融改革成功的定义在于风险控制,这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环境决定的,是客观现实决定的。别人出事,我们不出事,这就是金融改革的成功。
交易品种、机制的创新是很重要,也没人说不重要,但一切都要以稳健为前提,要有取舍,要看准时机,要做好风险控制。中国金融市场接连不断的风波,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这里。当然,还有一个根源是资本过剩,这是理论问题,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大部分所谓金融创新是瞎胡闹。就在不久之前,中国的银行界专业人士对千奇百怪的“金融创新”也表达过不同意见,认为风险不可控,但被政策压制了,后来还被迫要跟上潮流,也搞“金融创新”。这样的做法太偏激了,金融业排第一位的事情从来都是风险控制,保守就是银行业的看家本领,谁不保守谁倒霉。美国是金融创新的大国,但美国家庭用手写支票一直用到现在,按说比我们还保守,就这样还出事呢!所以“风控第一位”这个原则一旦被弃之不顾了,不出大事就是万幸,出大事也毫不奇怪。
在资本过剩的环境里面集资是很容易的,但集资之后投资投到哪里才是关键。中国眼下的市场环境,我们说“八面埋伏”,那些经验老道搞了几十年的企业家都深感棘手,毛头小子即便有个好点子,但运作起来哪里会有那么容易?哪怕是“野心时代”也不能忘记,资本只是第一步,运作才是回报的关键,没运作谈何增长?因此所谓的“高增长”项目,十有八九是吹牛皮、吹概念、吹故事,靠着山呼海啸的狂吹,能成事吗?
现在,那些过去到处应聘没人用的人,随便弄了个概念,也在玩金融,搞集资,转眼间居然变成金融家了!过去搞房地产的,现在都在搞金融、玩资本了!大爷、大妈也在积极参与,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金融环境真地出现问题了,资本是要有回报的,那样才是良性循环。哪里会有那么多突然出现的高增长项目?哪里有那么多的企业人才搞得了高增长的项目?既然没有真实的资源,那就只能来假的,于是很快金融创新就演变成金融骗局了,有的还是惊人规模的骗局。
金融动荡是一场荒唐游戏。埋雷的是城市化,引爆的是政策,弹片杀死的是居民财富,受伤的是投机者,倒地的是市场机制。2015年的金融动荡,可以说只有输家,没有赢家,只有早早离场的人除外。面对金融动荡,大规模的行政干预达到空前的力度,公安抓起来的人,到现在还没有结案,结果如何还不好说。
这一切使得改革开放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市场交易和秩序,又乱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市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适应,市场建设和发展只好先放一放了,等风头过去再说了。所以2016年,金融券商、投行、基金甚至包括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开会的时候,将会远远多于业务操作的时候。
10 资本过剩才是大问题
对于2016年的趋势,从产业层面来讲,关键是要明白资本过剩条件下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从理论高度来讲,这是一个新的认识框架,与传统经济理论有很大不同。由此出发,会产生很多的议题和脉络,让大家看到事情的定性、解释现象,这是我们看问题的基础。
没有这个理解,那就像盲人摸象,你还以为一切都好着呢,一切都跟过去一样,就像航海老手,还以为前面的风浪以前见过,那样势必就要栽莫名其妙的跟头。摔的很厉害,还不知道为什么摔跟头。
11 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建设
中国的金融改革,重点是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建设,其他都是次要的。市场交易机制的建设不是现阶段的重点。什么T+0、注册制、三板四板之类的争论很凶,造成市场动荡,但这根本就不是重点,“政策技术面的爱好者”造成了很多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要看清中国大形势对证券市场、对金融市场所提出的要求,这是大局!
我们的官员很喜欢理解上级领导的精神,这也没错,但上级领导的精神是什么?怎么来的?还是大局,一切都是围绕大局来转的,形势比人强,这句话是没错的!而从大局来看,“一带一路”、债务的处理、消费以及金融市场的建设,最需要的就是各类分级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所以,2016年以至今后,中国债券市场建设是重点,是主轴,其他的都不是。
12 产业经营者2016年会继续感到困难
产业经营者在2016年会继续感到困难,有人建议“勒紧裤腰带”,这也算不上错,只是人人会讲。所以,这个想法不是解决方案,而是劝大家打掉牙齿吞肚里的思路,还没明白大格局的变化是怎么回事呢!
2016年,产业经营者要到资本能够发挥价值的地方去,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资本过剩,它导致的问题很复杂,变化很多,容易糊涂。过去钱多了,会导致通货膨胀,现在不是,会变成通货紧缩,为什么?因为资本转化的科技会造成产能更高,过去说“钱毛了”,是以产能不变为理论假定条件的,所以才有通胀;一旦产能随着资本变化,钱越多,产能越高,价格越低,就会变成通货紧缩了,辛苦搞出来的产品,价钱怎么也上不去。这个结果,搞经济学的不会告诉你,但智库学者可以告诉你。
最近索罗斯讲,他准备到斯里兰卡去投资了!很多人知道他是这样讲的,但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就在于斯里兰卡,资本(钱)可以发挥价值,那里还没有资本过剩的情况出现。
我给大家的建议也是这样,按照这个建议走得快的,要比走的慢的好得多。现在的世界变得很快,过去钱存银行,银行要向你支付利息;现在钱存在银行,恨不得你得给银行支付利息,这就是负利率。
现在不但银行有负利率的,就是国家层面的基础利率也有负的,这明显就是资本过剩的结果。美国的几大银行,凡是存款多的,股价就低,市场知道它们拿钱没办法,钱已经多得成了祸害!
