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时间30日凌晨,美联储主席耶伦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称,全球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加息应谨慎。她表示,等到经济运行火热时再脱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目标利率所处的零利率区间是非常合理的。
耶伦列出一个详细的可能影响美联储加息决策的情况:国外经济体发展以及他们的金融市场需要稳定;美元不能继续升值,否则会打击通胀和出口,伤害美国制造业;商品价格需要企稳,以帮助国外厂商实现更好的增长前景;国内核心通胀近期上升能否持久,耶伦存有疑虑。
这向市场释放出清晰的信号:美联储至少不会短期加息, 笼罩全球金融市场的阴云暂时消除,同时,也让全球央行负利率政策得以持续。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暂时延缓加息,让神经紧绷的政府和央行稍作喘息,否则,套 利资本的蜂拥外流,不仅使人民币继续承压,而且很可能导致此轮楼市泡沫破灭。
目前,为抑制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泡沫,上海、深 圳、南京等地大招频出,这充分反应出决策层的担忧。因为,远远脱离经济基本面的楼市泡沫,终究难以持续,倘若达到临界点引发市场预期逆转,将直接酿成金融 灾难。所以,对一二线楼市适度降温,同时重新开辟股市和债市作为新的“池子”,发挥融资和吸纳(资本)功能,是政府往下战略核心所在。
常规来看,经济萧条本质是一轮推陈出新的过程,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将被无情淘汰掉,具 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得以胜出,并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但考虑到政府和社会利益因素,美好的理论很难在现实环境中实现,相反,在央行廉价货币刺激下, 让实体经济患上依赖症,其后果就是,引发产能过剩、经济结构扭曲、资产泡沫和通胀等一系列弊端。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曾经4万亿刺激的副作用凸显, 庞大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不仅严重绑架了实体经济,而且对银行信贷形成吞噬。这也是央行货币政策趋于无效的重要因素。根据彭博社数据,去年中国经济用于支 付利息的支出为7.6万亿(1人民币折合约0.1546美元),而同期中国的社会融资规模为15.41万亿,这意味着中国去年的社会融资中有一半是用来维 持庞氏融资的。
据悉,月底季末之际,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再度走紧, 紧张程度超出市场预期,即使央行30日资金净投放400亿元也未能阻止隔夜国债回购利率飙升。有分析认为,银行资金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惯常的季末效 应干扰,二是央行逆回购操作缩量,连续用多日资金回笼,加剧了市场紧张情绪,更重要的原因是,银行信贷投放有所加速。
近期以来中国一二线楼市之所以异常火爆,与银行信贷支 持紧密相关。再者,随着中国加大基建工程投资力度,银行为之提供的配套信贷规模增加。资料显示,3月中国银行信贷可能超过万亿,今年一季度信贷可能达到 4.5万亿左右水平。考虑到政府工程建设周期长,信贷需求力度大,将对银行资金面形成持续压力,在外部环境不变情况下,央行接下来降准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以此来维系旁氏融资,防止国企部门出现资金链断裂)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口红利下庞大出口(形 成的经常账户盈余)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外部资本持续涌入,是政府扩张投资的重要支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数轮QE和美国经济疲软,导致 大规模套利资本涌向中国,为4万亿投资和房地产浪潮添砖加瓦,如今,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消失,外部市场需求不振,人力成本上涨,中国很难再形成曾经庞大的 贸易盈余,配合上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资本持续外流),让庞大基建投资缺乏可持续性。长此以往,将对中国外储构成严重损耗,极易转化为社会悲观情绪。
另外,随着政府基建工程纷纷上马,将继续针对资源要 素,尤其劳动力展开争夺,诱发社会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涨,经济转型背景下,这很可能对民企形成挤出效应。近期以来,中国各大城市又出现一轮物价上涨,猪 肉、蔬菜、鸡蛋等价格翻番,除季节性因素外,人力成本和原材料等价格上涨是重要因素。因为,这些商品价格缺乏弹性,市场需求则呈现刚性,尤其经济萧条周期 下,大量外部人口倾向于朝一二线城市集中,扩大的需求与生产成本上升一道,导致必需品价格快速攀升,市场供需法则由此得以集中呈现。
可以预计,如果中国物价居高不下,人力成本继续上升, 将对脆弱的出口形成重压,配合上国内缺乏套利空间,人民币贬值预期将更加强烈,资本外流情形很难得到彻底逆转。虽然中国政府寄希望让股市和债市发挥“池 子”效应,但唯有提振内需才能让其真正起到效果。否则,缺乏场外配资支撑下,很难开启又一轮股市繁荣,毕竟,除少部分投资者(职业炒家)外,众多普通民众 对经济环境并不乐观,保持小心谨慎的心理或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