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1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左下角,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名字被写成“温家室”,当时网上盛传人民日报有17人因此被处罚。两年后,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权表示,此事“没有处理任何一人。”“估计总理也是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很快给我们打电话说,你们这个错我看得出来,是五笔字型打字错了,总结教训就行,千万不要处理任何人”。本文选自2016年3月16日蓝媒汇,作者张江。
温家宝是唯一经历三任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的中央办公厅主任(图源:AFP/VCG)
编辑也快成了高危职业!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某社编辑因一错别字而受到处分。前几天,传出南方某报的一位编辑,因为编辑的封面也被受到处理。
业内人为此唏嘘不已,许多人多有感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天天码字看稿的记者编辑,谁敢说没有写过错别字?如果没有,那只是没有被发现罢了。去年,微信圈曾有一篇《一字“毙”了总编辑全集》的稿子,在媒体同行间广为流传,稿子出的错误,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给媒体同行们提了个醒。
说到这,蓝媒汇的编辑们更是惭愧。因多种原因,你们天天看的稿子,也常常出现错别字,许多用户给我们提出过批评,我们一直说改,但还是没有杜绝,真的在此要感谢诸位的不杀之恩。(千万别因错别字取关我们哈)
诚然,作为职业的、专业的媒体,呈现给读者、观众面前的,不应该有错别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尽管报纸有一个认定的差错率,但即使在这个差错率范围内,一旦把诸如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写错,或者这个错误与国家领导人“有联系”,这在业内不少人看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一般来说,一篇稿子的正式刊发推送,大致要有四个环节编审。记者的自审、编辑、校对,以及主管领导的签发。正常来说,只要严格遵守采编流程,各尽其责,文字错误基本可以全部避免。但是,既然错别字最终能“过关斩将”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谁都想不明白的失误。
铅字时代,报纸一字一模,手稿排成小样,一校;起题上版,二校;出大样,三校。值班编委签付印前,检查员检查,史称第一读者。这套程序之下,出错不易了吧?不行。报纸见报率最高的汉字是最高领导人的名字及其长串的头衔。危险出在名字上,姓名的三个字要是没排在一行,那就惨了,这叫“拦腰斩断”,也是会被认为是出版事故。
现而今,告别了铅与火的报业,科技手段贯穿了稿件从敲字到印刷完成的整个过程,可是见报出错这个幽灵始终如影随形。
五笔输入法造成的麻烦就挺多,“涛”与“铸”,“环”与“坏”,“昌”与“冒”“昆”与“屁“等,没少出错,太吓人啊,这可是与大人物的名字有关呐。圈子里有这样一个说法,“出错就像鬼打墙,出事都连着”。有的错匪夷所思。
上世纪九十年代,武汉一家报纸在同一天的版面上把副总理错成“总理”,总理错成“总经理”。1999年12月20日《安徽日报》将“国家主席……”一句中 “国”字鬼使神差的弄丢了,发现时20万份报纸已经印完了,全部报废。问题是,这样的事不断的重复着,而且情节惊人的相似。
去年11月,无锡日报就把你大大的名字搞错了,报社方面很快进行回应,称“严查问题原因,严格责任落实”。
此前的201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左下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名字被写成“温家室”。
此后,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恒权在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表示,这件事情“没有处理任何一人。”
“估计总理也是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很快给我们打电话说,你们这个错我看得出来,是五笔字型打字错了,总结教训就行,千万不要处理任何人”。
吴恒权还表示,中央一直给《人民日报》很宽松的舆论环境,“我调来《人民日报》工作已经四年,没有写过一次书面检讨。只有这次登错总理姓名的事,我们主动及时地做了口头检查。”
实际上,领导人名字写错的情况十分罕见,只不过每一次都经过民众热议,当做“大事”来看待,这实际上也给当事的编辑记者造成很大的压力。
假设温总理没有表态,不知道人民日报方面会不会处理相关责任人。
不管上层有没有明说暗示,有业内人士认为都不应该对纸媒错字做过多解读,“媒体难免犯文字错误,作为一个上过多年夜班的编辑,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都是无心之错。我不建议做过多解读,因为大家的扩散,可能会加重对编辑的处罚。对内,质量把控很重要;对外,理解他人不容易。”
一位媒体同行介绍说,他在某杂志工作期间,把某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搞错了,当时杂志主管领导建议大家不要对外声张,过去了就完了。
低调处理保护了相关责任人,很人性化,虽然对读者来说有点不负责任,但主要担心民众的过度解读,把小事放大。
不过,有的错误确实需要严肃处理。
去年,因新华社通稿错误,造成当事十几家纸媒、网站跟着出错,都把“奥巴马”写成了“奥马巴”。
最令人不解的当数第二天出版的报纸。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烟台晚报》《银川晚报》《东南快报》《青年时报》《今日早报》《巴渝都市报》等多家报纸集体“中招”,任由“奥马巴”见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几家出错的报纸负责人,他们表示,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分或处罚,并将进一步加强采编纪律管理和采编流程规范,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这样的错误,绝对不能登个“更正”了事。“更正”好歹也算是一种交代吧,可是更正也有错!这怎么整啊!
有个现象叫做——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听老报人讲,那一年,北京的一张大报将当时的副市长吴晗错成“吴哈”,转天登更正:“昨日见报吴哈,应更正为吴哈哈。”让人发疯。今天这样的例子只举久远的,说近的担心得罪人。这是否应了歌星朴树的一句歌词:“一错再错的故事才精彩……”
见报这事,白纸黑字,留痕于史。出一个错,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是当这个错成为别一种解释的时候,它的影响所及不是一个人的事了。
圈内人普遍认为,谁还没个“手滑眼拙”的时候,能温柔对待的千万别上纲上线。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新闻、重要的人名关键词,越是紧张,往往又越是容易出错。但是,有时候九功不抵一过,只能希望大家长点心吧,特别是那些肩负“要闻”重任以及有关的弟兄们。
对待本不该出的错别字,我们既要当回事,又别太当回事,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