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卡门》导演王凡被赞下一个女“李安”(图)

《北京卡门》导演王凡被赞下一个女“李安”(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卡门》导演王凡被赞下一个女“李安”(图)

  《北京(专题)卡门》导演王凡被赞下一个女"李安"

  王凡导演处女作《北京卡门》巡映蒙特利尔、多伦多(专题)、纽约(专题)、洛杉矶(专题)、伦敦等各电影节并获得数个奖项之后,当地时间4月16日在休斯敦电影节斩获剧情片最高奖项“白金奖”,电影节主席Hunter Todd在颁奖典礼上对王凡导演的才华表示了强烈赞许,他认为“王凡将是中国未来的女‘李安’。她具备走向国际、打入北美市场的潜质,她会像休斯敦电影节发掘的李安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等一样,进入世界导演行列。”

  4月21日晚,《北京卡门》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故事”单元亮相,当晚座无虚席,观众济济一堂观看这部具有释放力和力量感的处女作。著名电影学者尹鸿教授(专题)表示“王凡导演是国内少有的具有鲜明国际范的新导演。过去中国电影都是在走出去,但王凡的路径不太一样,她是跟国际一起走,一开始就以一个国际化的姿态出现。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票仓越来越大,但中国电影的国际票房越来越差、国际影响力越来越低,而中国电影要真正参与全球文化交流对话,必须有更具国际视野的电影人推动中国电影往外走。王凡导演正是把中国电影推向国际的极佳人选。从《北京卡门》这部处女作就能看出她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潜质。”

  海外最大新闻网站之一“倍可亲”首席记者评价《北京卡门》:“这是一部将中西方文化充分融汇并加以高度提炼的电影,让世界名著中的’卡门’在中国银幕上展现出来。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最佳人选,我看好王凡!”

  对于国内外专业人士寄予的厚望,王凡导演在昨晚展映现场低调谦和地表示,“休斯敦电影节主席德高望重,尹鸿教授是我非常尊重的学者。他们的评价是对中国年轻导演的期望。我刚刚开始做片子,我会做好自己该做的,其他不重要。”

  王凡的背景和创作经历与一般的年轻导演不同,她是外语学院西方文学专业毕业,后获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现为中国电影艺术(专题)研究中心“中外合拍电影” 研究学者。曾参与拍摄奥斯卡(专题)最佳外语片提名影片《蒙古王》(中德俄合拍)和奥斯卡最佳导演Bruce Beresford的电影《最后的舞者》(中澳合拍)。这么多的身份和背景集于这个秀美年轻的女子一身,她有这样深厚的综合素养,所以才能厚积薄发,静水深流,以处女作《北京卡门》一鸣惊人出现在公众视野,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誉为“前途不可限量”!

  王凡认为国际化的根基在于文化自信:“这是我在这些年海外电影合作中的一个主要体会。拍片子,是拍人,拍情感。每个大小发力,都源于内心,源于文化态度。若期望与海外建立专业深度的合作,需要自己内心的文化定力和专业认知。”

  在拍《北京卡门》之前,王凡导演旅居纽约时期,曾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从毛泽东(专题)到莫扎特》的艺术指导Allan Miller合作,导演并联合制片了有关美国(专题)现代舞编导大师Tere O'Connor的舞蹈纪录片《身体的滋味》,获欧洲万象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入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世界纪录片”单元。《北京卡门》的精神气质和风格特征与《身体的滋味》一脉相承,王凡表示“国际题材、跨文化视角,现代性表达、肢体性和本能性、国际团队等元素是我的创作方式”。

  王凡导演曾是一位舞者。她此前拍摄的纪录片《身体滋味》被誉为“引起持久关注的中国舞蹈纪录片”(《中国日报》海外版)。 “中国现代舞第一次搬上大银幕” “用舞蹈表现情感细腻丰富” ! (《华尔街日报》 )

  在故事片《北京卡门》中王凡导演尝试开拓类型,大胆采用原创舞蹈和音乐,探索走入国际市场的电影语言。她认为“舞蹈和音乐,可以在故事层面之上,帮助传达精神力量!”

  《北京卡门》把现代舞与佤族原生态舞蹈结合,形成冲击力,王凡认为,“现代舞这个舞种更直指人心,突显个体差异性,突破整齐划一的传统标准,更自由,更真实。佤族舞蹈狂野奔放,契合《卡门》原著吉普赛女郎的精神特质。”

  《北京卡门》突破了舞蹈与叙事相结合的难题,片中的舞蹈元素以强烈的现代感配合人物塑造,紧扣叙事,浑然一体。

  惊艳、特别、有态度,有力量!这是很多观众看完《北京卡门》的第一感受。《北京卡门》涉及到中外文化的寓言性,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能触及到这个层面很不简单,这与王凡导演的文化背景、综合素养、国外经历都有关系。

  作为一部处女作,《北京卡门》在多个方面敢为人先:首次将“卡门”西方经典IP植入中国,引入舞蹈元素开拓中国电影类型,将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并加以提炼,在主题内核、表现方式与制片模式都具有独特性和国际性。

  《北京卡门》不是传统意义上照搬原著故事的改编形式,而是把“卡门”的精神内核放置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这种设置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北京卡门》高度融合中西方文化,探讨了两性的互动角力,但同时又跨越了两性,上升到人作为个体的生命诉求,以及生命释放的欲望,这是一个非常现代性和国际化的内核,这也让《北京卡门》在众多“面目模糊”“语焉不详”“直奔市场”的影片中脱颖而出。

  王凡在《北京卡门》中身兼导演和制片人两职,既要把控艺术创作,又要兼顾项目运作。《北京卡门》在制片方式上也与国际接轨,虽然是小成本投资,却启用国际合作制片模式,组建了国际化的专业制作团队,摄影(专题)组来自奥地利和德国(专题),男主角来自纽约,打造国际风格处女作,每一个环节都以国际规范为标准。

  《北京卡门》的映后交流热烈而深入,原本20分钟的问答环节延迟至1个小时。观众纷纷表达了对影片的赞许和肯定。王凡导演也谈到“这个片子做出来后,它自身带有生命力,跟不同地区、文化背景、生活阅历的人们都能够产生对话关系,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

  《北京卡门》中的觉醒意识和力量感让观众既感觉陌生,又本能共鸣!梅里美的原著小说《卡门》1845年诞生以来,已被多次改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的现代性精神内核——生命的释放感、体验感,对自由本能化的寻求,以及个体的主体性,这些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触动。 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多次现代性的洗礼和冲击,西方观众从根上认同个体生命价值,因此很容易跨越故事本身看到背后的寓意、体会现代性里面的力量。而中国观众面对一个张扬生命自由、崇尚生命体验的现代美学体系,出于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根基,潜意识里会产生陌生感,但同时又能感受到极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因为“卡门精神”实际上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心里了,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做自己的渴望,都是共通的。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在追求爱情、理想与自由的旅途中,她不再是叶门,也不是卡门,而是你,是我,是流连在乡间瓦舍与钢铁森林间乐此不疲的芸芸众生。” 有业内人士对影片将来的市场反响预测为“会在观众中引起一些超出我们想象的反应。”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