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再现身 中国铁了心"去杠杆"?(图)

"权威人士"再现身 中国铁了心"去杠杆"?(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权威人士"再现身 中国铁了心"去杠杆"?(图)

  中国必须摆脱信贷驱动的“高杠杆”增长模式,即便面临经济增长率下滑也再所不惜。对于长期观察中国经济的分析家而言,这一结论似乎并没有太多新意。但这一论点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而且是从“权威人士”的口中讲出,让事情变得又有一些不同。

  5月9日,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访谈文章,标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作者从头到尾都没有透露所谓"权威人士"究竟是何方神圣,但熟悉中国官媒报道手法的人不难看出,不管是否存在这么一位"权威人士",不管他是谁,这篇访谈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政府高层对于中国经济局势的判断和看法。

  《人民日报》下属的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在转载这篇访谈时也指出,"权威人士"之前曾两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访谈内容分别是"五问中国经济"和"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攸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

  "中国经济迎来L型走势"

  在5月9日的"开局首问大势"访谈中,"权威人士"所阐述的一个中心议题是"去杠杆、去产能"与"稳增长"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并进一步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进入一个L型的走势,而且这一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中国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沈凌表示,看完这篇访谈之后感到颇为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的领导人对经济下滑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们现在遇到的困境并非短期衰退导致,长期结构性变化是更重要的原因"。

  而就在前不久,中国舆论中还有呼吁加强经济刺激的声音,要求政府增加财政刺激、增加货币发行。令人不禁想起07,08年-当时的温家宝政府为应对经济不振,所推出的颇具争议的"四万亿刺激计划"。

  而"权威人士"则认为,"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假如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四万亿计划"功过如何?

  《人民日报》现在通过"权威人士"之口力挺"去杠杆",警告通过刺激信贷拉升经济的做法,这是不是对于当年"四万亿刺激计划"的否定呢?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去杠杆有利有弊。加杠杆能更好的利用资金,但同时也带来风险,"现在看来政府认为风险大于益处"。不过,茅于轼并不认为这次的访谈有否定温家宝政府当年做法的意味。

  

"权威人士"再现身 中国铁了心"去杠杆"?(图)

  经济学家沈凌则表示,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时候确实存在一些短期影响因素,比如考虑到社会稳定等问题。但现在看来,确实代价太大,延误了经济转型的时间。

  那么,现在推动"去杠杆、去产能"又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怎样的影响?路透社今年3月曾报道称,为缓解工业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国政府计划清理那些仅仅依靠银行贷款而维持生息的"僵尸企业",可能影响500万~600万工作岗位。此外,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将成为"去产能"的重要领域,180万职工将被"分流安置"。

  就在同一个月份,黑龙江双鸭山煤矿工人和吉林通化钢铁集团的员工先后走上街头,抗议拖欠工资,并与警方发生冲突。

  中国政府显然也意识到"去产能"所势必带来的劳工失业和人员安置问题,《人民日报》对于"权威人士"的访谈中也谈到这一问题,并将之称为"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曾经历一次"下岗潮",数千万国企员工失去工作。但经济学者茅于轼认为,朱镕基时代的大规模下岗并没有造成严重问题,因为当时的下岗工人中许多人还是找到了其他工作机会。"现在是不是还可以做到呢?还是要靠发展私有经济。现在虽然呼吁民营企业加强投资,但国家又拒绝民间资本进入许多行业,比如石油、电力、银行等,赚钱的行业都被国企垄断。李克强(专题)虽然呼吁民间加强投资,但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而沈凌在这一问题上则显得相对较为乐观:"相比90年代末朱镕基主导的国企改革,现在国企的实力比当时大很多,而遇到的困难小很多。当时面对几千万下岗国人都能渡过,现在只是局部行业的失业问题。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