13 中国城市化的建设重点是在二线城市
对于未来的城市化,中央当然希望压缩一点农村人口,因为财政实在不好看,有危险,要缩小补贴。但未来怎样城市化呢?这个大政方针已定,我不太好讲,智库学者是看趋势的,我只能从趋势上分析一下,给大家一个观点。在我看来,中国建设好农村的最好办法就是建设好城市。
对未来中国的建设资源多寡,个人看法不同,判断不一,这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了。我的观点是,政策面上要舍弃一些小城镇,因此他们今后的日子要困难一点;中国城市化的建设重点是在二线城市。速度快的时候,这个提法不正确,但如果整体发展速度降到6%到7%。那就是必然选择了。
如果能够有几十个城市建设的很好,管理的很好,也就能吸纳较多的农村人口,对全国经济增长的稳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至于三线、四线的城市,不能作为重点,没那么多的资源去撒沙子了。
在2016年,三线、四线城市的领导,要以“稳”为主,我的看法就是搞好两点:安全不出事,运行要稳定!城市不能断水、断气,出了大事更是不行。其他的,就看市场主体了。
14 精细制造是一条产业出路
精细制造是一条产业出路。中国怎么搞产业?一条路是比拼高科技,技术优势,让中国成为美国那样的国家;一条路是批量生产,低价取胜,这是中国过去的路;还有一条路是精细制造,我说这是人口大国、有制造业传统的国家要走的路。
很多时候,中国总是讲有特殊国情,但每当制订政策的时候,就忘记这一点,总是与美国比,要知道有些事情真的比不了,不但中国比不了,德国也比不了,日本也比不了。
有趣的是日本这个例子,日本一直想与发达国家比,甚至发动了战争,最后还是发现,真的比不了。技术是要靠积累的,没有积累,即便拿来了,也不好使,最多只能保证一代产品而已。
我个人不大认同中国版本的工业4.0,这不是面向全国产业的版本,而是面向少数国企和少数企业的,与整个经济体无关。一个有制造业传统的大国,有13亿人口,很多人连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呢,你要搞产业,只能走精细制造,要发展乡土产业,这是有价值的。一块普通的水泥砖,只要做的精致,不管当地有没有宽带,谁来买都是高价,谁也比不了,这就是精细制造的精髓所在。
我在美国,买了个浙江永康生产的炒菜锅,号称是采用了纳米科技制造,世界最高水平的炒菜锅了,但只用了一天,把手就掉了,一锅菜都掉到地上。这种高科技,不搞也罢。还不如就是普通的炒菜锅,精益求精,做到精致到艺术品的地步,你看是否受欢迎?!
15 “财团经济”助中国
财团经济,这个我一直在提倡,但我就不明白,这么明摆着的事情,稍微研究一下就能做成的事情,怎么理解起来就这么困难?直到今天,这个事情还没有形成政策,领导们听听都挺有兴趣,但都不下手干。这样拖下去,再下手就晚了。
要抱怨一句,那就是中国的事情是少数人明白之后,大领导才能明白,中间有个信息过滤层,就像时差一样,过滤得很厉害,周折很多,拖的时间很长。
财团经济,简单说,就是聚散财为有组织、有管理的大资本,发展产业。中国的储蓄这么多,钱有的是,但一直就是乱来。高利贷、众筹满天飞,也不知道搞些什么,最后发现坏事了,变成庞氏骗局了。人才也缺乏,真正能干的,最后发现就那几个人。
这种情况怎么搞?当然是搞财团经济。财团经济可以把资源和人组织起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搞财团经济,可以发挥少数干才去脚踏实地做企业,韩国不就是这样吗?大家看到的三星、现代等等,都是财团啊!当然,日本也有,而且搞得更好。
究竟怎么搞,怎么设计,怎样与宏观发展结合起来,让这个资本产业组织为中国服务,这是技术层面的事情,我相信有的是办法去解决。套用改革之初的话讲,这就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做社会主义的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呢?!
16 改革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政府干部队伍的状况
最后讲讲中国的改革,这个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看政府干部队伍的状况。对于现在的改革红利,高谈阔论的多,其实这种人大多都是言论界的人士,名气虽然很大,但不是真正干事的,现实当中,改革红利的取得是相当困难的。
现实情况里面,总书记提个口号,指一个方向,这是他的工作,这是政策。按说政府部门就要出政策路线图,来配套实现政策落地。但我们不是这样做的,总书记喊一句口号,我们就出个政策文件,把口号记下来了,口号还是口号。更麻烦的是,在口号之下,啥事都可以干,啥事都敢干,这就是乱的起源。
表面上,中国有一个总书记,下面有两千多个县;实际一看,其实中国除了上面有一个总书记之外,下面还有两千多个“总书记”,都在那里学着总书记喊口号。这事看着稀奇,其实一点不稀奇,现实就是这样。
改革,能把这事改了,就是巨大的进步,改革就是要求,既然是政策,那就要拿出政策路线图出来,干什么定下来之后,怎么干也要定下来。目前,这个是缺位的,最多就是糊弄几句。
本文作者:陈功,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来源:反做空研究中心(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