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针对台湾近一段时间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国民党不法党产”,国民党中常会3月16日下午由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委林佑贤进行“国民党党产报告”,披露了截止2015年年底国民党党产总额及年度收支情况,特别是强调了党产存在比较严重的资金收入缺口。
在海峡另一边,大陆民众看到“党产”这个词,会有一定 的陌生感。众所周知,中共自1949年执政以来就不再搞党产,不像国民党那样手握土地、房屋、信托资金。但人们心头都明白的一个事实是,按照2014年的 数据,2亿7千万元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5美元)的党费显然无法负担遍布全国、数量庞大的各级党委机构。
这个疑问在几天得到了官方的解答。在3月11日关于中 国人大监督工作的记者会上,中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修文表示,政府预算中包括了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工委等中共党务部门的 预算,未来公开预算的党务部门的数量还会增加。舆论指出,这是中共历史上首次在公开场合点明党务开销确实来自于国库。
此外,中共开始公开多个党务部门的开支预算,并将在未 来不断扩大范围,也被普遍认为是一大进步。要知道,抛开党委机构不说,大陆的财政预决算等政府财务资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保密内容。直到2005年之 前,中国人大开会期间,代表们审议的预算草案都要求严格保密并在会后收回。2010年,中国国务院有关部门才首次对外公开部门预算。
北京能从台湾“党产风波”上学到东西(图源:新华社)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中共十八大之后。2013年11月,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的部分明确提出“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 制度”。2014年8月底,被称之为“经济宪法”的新预算法(预算法修正案)获高票通过,李克强在随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醒各部门负责人“要做好准 备”:“财政的钱怎么花的,干了什么事,都要让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要接受社会监督!”
也就是说,大陆实施透明财政预算的时间并不长。现在将 党务部门的预算也逐渐纳入其中,正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法治国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迈向“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坚实一步。同时,党务部 门透明预算也是对中共一直迟滞不前的“党务公开”的有力推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十七大报告中也对党务公开进行了明确要 求,但长时间以来公开的内容大体集中在“开了几次党务会议、有些什么成绩、访贫问苦几次”等“无关痛痒”的内容。不少大陆学者自2013年就开始呼吁“党 务部门也要公开三公经费”。
显然,公开预算要比公开三公经费往前迈的步子更大。这 一点恰好与国民党中常委范成连所说的“国民党愿以公开透明方式,报告国民党党产现况”形成了一种“遥相呼应”。不过区别在于,国民党公布党产主要是为了自 证“党产没有背信、贪渎、流入私人口袋”。而回顾多年来民进党在党产问题上对国民党的“剿杀”,中共亦可以从中得出不少具有参考意义的地方。
国民党公布党产虽然是在民进党不停的“逼迫”下进行 的,但也算是回应了监督。北京既然开始了党务机构公开预算的进程,本着向人民负责的态度,应该考虑建立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定期报告制度。而根据新预算法 的要求,预算公开的内容、时间、解释说明等都必须细化,不能“粗线条”的一带而过。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在编制预算和向人大定期报告之前,首先要进行普查, 搞清楚到底有多少党务工作人员,有什么任务,工作落实地怎么样,有没有实际效果,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曾有大陆学者指出,各级党委部门普遍存在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的现象。做好预算及定期报告,也有助于中共完成裁减冗员、压缩党务开支的挑战。
另外,公开党务机构预算的同时,应该考虑国库与党库分 开,形成彼此独立的预算体系,不能是混合帐、糊涂帐,更不能因为中共是执政党就想要多少给多少,否则,只会让一些党务干部滋生奢靡腐败行为。从台湾身上可 以看到,在国民党执政“党政一体”的时代,“党库”与“国库”难分,其党产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对外界来说更是一个谜。这正是党产成为国民党“原 罪”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共虽无党产拖累,但若想在“预算怎么花”上以对岸为镜,就应该分隔党库与国库,改变那种“吃财政不心疼”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