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西语学的权威,北外的董燕生教授,在给研究生上课时将杨绛先生翻译的《唐吉珂德》当做反面教材,逐一指出里面的错误,以提醒学生们以后注意。对此,杨绛先生表示出了非常虚心的态度:“董燕生先生指出的错误,完全正确,在西语方面完全可以做我的老师。”
毫无疑问,董燕生的批评是真诚的,因为每一处指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错误。真诚的批评,当然值得尊重。
杨绛先生于5月25日逝去(图源:VCG)
如今的微信时代,转一段文字,点一个赞,举手之劳。由此,也就引发了许许多多不真诚的情感与虚伪的点赞。
比如对于杨绛先生的去世,一时间朋友圈和微博彻底沦陷,无数人开始纷纷悼念。在此想轻轻地问一声:你真的那么喜欢她,尊敬她吗?再或者,你对她的了解,是否还仅仅局限于“钱钟书的太太”,还有那几句刷遍了朋友圈的鸡汤以及两本书的书名?
也许有人会反问:“没读过她的书,就不能喜欢她,悼念她?”
当然啦,如果你是她的邻居,亲人,朋友,哪怕与她有过交往的扫地大妈,即便没读过她的书,也同样可以悼念,因为情感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
这其实并不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对普罗大众的藐视,而是对浮躁不加思考风气的厌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好像在谈论到某本书,某个问题的时候,如果有人直接说:“对不起,这书我从来没看过,这个人我也一点都不了解,所以我不发表意见。”,自己就会一下子喜欢上他/她。
而这同是不是知识分子,是不是文人,读没读过书,半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只是不加思考地追风,是不是有点太不珍惜自己的话语权?从众的社会化性格,令无数中国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安徒生笔下“皇帝的新装”一般,拒绝用自己的眼睛真正仔细地去看一看再判断,从而也就容易犯下愚蠢的集体性错误。
而这也使得中国社会成为了一个善于“造神”的社会。对一个人,常常是要捧就捧上天,要打就打到底。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问题在于,书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对此,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书读的太多而想的太少。
不妨在此借用董燕生教授评价唐吉坷德的一句话:“唐吉诃德这个形象就像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样,有时候人们并不理解,但社会需要与这种滚滚浊流唱反调的人,给世人以警醒。 ”
请珍惜自己手下的每一个赞,每一次转,每一次拷贝与粘贴。在不了解的时候,至少应该可以做到:保持沉默,静静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