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当地时间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 在最后一届核安全峰会上的访问返回北京。鉴于在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有了会晤,还签署了声明,《人民日报》等北京官媒对此就第一时间指出“中美两国元首会 晤,对于中美关系这艘巨轮保持正确航向至关重要”。很显然,这在北京的话语体系中已经变成了某种“新型大国关系”的最直观表现。
在核峰会期间,中美的接触并没有给北京带来应有的利益(图源:新华社)
但是,美国并没有就此前困扰中国的“萨德”系统做出新 承诺,甚至还要在南海继续有所表现,中美之间的这种表面文章意义就变得有限。当北京和华盛顿在半岛问题上继续瞠目时,既然“中美关系对于世界有着极端重要 性”,那么,当中国以参会给予美国尊重,而非像俄罗斯那样拒绝对话时,美国也应该有些对等的表示。
对很多中国观察家来说,似乎此次访问的核心真的就落在 了习近平和奥巴马的会晤上。的确,这是核峰会期间奥巴马与来宾之间的唯一的正式双边会晤,意义自然非比寻常。但是,这并不是观察家抬升中国领导人与美国总 统会晤意义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巴马和美国没有给出什么符合中国利益的承诺。
在本次大会期间,奥巴马单独会见了一批国家领导人;更 有意和日韩首脑会晤,在半岛问题上形成共识。这对势单力孤赴会的中国不是好消息:俄罗斯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拒绝参会的。相比之下,中国在这场大会上甚至没有 积极与其他国家接触,这对于需要向外界宣传中国主张,需要向国际社会介绍半岛问题重要性,需要体现北京在半岛问题上积极作用的现状远远不够。
不可否认,就在3月31日,中国也选择了和关键国家的 对话。譬如当天习近平就在华盛顿分别会见了韩国总统朴槿惠、丹麦首相拉斯穆森等人。此次中韩领导人会晤更是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和发射远程导弹后二人的首 次会面,会谈中,朴槿惠还感谢中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发挥了负责任作用。但遗憾的是,中国负起责任之后,美、韩各方却暂无下文了,更不用就美国部署在半岛 上,直指北京的“萨德”(Thaad)系统发表些什么。
就“萨德”系统来说,中国的国际关系分析人士基本持不 乐观态度,很多学者认定美国迟早会部署。不过,鉴于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也配合了美国的制裁,也算“配合美韩日”应对平壤。这一现状或许就应该能争取到一些时 间,推迟美国的部署行动,为中国赢得关键的窗口期,借此提高防御能力,降低萨德威胁。就这点来说,中国的策略方向是没问题的。
但是,对于“萨德”系统本身,中国还是要明确立场的反 对,至少要把美方的针对性向世界挑明,也让中国相关的自卫行动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毕竟,美国如想建设萨德,中国是拦不住的。但中国终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 被美国说服并接受现状,进而假装美国的反导系统及配套的X波段雷达不是针对中国。倘若这点做不到,中国谈何在东北亚的领导地位呢?
从这点看去,习近平和奥巴马在对话中由外交部官员释放 出的美国“萨德”系统“损人不利己”就有这个用意在内。可遗憾的是,这种明确的反对从来没有见诸于官方正式文稿,只有英国媒体的转述。北京固然表达了“中 方愿同美方加强沟通,聚焦合作,增进互信,一道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意愿,但美国会轻易接受吗?而北京的“损 人不利己”对利用“萨德”掌控半岛的美国更显出了多余的嘴下留情:因为美国此举分明就是损害中国的权益,并破坏其在东北亚的影响力。
就当下的情况来说,中国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诉求可 能并没有得到美国的正常反馈。更糟的是,也就在各国首脑开始准备对话的3月31日,美国军方更公布了其在横须贺舰队向南海水域的最新进展:美舰“钱斯洛斯 维尔”号在结束了被中国海军监视的南海“巡航”后,已安然撤回。美方更释出消息,称“如果中国要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美国将不会承认这一防空识别区”。
对此,北京方面只能暂时水来土掩,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 宇军回应称,中国海军在相关海域行动合法专业、建议美国海军好自为之。而就后者来说,便只能以“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主权国家的权利”应对。很显然,这是美国 的花招:中国其实暂时没有计划建立南海空识区,因为这无论在技术还是战略上都不符合中国利益。但这一应对反而显出美方得计,吓阻了中国在西太平洋上的行 动,这样一来,中方的被动就显得不言而喻了。
很显然,面对中国需要构建的西太平洋新型大国关系,美国并不肯接受。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甚至还用“损人不利己”等语试图嘴下留情,在对方主场寻求一下礼尚往来。但是,考虑到整个西太平洋战略的完整链条,中国也没必要非得考虑美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