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默克尔求援北京 中国成可依赖大国(图)

中东问题默克尔求援北京 中国成可依赖大国(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时间4月8日至10日,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展开了他的访华之行,在此之前,德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吕特根(Norbert Rottgen)已在北京打前站。

  

中东问题默克尔求援北京 中国成可依赖大国(图)

  中德之间在中东存在相互提携的可能性(图源:AFP/VCG)

  德国媒体表示,吕特根曾在北京积极游说,除表明“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Bashar al-Assad)不是稳定的保障”外,更强调中国在叙利亚危机中应扮演更大的角色,“应该更加在中东地区有所作为”。柏林的这种对华态度较之以往是不同寻常的。而中国或许也到了重新审视自己在中东角色的时候了。

  叙利亚的参与者

  当下,德国作为叙利亚难民的接受国却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土耳其决定了中东难民的流向,并以此要挟柏林。美俄两国已基本划定了叙利亚的组织归属、武力投射范围,还有意牺牲了包括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外围国家的利益,这当中并没有德国的空间。但是,除去美俄之外,叙利亚问题也开始出现新面孔。这个角色就是中国。

  3月29日,中国外交部任命“一带一路”的招商合作机构——“南南合作促进会”现任秘书长解晓岩担任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伴随着叙利亚总统巴沙尔3月30日谈到有关叙利亚重建的问题时称,重建进程中期望仰仗在此次危机期间支持叙利亚的三个国家——俄罗斯、中国和伊朗。这就意味着北京在美俄之外会有他自己的位置。

  从俄罗斯对于大马士革的支配程度来说,巴沙尔的这一发言或许只能算确认了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的相似阵营。换言之,便是中国在叙利亚固然可以有所行动,但归根结底还是俄罗斯说了算的。这种地位就意味着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实际地位不仅在美、俄之下,在操作层面上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领域从属于俄方。但无论如何,这终究是北京在叙利亚问题上拥有自己独特角色的开始。

  这样一来,在中东问题上除了占据主导权的美、俄和决定难民去向的土耳其之外,中国也成了一个具备独立身份的角色。这对于美俄阵营外,又被土耳其克制的德国来说,就成了一个仅剩的选择。对此,德国就希望中国应该和俄罗斯展开对话,以此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中国是可依靠的独特角色

  不可否认,在希望得到中国帮助时,德国还是不能忘却其价值观,譬如前往北京游说的吕特根仍表示“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不是稳定的保障”。不过,德方透露的信息也有几分道理。在叙利亚问题上,大马士革当局及叙利亚政府军在俄军大举投入后才能形成局部战略优势的局面显出了足够的傀儡姿态。在美、俄各方正在重新规划阵营与盟友时,后叙利亚时代的战略空间正在呈现蓝海态势。

  目前,就叙利亚国内政治势力的重新整合来说,美、俄都在重新下注。俄罗斯除去以武装力量维持大马士革当局的正统性外,也在和叙利亚北部推动联邦化的库尔德“罗贾瓦”及其“民主联军”接触,试图平息双方矛盾。美国一方面在调整与反对派武装的关联,另一面也在寻求与库尔德方面的进一步接触,甚至动用媒体大造声势,称“民主联军”是“五角大楼支持”的武装。

  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美俄除去维持基本盘之外,都在争夺此前各方投入有限的区域,当北京的“一带一路”已经延伸到伊朗时,秉承“不干涉内政”基本原则的中国如能在中、美等进行的阿富汗谈判中达成“阿人治阿”的目的,也就有可能在叙利亚问题上将其国内化解决,进而淡化美、俄的影响。

  分析认为,欧美大国往往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中东各国利益之上,会干涉各国的发展道路。相比之下,北京在中东的角色就显得相对平和中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大国中或许只有中国才能做到这一点,即“中国与中东彼此矛盾重重甚至经常交恶的所有国家都是朋友”。

  当北京追求“协商对话”,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非西方式的“强制型”方式时,这固然有中国投射力量不足以支撑这种做法的客观因素,北京策略上的主观原因也是一目了然的。而这一点就可能成为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独特角色的关键。

  进出中东 提携德国

  事实上,中国在叙利亚周边也有根基,这就是习近平2016年初巡访的沙特、伊朗和埃及三国,中国在这三个国家有重大经济利益。沙特是中国最大的进口石油来源,而伊朗在制裁解除后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这使得中国虽没召开峰会或组建同盟,但为了“大周边外交”的布局,在《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发布之后,北京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中东事务。这一状态和寻求进出中东,却被土耳其所乘的德国是不同的。

  目前,德国当前的一大软肋——难民问题就在土耳其手中。德国本希望接纳中东难民,将其转化为产业工人,进而以危机解决者的身份出现在叙利亚危机,以此体现欧盟在中东的角色。然而,难民的过量涌入超过了德国的预计。在土耳其于3月7日承诺愿意将所有从土耳其海岸前往希腊的难民全盘接收,以换取欧盟的30亿欧元金援后。埃尔多安政府即便用强力措施应对前往欧洲的难民潮,起到了一定成效。

  目前,柏林对安卡拉采取全面低姿态,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已点名批评了德国国家电视一台讽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的节目,该节目主持人更在6日遭遇调查,可能会因“侮辱外国元首”的罪名面临牢狱之灾。为了照顾土耳其的情绪,默克尔当局竟以惩办媒体人取悦埃尔多安,其难处已经是一目了然。

  作为自2003年后因伊拉克战争在中东利益受损的欧盟国家,德国的困境很突出。默克尔当局不仅面对历史的包袱,更被迫扛起欧盟的大旗,在美、英、法彼此加强联系,破坏欧盟连贯性之际,超出德国消化力度的难民潮使之有苦说不出。在中国近期成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之际,德国寻求中国雪中送炭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中国借此提升自身地位,并与德国形成提携或许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鉴于中东事务的复杂性和中国自身能力,中国短期内在中东尤其是未来的叙利亚恐怕仍将以经贸投资合作为主,但中国如能在这一挑战中有所表现,这也将是他挺进中东调整角色的开始。而在此期间如能得到德国的支援,更将有助于北京加强“一带一路”与欧洲的连带关系。而这也将是中国重新审视自身国际地位的开始。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