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挟民意令北京?蔡英文善意何在?

热帖:挟民意令北京?蔡英文善意何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随着蔡英文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日期(5月20日)的临近,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两岸关系的讯号式存在。而新近出自蓝色媒体《中国时报》的《“总统”当选人蔡英文接受本报专访:期待大陆再给点善意》,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令人狐疑的是,蔡英文所谓的善意具体内涵究竟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说出这样的话,对两岸关系而言意味着什么?已经亮明底线和红线的北京,又会作何反应?

  按照中时提供的文字版场景回放,在回答“这段期间蔡英 文是否感受到大陆的善意”时,蔡英文并未正面回答,只说善意与否不是一时的判读,要看整段时间、整体情势,但这段时间还没走完,到520还是会持续观察。 “这个阶段,我会很谨慎地来处理这个问题,各方面的声音我都听到了,有些声音是被扩大了、有些声音还没有被完全表达,但我要再一次强调,这段期间,确实是 双方要表现善意的时间,同时希望透过表达善意,来积累信赖的基础。”

  

热帖:挟民意令北京?蔡英文善意何在?

  蔡英文“维持现状”后的“善意论”遭遇民意滑铁卢(图源:中央社) 

  善意之外,蔡英文延续了一贯立场和态度,仍然拒绝对是否接受“九二共识”给出明确回答。而其在最后对北京的隔空喊话,更是被解读为傲慢有余,诚意不足。按照蔡英文的说法,“相信中国大陆应该有能力做这个思考,倒也不需要我们去指点什么。”

  蔡英文此番言论,不仅遭遇了台湾岛内的一阵讥讽,也被 大陆批驳为挟台湾民意令北京的伎俩。有媒体将其言比作是“陶醉式自言自语”,并有舆论提醒蔡英文“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不能只顾自己的政党主张,台湾 没有能力跟大陆对抗。”而在大陆台湾问题专家看来,蔡英文这样的表态既没善意,又没诚意,是妄图借民意来对抗“九二共识”。

  《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22日以规格相当于社评 的单仁平文章,意图撕开蔡英文为拒绝“九二共识”做铺垫的伪善假面。有鉴于此,该报呼吁“在台湾因政党轮替出现对两岸政策做重大调整可能性的时候,大陆恰 恰需要适当展现反制台湾新当局政治倒退的能力和决心,让台湾社会对蔡英文拒绝接收‘九二共识’的后果有更明确预期。”刚刚过去的北京与冈比亚复交引发的轩 然大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是身处风暴眼中的蔡英文关于两岸关系的表述?不过,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这并不是蔡英文第一次谈及“善意论”。早在2016年1月8日,也即台湾“总统候选人”第三场政见发布会上,蔡英文不经意间抛出的一句“外交靠的是国力,不是中国大陆的善意”就已引发舆情躁动。时隔两个月有余,同样是“善意论”,却从“拒绝”改弦更张为“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自蔡英文确认执掌台湾至今,北京是否释 放了让民进党足够放心的善意?蔡英文所谓的北京善意,究竟为何?毕竟在很多人看来,在两岸交往的过程中,北京始终在释放善意,蔡英文却有意或无意地对此充 耳不闻、视而不见。连同台安全部门都曾总结,目前大陆对台的策略方向便是“重批独,少批蔡。”民进党籍民代罗致敬也坦言,“我们看到大陆媒体或人士,几乎 没有对蔡英文个人有任何的攻击或批评,当然是对民进党政策有一些看法,但对蔡英文个人是看不到任何直接攻击或批评。”

  反倒是民进党,似乎并未做到己方提出的“双方要表现善意”。按 照中共党报的罗列,这7年多来对两岸交流几乎是“逢中必反”,把大陆游客赴台、两岸签署ECFA都描述成台湾的灾难,对大陆学生、陆资赴台多方刁难,将服 贸协议强行挡在“立法院”……诸种作为,实在让人感受不到善意。此次“大选”之前,蔡英文虽不像从前对大陆疾言厉色,而改为“维持现状”等字面和善的说 辞,但当“说”和“做”各行其是时,恐怕很难解释为“善意”,更无助于累积互信。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于北京而言, 在台湾问题上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大原则是恰当的,台湾从中也能迟早感受到善意。当下要做的,是给蔡英文一点时间,理解其角色的特殊和言行的为难。前美国 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卜睿哲对北京的建议不失为良策,“(北京对蔡英文)不要太快做出反应,不要以蔡英文过去的言行作为主要依据来评判她,更多地以她在就职演说中所说的,以及她在之后做的事来作判断。保持管道沟通顺畅,灵活、克制、有耐心 。”

  说到底,台湾问题的根本还是认知和认同问题。北京和蔡 英文如果能掂量清楚认知和认同的重量,便是对于彼此和未来两岸关系最大的善意。可惜的是,“五十年后,冷战已成过去,而台湾依旧徘徊在认同的歧路上。在这 个充满生命力的,美丽而庸俗,热情而反智的岛屿,在这个永远在寻找未来趋势和主流价值的土地,在这个人人边缘,没有中心的社会,思想、记忆和认同似乎都已 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然而没有了思想、记忆和认同的重量,台湾将永远是一叶浩海孤舟。”中研院台史所研究员吴叡人在《想象的共同体》台湾版导读中的这一段 感慨,似乎又在诉说着这份认同的重量是多么沉甸甸。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