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曾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俞可平被视为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智囊。他在2015年弃官从学,前往北京大学任职后,多次发表一些政治制度、理论方面的研究评论。
近日,他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报》的一篇文章《权力与权威——新的解释》被财新网转发后,引起外界关注分析和猜测。不过,该文很快就被删除。
俞可平在文中对“权力”和“权威”从中西词义的角度出发作出自己的解读,认为他们分别对应了中国传统中的“霸道”和“王道”概念。
他提出“权力”的四种政治学含义:权力是一种可以改变对方行为的强制力量,权力是一种达到特定目标和获取利益的能力和资源,权力就是国家政权,是维 持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强制力量,权力是一种约束和规则人的复杂网络和微观社会结构。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质而言之,权力是迫使对方服从的制度性强制力量。
北京中南海(专题)是中国权力的中心
就“权威”而言,他提出三种基本意义:权威是使对象自愿服从的能力,权威是具有合法性的权力,权威是使对方信从的影响力。
他认为,权威也与权力一样,均是使人顺从的力量,但权威导致的顺从还须经过对象的理性判断,它不像权力那样直接。如果说权力是一种直接的强制力,那么权威则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权威是一种使对象因信服而顺从的影响力。
俞可平强调了诸多“权威”相对于“权力”的优点和积极作用。例如,权威能使权力的作用和效果倍增,权威可以明显地降低权力行使的成本,权力受限于职 位,权威则可以超越职位而发挥作用,权威的空间范围明显大于权力的空间范围,权威的作用和影响力要比权力的作用和影响力更加持久。
他表示,传统政治区别于现代政治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政治生活从官员的权力本位转向公民的权利本位。这一实质性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权力和权威的 合法性来源和整个制度环境,从而也改变了权力成为权威的机制。民主而非专制,法治而非人治,善治而非善政,成为现代政治权威的主要合法性来源。与此相一 致,只有沿着民主、法治和善治的道路,政治权威的增强才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要求和趋势。
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特别是在网络化和全球化时代,不仅公共权威的合法性完全改变了,而且政府官员个人权威的合法性来源也极大地改变了。官员要对 民众拥有足够的权威,当然还需要公正、清廉、尽职、守法、爱民等传统政治美德,但不再需要传统政治的那套神化、特权、等级和威仪体系,而更需要透明、平 等、责任、民主和法治。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和社会政治的进步,权力将逐渐回归社会,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将不可逆转地日益压倒公共权力。“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已经成为 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统治将变得更不重要,治理将变得更加重要。与此相适应,一方面,公共权力和政治领袖也将变得更不重要,而公民及公民权利将变得更 加重要;另一方面,公共权威的来源将日益多样化,除了权力之外,知识、技能、财富、声誉,特别是网络将成为权威的重要来源。
据悉,近一段时间以来,俞可平的文章经常见于财新网。2016年1月5日、6日,俞可平接连在财新网发表文章,呼吁客观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公开谈论四大政治理想:善政、法治、民主、安全;并称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社会的不公。
2月19日,俞可平在财新网刊文称,中国官本主义的典型特征是专制主义,唯有民主法治才能破解官本主义。
5月4日,俞可平在北大所做的演讲被财新网以《政治学的功用和青年政治学者的责任》为题发表。俞可平公开谈论民主政治与政治制度设计,号召青年政治学者承担责任,引领社会政治思想,推动社会政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