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握手孙政才审视中共接班制度(图)

从习近平握手孙政才审视中共接班制度(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在中国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一个细节: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离场时同他身旁的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握了手。结合不久前习近平前往重庆调研的动作,以及孙政才被视为中共未来接班人之一的印象,外界由此对几年后的十九大人事进行了一些分析猜测。

  其实始自三年以前,外界在观察身在高层相对年轻的人物,特别是广东、重庆两地一把手胡春华和孙政才时,往往会联想到中共未来几年后的“接班”问题, 以“接班人”的标准进行审视,并对其得失功过评头论足。外部的这些高预期和或正面或负面的舆论,都会让这些“政坛新星”承受压力而变得更像是“鹤立鸡 群”。胡春华与孙政才也比很多地方诸侯更显得低调谨慎、如履薄冰,这可能会使其施政更趋保守。

  中共内部存在长期系统的接班人培养机制,也有破格提拔有领导人潜力年轻人的情况。作为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仅有的两位“60后”,而且分别执政粤渝 两版块,胡春华与孙政才在中共二十大领衔集体接班的可能性非常高。不过也不是没有其他可能性,毕竟备选者很多,距离最终接棒还有很长时间的考验。

  

从习近平握手孙政才审视中共接班制度(图)

  习近平与孙政才在两会握手两月前,曾赴重庆调研(图源:新华社)

  究竟哪些人能够成功入围、何人担任何职、权力职责又将如何顺时应势调整变化,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答案。对此,他们接班后的前任,也就是现在的上级领导人团体,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然,这些接班人自身也可能在这一团体之中,但个体的意志会让位于集体意志。

  不仅外界舆论一直在关注这些接班人们,中共高层也重视非常,对他们的审视也会比其他人更为严格挑剔。最终选择哪些人,让谁担任何职,可能会影响到既有政策的连续性,也会影响到当下执政者的政治遗产。

  近日,有媒体翻炒中南海核心智囊王沪宁,其文提到,王沪宁曾写过一本标题为《美国反对美国》的书籍。书中发表了他的看法:“任何政治体制,最为根本 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进行权力交替。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就难以有一个持续的稳定的政治秩序……政治规矩和政治传统之所以有作用,在于它们能保护统治阶级内部 不同团体之问的权力关系。”显然,这一评析也适用于中国。

  相比于美国大选费时费力费钱,中国领导集体换届看似有条不紊、波澜不惊,其实也耗时日长、劳心费神。对接班人的权衡选择过程会提早很多年,并且进行 长期复杂的人事布置安排,其中不免存在一定程度的磨合妥协以达成共识。比如,胡锦涛成为中共领导人被认为得到了邓小平的钦点提携,习近平在2012年接棒 之势也是在五年前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之时就已大体铸就。

  这种长期培养安排自有其好处,比如能够提升接班人的执政能力,同时保障大政方针的持续稳定。不过与此同时,高层和外界的过度关注也会对其现实工作构成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对其数十年工作的挑剔监督,也来自体制外对非民主选举程序的质疑。

  近年来逐渐凸显的一个担忧是,对接班人群体的过快拔擢可能会影响到其执政能力的扎实培养。此外,如果当时执政高层集体为之投入过多精力,或者是不能 处理好不同意见,也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从胡锦涛到习近平的权力交接得到广泛好评,但在此之前也有争执风险,而且未必会成为惯例。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一些问题,还须重点防范周永康、令计划、郭伯雄等执掌大权时过多地插手人事任命,培养自身势力形成“山头主义”、“独立王国”的情 况。而身在人事系统的徐才厚也可能造成同种弊端,这也是需要避免的问题。对此,或许存在两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方向,一个是保留高层决定权的前提下加强集体共 识,统一意见,另一个是付诸并完善更大范围的民主选举。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