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办公室二楼。飞身冲出大楼瞬间,被高楼坠落的装饰墙击中右腿,爬出后逃生,三小时后,腿被锯了,从此光荣地加入残疾人协会。
——云悟去者
8年前,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大地震颤,仿佛发生了一场致命的心悸。人如蝼蚁,难以对抗灾难的万钧之力。所有人间的温馨,就这样轻易地被碾碎,被分离,被割裂。
对于大多数人,力所能及的,只是虔诚哀悼。但那些救灾人员,却真实地站立在废墟之上,及时出现在茫然无助的人们面前。
阪茂
坂茂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日本知名的建筑设计师, 曾获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但和行业内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作品,鲜有存世长远的地标性建筑,更多的是用纸管搭建的灾区临时安置房。是的,他用最不起眼的纸管,让地震中的人们有了庇护之所,挽救了无数人性命。
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地震
坂茂团队搭建的纸管教室
纸管建房,这听起来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建房子,人们喜欢用看起来坚硬结实的材料:砖、混凝土、水泥、石灰…但这些材料在地震,尤其是余震中,是十分危险的。
地震本身很难造成死伤,往往是建筑的倒塌更致命。身为建筑设计师,阪茂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纸管顶棚
纸房子不一样,它重量轻,即使再遇余震,房屋倒塌也不会伤及生命。300多块钱就能建座房子,拆掉后纸管仍然可以循环使用。在阪茂的设计下,纸管可以像儿时的积木一样被迅速搭建成房子,甚至不需要专业的建筑人员。那些餐风宿露的人们可以在最快时间内住上安全的房子。
坂茂工作室中纸房子样品
有人质疑纸房子有火灾的安全隐患,其实纸管在使用前已经被坂茂经过了防火、防水处理,无数次的强度测试后,早已坚如磐石。
坂茂团队创建的隔间
这是坂茂对纸管的另一个使用:做成小隔间。灾难发生时,生还的人们被集体迁移到安全地区。大家拥挤在某个体育馆中,疲倦地席地而卧。这个时候很难顾得上体面,当然也毫无隐私可言。但坂茂想让人们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活得有尊严。
如此隔间制作非常简单,4个志愿者在10分钟之内就可以轻松建好。
搭上白帆布,隔间就成了一个安全的小房子。在里面,人们可以换下落满尘土和砂砾的衣服,年轻的妈妈可以给哇哇啼哭的孩子喂奶,而那些硬撑着从容面对的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在角落里小声哭泣。
上面这样的场景,你熟悉吗?每年高校开学时,总有家长打地铺,在学校体育馆休息,或许坂茂的小隔间,也能让他们更加舒服体面一些吧。
坂茂出生在日本东京。小时候,因为家里装修,请来了日本传统的木匠。那些灵巧的工具、刨出的木花、还有木材散发出的厚重陈实的香味,这一切都让小小的坂茂着迷。11岁那年,学校要求大家设计简单的房子,坂茂的作品被评为最优,从那时起,坂茂心里就种了一个建筑师的梦。
坂茂团队建造的纸管教堂
高中时,本想考取东京大学的他,无意间看到一本杂志上介绍建筑大师赫迪尤克和建筑界非常有名的库伯联盟大学。他看一眼就喜欢上了,心里的澎湃再也抑制不住。当时他对英语一窍不通,却毅然出国。读书之路几经周折,当时库伯联盟大学不招收外国学生,他不得不先在另一所学校借读四年,之后转入库伯联盟。在那里,他如鱼得水。
坂茂创建的纸管茶屋
毕业后的一次会场设计,因为经费问题,无法使用原定的木材,眼看任务将无法完成。但坂茂从来不是古板的人,创新在他看来是很兴奋的事。在尝试了几十种材料之后,办公室里的废纸管给了他灵感。
从此“纸建筑”成为他最钟爱的作品。
纸管教堂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在现代文明的角落也会发生野蛮和杀戮,而无辜者被累及、伤害。坂茂看到联合国提供的帐篷,有点难受。帐篷破旧,正值当地雨季,披着毛毯都冷,而帐篷里只有一条塑料毯子。
坂茂向联合国申请建造纸管房子。造价低,每个才50美元,同时非常坚固结实,联合国同意坂茂的请求。这是纸房子第一次出现在灾难后的荒凉之地。
1995年,他创立了一个名为VAN的非政府组织(NGO)——建筑师志愿者网络。每次发生地震、海啸、飓风或战争,他都会带领VAN的志愿者前往当地。
阪茂团队
人们理解他的这份好意,但对纸管搭建的房子保持怀疑。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地震,整个城市都在熊熊大火中燃烧。坂茂提出建造一座纸教堂时,神父看坂茂像看一个疯子。但坂茂没有过多解释,自己筹资,用啤酒箱做地基,用了5周时间搭建起一个纸教堂。
日本神户 纸管教堂
这座原本打算保存三年的教堂因为大家喜欢,矗立在那里整整十年。
日本神户 纸管教堂
直到台湾(专题)发生九一二地震,这座教堂才被拆解。58根纸管漂洋过海运往台湾,由当地志愿者重新搭建。现在这座教堂还保存在台湾,成为永久性建筑。
纸管教堂在台湾
美国《时代》周刊称阪茂为人道主义建筑师,评语是“他想让大众能够得到美好的东西,包括最贫穷者。”或许每一位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但阪茂说:“决定建筑是否永久的,是人们对它的热爱。”
而人们能够爱上一座冰冷冷的建筑,是因为建筑师为他人着想的善意吧。善良就在我们心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