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敏感问题集火 李克强遭“当头炮”(图)

经济敏感问题集火 李克强遭“当头炮”(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时间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总理记者会于上午正式开始,中国总理李克强就经济和政府工作等重点领域问题答记者问。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会刚一开始,李克强便遭遇了经济敏感问题的“当头炮”。记者会的开始时间是10时30分,而关于经济问题的提问占“半壁江山”。到11时22分人民网提出关于简政放权的问题时,经济问题才告一段落。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中,记者的问题都围绕在中国经济上。记者会共17个问题,关于经济的多达10个。

  梳理资料发现,对比2015年的两会总理记者会,虽然亦有经济问题,但不像今年如此密集且敏感。去年两会的记者会中,前几个问题分别是房地产、“3·15”权益日、反腐、互联网等问题交织。

  观察者指出,今次记者会基本都是关于经济的敏感问题,可见中国经济的波动已经引起中国国内外的强烈关注。相比去年两会,今年两会未提“反腐”问题,可见热点不在于此。民生领域也有所务实,着重分析了“养老金”问题。

  另外,记者在提到中韩、中俄、中美、中日,港台问题时,经济主线也贯穿其中。虽然,李克强也少有的对记者进行调侃,比如“回答一石三鸟、记者说话表情太严肃”等。但无法避免尖锐问题的集火。

  不同于之前部长记者会首选中国官媒提问,此次李克强首选了国际主流媒体的路透社进行提问。路透社记者就近期中国金融动荡提问,并询问李克强称,“中国的金融市场目前面临哪些主要的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和加强监管有什么计划?”

  

经济敏感问题集火 李克强遭“当头炮”(图)

  李克强在2016年中国两会的总理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图源:新华社)

  李克强回应称,第一个问题,你就把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的问题当成“当头炮”,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许多金融问题的表现往往早于经济问题的发生,但是金融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

  李克强还称,去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像降息、降准、定向降的措施,这不是量化宽松,也始终注意把握货币供应量的松紧适度,主要还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的成本,所以金融机构还是要着力去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脱实向虚”。另外,李克强还就政府加强监管制度作出“权责一致”的承诺。

  中国官媒新华社记者问题也十分罕见单刀直入,直问,“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很不稳定,中国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有人担忧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也会拖累世界经济”。

  李克强回应称,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区和行业的走势分化。中国正在推进的简政减税这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都会释放市场的活力,同时中国新的动能正在生成,而且超出预期。今年1、2月份服务业增长了8.1%,它包含着研发等高技术领域,也带动了传统产能的改造,传统产能还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当中,工业化升级有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特别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有效投资的需求。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则询问了关于中国经济与美国的关系敏感问题。包括市场准入、投资限制、对美企业的公平待遇、公平贸易,及蚕食美国的就业岗位的问题。

  李克强称,一段时间,不少人在纷纷议论中美之间的分歧,但往往会忽视中美之间去年发生的一个重要事情,那就是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接近5,600亿美金),这本身就表明中美的共同利益是在不断扩大,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建交几十年了,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但是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是大趋势。

  彭博新闻社记者还问到了化解产能过剩中的“下岗潮”问题。

  但需要关注的是,此前,中国黑龙江龙煤和广东钢铁工人发生大规模抗议,显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已不容小觑。

  而李克强笑称,“你问问题的时候很严肃,让我略有沉重,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改革和发展是不矛盾的,我们恰恰可以通过结构性的改革来释放市场的活力,来支撑经济的发展。”

  他还称,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进行“去产能”,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中央已建立1,000亿(1人民币约合0.156美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基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

  早前,《纽约时报》15日的头版《中国罢工超涌动 政府面临经济难题》也把中国经济面临的转型“困难”摆在世界面前,指出中国经济在泥潭中踟蹰行进。

  从本次记者会中“经济问题”的密集和棘手程度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不容乐观。中国当下面临的问题,不是治理问题,而是转型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去产能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已不单是黑龙江一省或几个典型省份要面对的课题,怎样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要中共更多着力。

  可以预计,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给正在进行的去过剩产能、解决“僵尸企业”债务和失业职工、去房地产库存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带来挑战。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