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在人性的善与恶上,我们很难探讨出一个答案。事实上,在特定的情境下,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恶意操控,做出令人发指的行为。

  2016年的普利策新闻奖日前揭晓,今年获得公共服务奖的《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系列报道因此而备受瞩目。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图片来源:AP)

  该报道讲述了在一个名叫班吉纳(Benjina)的印尼渔村里,囚禁着数千名渔奴的真实故事。这篇调查报道的出现促使两千多名囚禁工人得到解放。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图片来源:AP)

  揭发了印尼和泰国捕鱼业大量使用苦役劳工为全世界的餐桌提供新鲜鱼虾并从中牟利的事实。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图片来源:AP)

  

  人们在赞叹获得普利策奖的四个女记者的职业精神之余,同时也对囚禁渔奴的劳工头子深恶痛绝。

  

  然而实际上,

  在特点的环境里,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囚禁渔奴的恶魔。

  斯坦福大学在1971年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监狱实验,并通过这个实验向我们展现了深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恶魔。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在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斯坦福大学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了一项心理学研究。他招募学生做志愿者,一组是囚犯,一组为狱卒。而且他自己也参与了进去,充当监狱长。实验的第一天,大家相安无事。但“囚犯”第二天便发起了一场暴动,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看守。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津巴多要求看守们采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们照着做了。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

  局面完全失控

  因为“狱卒”们在得到了监狱长的允许,开始使用手上的权力时,就开始渐渐“上瘾”,变着法儿的折磨囚犯;“囚犯”们也渐渐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认定,精神崩溃,歇斯底里……津巴多的实验告诉我们,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做出可怕的事情。这种人性格上的变化被称为“路西法效应”:即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魔鬼撒旦。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环境的差别会对人造成难以置信的影响

  环境的力量极其巨大,而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永远无法脱离其中。

  中国人对于身边的环境和伙伴,历来有:“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以及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的说法。然而,对于整日裹挟于信息洪流的现代人来说,分清“善者”与“不善者”并非易事。正确的判断需要大量的可靠信息和经过系统训练的思考能力。况且,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并不愿意在思考这件事情上浪费时间。在群体的裹挟下,人们回避思考,也不愿思考。因此而做出的不少冲动之举,是不少社会悲剧的源头。如果你足够关注新闻,就不难发现,2016年占据公众视野、微博热点的新闻事件,相比于往年少了些手机发布会和明星绯闻,多了些真正持续日久,讨论广泛的公共安全事件。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在这些事件中,或许我们对责任方穷追猛打,或许我们对声弱者欺凌霸市。在“和颐酒店女生被拖事件”中,有人问:这个女生为什么不能好好保护自己。而不是问为什么酒店的安保制度在保护客人的人身安全上失败了。从假奶粉,到重点高中的污染,再到快捷酒店的火碱洗床单,这些事件在发生之前,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程序可以走,有行业规范在前、始作俑者们也都了解这样做的后果,但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正如斯坦福大学津巴多实验向我们揭示的: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与压力下,大部分人都会丧失对事物的正常善恶辨别。

  而被今年普利策获奖新闻报道曝光的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里

  

  

斯坦福的监狱实验:任何人都能变成囚禁渔奴的恶魔

  

  站在囚笼外和囚笼内的,

  是同样的人。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