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习近平曾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掷地有声地痛批腐败亚文化,说“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 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这种情况如不纠正,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 才的生动局面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活力吗?我们党和国家还能生机勃勃向前发展吗?”
那腐败亚文化到底长啥样?它摸不着,却看得到。
1、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表象: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一些老百姓去政府部门办事时的切身感受,他们有时甚至像皮球一样,被各部门推来推去。不仅官民之间有时存在隔阂,就连官场内部也等级森严,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使,下级对上级近乎谄媚,搞得官场乌烟瘴气。
分析:
等级观念严重是腐败亚文化的表现之一。正因如此,一些官员才会抱有错误心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会心甘情愿为百姓办事。即使同为官场中人,也会奉行“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场哲学,权力秩序等级森严、尊卑有别。
2、畸形的圈子文化
表象:
在古代,圈子文化表现为朋党、乡党等;在现代,圈子文化表现为官场上站队,政商间结成利益链,以及一些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拉山头、搞宗派,结党营私、谋取私利的小团体等。
分析:
结党必定弄权,弄权必定营私。这种圈子文化的存在,违背了党的宗旨,丢失了党性,只讲派性,是腐败亚文化的流毒,助长了“用人唯亲”“认人不认党”“拜码头不敬组织”的歪风邪气。在这种官场生态中,人们结成攻守同盟,也变得勾心斗角、人人自危。
3、变异的宗族观念
表象:
随着官员升迁,官员的亲属们也跟着沾光,不是仕途看涨,就是财路亨通,可谓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令计划家族和苏荣家族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但最后往往是一人落马,牵出全家。
分析:
在传统文化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宗族观念为腐败亚文化提供了土壤。在“光宗耀祖”的光环下,官员不仅封妻荫子,还为其他族人大开方便之门,纵容亲人擅权干政,利用影响力寻租。
4、泛滥的人情观念
表象:
传统文化中,我们一向崇尚礼尚往来,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在如今,熟人之间礼尚往来的名目变多,送礼的分量也加重,这在加重人情负担时,也不禁让人联想到“卑辞厚币,必有所图”。
分析: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旦其中一方把权力“私相授受”,另一方又坚持“知恩不报非君子”,那么双方的关系就从“君子之交”变成了“利益之交”,不仅玷污了真正的人情,还为腐败亚文化添了一把火。
5、迷信思想沉渣泛起
表象:
宁夏“首虎”白雪山为一处工程奠基时将一只巨大的金蟾埋于基底,是为了“金蟾折桂”;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在家中供奉“神龛”,对联上还写“菩萨保 我当大官,我当大官供菩萨”;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宝华曾听从“大师”建议,将市委大院的门口改了方向……这些都是腐败亚文化在现实里的映射。
分析:
“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封建思想的糟粕,渗透着一种宿命观,折射出迷信者对信仰的缺失。与信仰缺失相伴的是权力的异化,迷信者对权力的理解出现偏执与错位,企图用权力去为自己解脱,而忘了手中的权力是来自人民,也必定“用之于民”。
6、无处不在的关系学
表象:
对民众而言,但凡要上学、就业、住院、办证等,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走捷径,争先恐后地送红包礼品,心甘情愿地按潜规则办事;对官员而言,觉得拿点、吃点、喝点不算什么,早就习以为常。有些能找到关系的人甚至还会炫耀自己有“能耐”、有门路,觉得比别人更胜一筹。
分析:
受腐败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腐败的态度发生转变,由人人喊打过渡到犹豫迟疑,最后变成默认。在一些人眼中,它甚至成为一种生存文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当遇上了事,“关系”总被优先考虑时,大多数官员可能就只记得“谁没送过钱”了。
7、迎奉术
表象:
在官场内部,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溜须拍马、打躬作揖、笑脸相迎,以期留个好印象,在升迁提拔时能为自己加分;在官商之间,商人对官员点头哈腰、阿谀奉承、百般讨好,以求官员权力,助自己攫取更多的商业利益。
分析:
不管是下级官员还是商人,“假面”背后是一颗权力崇拜之心。幸运的,可能在放低身段付出钱财之后尝到甜头;倒霉的,可能一切辛苦付诸东流。而听惯谄媚之 词的官员对唯我独尊的感觉上瘾,习惯了高高在上,听不进逆耳忠言,殊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如何对待下级?孔子早就告诉官员,要“临以之庄,则 敬”。
8、权谋术
表象:
为政处事讲究谋略方法没错,但不能陷入权谋。为了争权夺利,贪官常运用权谋术打压对手,致使双方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
分析:
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官员视权力为禁脔,以争权夺利为能事。但凡权谋,必有阴谋诡计,必有拉帮结派,与现代政治格格不入,与党性宗旨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