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夏天来了,又到了露肉的季节。不想在小区健身房里和大妈们争抢跑步机,越来越多人一身装备走上城市街头慢跑,天地之间皆为健身房。

  这两年,奔跑在大街小巷的健身达人似乎明显多了起来,晨跑、夜跑、彩色跑以及种类繁多的马拉松活动,把人们的身体都调动起来。走出家门,动起双脚,当日常熟悉的街头景象以走马灯的方式流动在你眼前的时候,一定能产生不一样的美——不少人正是抱着这种想法加入了跑步大军,而跑步,现在似乎已经变成了一项盛大的群体性活动。有数据显示,中国在2015年有134场马拉松和公路跑比赛,同比增长160%。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跑着跑着,不少大脑会和双脚同时飞速运转的人就开始思考起了“意义”的问题:我为什么跑步?跑步能给我带来什么?

  可不要认为此类思考太矫情。有那么多人因为无法忍受跑步的无聊而对这项运动相当反感,那么为什么现在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这项运动?这其中一定有原因。

  有文章指出,长跑已经成为了中产阶级的“新宗教”。远离日常生活的紧张和负荷,中产们奔向了自我修炼的漫漫征程,社交媒体成为了“教众们”交流体验的阵地。文章借用鲍德里亚关于跑步的解读:“就像节食、健身和很多其他事物一样,慢跑是一种新形式的自愿奴役”,慢跑看起来是人们自主选择的某种活动。

  还有人引用康德对于自由的看法,即自由是对欲望的克服,是压抑本性,因为为所欲为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另一种束缚,是被自我欲望束缚。人只有真正控制了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这样看来,在跑步这件事上,康德的看法似乎和鲍德里亚相左。但其实撇去这些深刻又模糊的探讨,相对明显的一点是,跑步似乎是人们的自主选择——彰显中产身份也好,自我克制、锻炼也罢,是我们主动让跑步成为现代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马克·扎克伯格奔跑在北京雾霾里。

  但换个角度想,我们真的有这么强大的自主性?其实可能不然。身处社会,我们总会被周遭影响,个体思维受大众审美和价值观的左右,而大众审美又是一个不断被塑造的过程。艺术、新闻、商品等等一遍遍地冲刷着人们对于世界的审视和认知。如果不那么悲观地想现今个体在宏大的既有现实面前有多渺小,至少可以认识到一点:人的自主选择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二者是相互的。

  这样看来,不少艺术作品中对于奔跑的刻画就似乎就具有了主题性的暗示,或者可以称其为艺术母题。母题(motif),最早出现在文学理论中,指“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某文学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而把母题概念推而广之到电影中,奔跑,就是这样一个电影艺术中的母题

  法国新浪潮运动的著名电影《四百击》结尾由三个长镜头组成、长达三分半的奔跑画面可能是电影艺术的“奔跑”母题中相当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段结尾的表现方式其实并不“浓墨重彩”。相反,它看上去简单直白、平淡无奇。

  主人公安托万的童年相当糟糕,家庭缺爱,在校又时常受罚,后来还被抓紧了教导所。最后的奔跑画面就是他逃出教导所的情景。关于影片最后的这个长镜头奔跑画面,一直以来都有相当多的解读,但大致的意思都是它象征了逃离与对未来理想的追逐。安托万穿过了丛林跑向大海,却在茫茫无际的水边停了下来,最后画面停留在他茫然的脸上。有人说不加修饰的长镜头实际上是在逼迫观众参与思考,无疑,这里的奔跑很容易带动观众思索其中的象征意味:对于未来既渴求又迷惑,生命可能就是在这一次次地奔跑与停顿之间流逝的吧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同样关于奔跑母题的著名运用还有《阿甘正传》和《罗拉快跑》。阿甘跑向内心那句“Run, Forrest, run”的召唤,跑过嬉皮士运动兴盛的美国社会,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他自己也说自己是在突然之间就上路了。而罗拉的奔跑可能就更有目的性:为了在短时间给男友筹钱救急。现代电影中的这些奔跑画面共同构筑了人们对于跑步这一行为的心理映射,跑步戏成为电影中常见又重要的桥段和现今大众生活对跑步的推崇之间出现了巧妙的联结,而这种联结恐怕不只是巧合。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阿甘及其追随者穿越美国的奔跑画面。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罗拉奔跑时红发飘飘已经变成了电影的经典一幕。

  电影对于奔跑话题的运用案例数不胜数,而大众审美影响人们对于跑步的认知和选择还可以体现在其他领域,其中就包括极具传播目的的广告。在现今国内无数年轻姑娘的心中,张钧甯和陈意涵恐怕已经成为偶像标杆式的人物,不仅因为她们的外形和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标签,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张钧甯和耐克合作的广告中,展现了她积极锻炼,准备参加旧金山(专题)马拉松的全过程。这样的广告视频出现在各大网站,她笃定的眼神被印在广告招牌中,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又怎么不让人们对跑步这件事产生更强烈的渴望?

  明星挑战自我,踏上长跑征程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张钧甯和陈意涵,大家熟知的还有烧伤后进入漫长复健过程的Selina,她的马拉松经历也因此感动和激励了很多人。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社交软件也为传播跑步这个活动的“意义”和“正能量”提供了相当完备的平台,明星们随时随地上传自己奔跑在路上的照片,万千粉丝注视着,心里也跃跃欲试。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跑完马拉松的Selina和陈意涵。

  其他同样爱晒自己跑步状态的明星还有徐濠萦。虽然丈夫陈奕迅看起来似乎对跑步并没有特别大的热情,但她却真的是一个孜孜不倦的跑者——从她“肯尼亚徐”的外号也能看得出来。参加了多次“全马”和“半马”赛程的徐濠萦在2014年香港(专题)马拉松中成为所有参赛明星里成绩最好的一位,打破了香港艺人全马3小时55分的纪录,而这项纪录之前是由陈冠希创造的。这么多位明星都身体力行参与长跑,无疑让跑步这件事更具有了明星光环一样的神采。

  

是什么把你逼上跑步不归路:中产阶级的宗教?(图)

  “最能跑的艺人”徐濠萦。

  “我只是在跑。我进入到了一种虚空中。或者我应该将其描述为,我跑步是为了获得这种头脑的虚空状态。”这是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的自述。显然,村上春树用文字的方式为自己跑步赋予了意义。而这实际也在无形中传播了“跑步有意义”这样一种观点,因此也可以说,村上春树这本讨论跑步感想的随笔也构成了现今大众审美中对于跑步这个行为认知的一个元素。

  因此,说跑步成为中产阶级身份认同的标志,或者说要通过跑步展现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事实上跑步可能并没有什么实在具体的“意义”,那些被表达出来的、抑或被标榜的“意义”很多时候可能都是受到生产消费、文学艺术、传媒信息等等影响下的大众审美作用的结果。放眼望去,已经有无数的跑者“在路上”。他们或许完全没有想过意义这个问题,或许为了感受某种意义的洗礼,虽然这些意义可能就像前面说的,早已被表述、被传播——就像台湾(专题)乐团“草东没有派对”的歌里唱的:“我想要说的,前人们都说过了/我想要做的,有钱人都做过了。但无论如何,你还是可以把跑步视为一种个体性的生命体验,它专属你自己。毕竟,你跑过的每一条路、流过的每一滴汗,那都是你身上最鲜活的记忆。所以,只要你开心就好:)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