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12年前林毅夫文章一语道破东北残酷现实

热帖:12年前林毅夫文章一语道破东北残酷现实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林毅夫:东北振兴要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 不能拔苗助长搞新一轮赶超

  【5月中旬,各地一季度数据陆续出齐,不出所料,东三省GDP增长继续垫底(吉林6.2%、黑龙江5.1%),其中辽宁省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增长负1.3%。

  此前,中央全面振兴东北的若干意见已经对外发布。《意见》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四年时间,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东北的压力其实蛮大的。

  今天,侠客岛发布了一篇林毅夫先生在2004年写过的文章。在文中,他分析了东北遇到的困境,也分析了东北自身的优势,指出了那里沉重的“政策性负担”。

  在今天,文中的一些情况已经发生改变,比如中国的资本劣势已经不那么明显,而东北的人口流出则成了新的问题。但他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比如12年前就提到 应审慎的债转股,以及东北要吸取教训,政府不要再采取拔苗助长的赶超策略,东北经济发展要建立在东北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上,培育自生能力。这些建议,至今 看来仍有参考价值。

  5月9日权威人士的中国经济访谈中曾经说过,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就断奶,该断贷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英雄所见略同。

  文章略有删减。侠客岛授权转发。标题为编者所加。】

  

热帖:12年前林毅夫文章一语道破东北残酷现实

  东三省正在艰难转型:以上为辽宁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对即将出厂的机器人进行最后的检测。段晓梦 摄

  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思路、措施和战略振兴东北,目前认识可以说还不统一。根据媒体报道到,不少人士认为,中央的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本而言,取 决于能否正确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原则来确立今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 。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先要彻底解决大量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 其次,一定不能采取发动新一轮赶超的办法,而必须把东北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东北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上,这样东北的经济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

  历史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 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以来的发展,则受累于赶超战略所遗留下来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迅速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行政计划动员的力量,举全国之力,推行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 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东三省是实施这个战略的主要基地之一,特别是重型装备制造业、 精密仪器制造业、兵器工业、化工业、汽车制造业、 造船业等资本密集的企业,主要建立在东三省。

  这些大规模的中央政府的投资使东北三省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前仅次于三大直辖市 ,居于全国的前列 。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的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社会性负担,使东三省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

    自生

  自生能力,是指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没有任何外来扶持的条件下 ,获得市场可接受的预期利润率的能力。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当中,只有具备这样能力的企业才会有人投资、经营。 一个企业具备自生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所进人的产业、 生产的产品和采用的技术与其所处经济体的要素凛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吻合。

  如果不符合,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产品、技术的国内或国外企业,在开放、 竞争的市场当中就会缺乏竞争力,而不可能获得可以接受的利润率的能力。

  在一个开放、 竞争的市场中,只有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才会有人投资设立,并被继续经营下去。而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其设立和继续经营就只能靠外力支持,主要是政府给予的政策性补贴、保护。

  我国东北三省大量的国有企业所在的行业、生产的产品和采用的技术结构,都是资本密集,甚至是高度资本密集的,不符合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享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情况与当前已有不同,观察者网注)

  这些企业是在建国初期为了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靠政府以行政的力量压低利率、汇率、以及各种投人品的价格,并以计划动员和配置的方式,集中方方面面的资源建立起来的。 在这一系列扶持和保护措施之下,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较国内其他地区快速。

  然而,尽管赶超战略使我国在极低的发展水平上拥有了 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但是在政府的价格扭曲和计划干预之下,整个经济的效率低下,资本积累的速度缓慢,后继投资乏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处于停顿状况。 所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以后,我国政府开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导向的改革。

  25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3%,为同期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体系在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的投资由不需还本付息的财政 拨款改为需要还本付息的银行贷款。各种投入要素价格的放开,和产品价格随着市场开放和竞争的增加而下降,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也 就由隐性变为显性。

  除了自生能力的问题之外,改革前我国推行的是低工资制度,职工退休以后的养老,由国家以财政拨款的方式通过企业来支 付,改革以后,这部分负担转移到企业来;另外,投资主要在资本密集的重工业,投入很大,但是创造的就业很少,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经常一个工作岗位安排好 几个职工,出现了许多冗员,改革以后,也增加了企业的工资负担。

    负担

  国有企业缺 乏自生能力而在开放、 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获利能力的问题是由国家的发展战略导致的,可以称为战略性负担; 由养老、 冗员等问题所导致的企业负担可以称为社会性负担。 两者都是由于政府的政策造成的,因此,合称为政策性负担。 政策性负担必然导致政策性亏损,政策性亏损的责任在于政府 ,政府就必须给予有政策性负担的企业以政策性优惠和补贴。

  可是,在不直接参 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状况之下,政府难以分清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 ,企业就有可能把任何亏损都归咎于政策性负担。当政府无法区别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时,就只好把所有亏损的责任都背负起来,从而形成了经济学家所形容的 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可以不断向国家要保护、补贴来弥补其亏损,维持其生存发展时,国有企业的管理不当、 效率低下、 发展缓慢也就不可避免。 改革开放以后,东三省负担沉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在于此。

  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焦点问题。 这个问题形成的背后固然有 “拨改贷” 的原因,但是,实质上是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的问题。

    债务

  当国家不再以财政拨款而以银行贷款来支持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的发展时,国有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自然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来归还银行的贷款而形成呆坏账;同时,当国家以银行贷款来支持国有企业的职工就业和养老负担时,呆坏账的形成必然更为增加。

  如果政策性负担的问题不解决,即使将国有企业现在的债务豁免,或是推行“债转股” 将国有企业对银行的欠账转变为国家对企业的投资,虽然能够让国有企业获得短暂的喘息机会,但是,国有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获利能力的问题仍存在,亏损和 呆坏账的积累将不可避免地又迅速增加,隔不了多久就会又要国家给与解困疏难。

  所以,振兴东三省和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道是消除国 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使国有企业没有向国家要保护补贴的理由,并和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靠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就可以预期 获得市场上可接受的利润率。这样预算软约束才能消除,政企才能分开,改善公司治理的努力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4种方式

  关于剥离养老、 冗员等社会性负担的问题社会各界已经有了共识,我国政府也正在建立统账结合的社保体系和冗下岗再就业等措施来解决。 但是,对子由于资金密集度过高、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的问题则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社会性负担剥离了,在开放、 竞争性市场中大多数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仍然需要国家的保护和补贴才能生存,那么,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就不可能根除,公司治理、产权明晰等改革措施也就难 于产生预期的效果。

  所以,要振兴东三省和其他老工业基地的关键点还在于解决存在于现有的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的问题。 根据国有企业产品的特性和国内市场的大小,可以用以下4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

  1、生产国防安全必需产品的企业。 对于这类企业,任何国家都只能由国防预算直接拨款来维持其经营和发展,由国家直接给与必要的监管。 我国自然也只能采取这种方式。

  2、生产有很大国内民用市场产品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则可以用草船借箭的方式和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合资,或是直接到国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方式获取国外的资 金,克服国内资金相对稀缺的比较劣势。 发达国家的资金相对丰富,资 金的成本较低,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合资或是直接到国外上市,都可以克服我国资本相对短缺的比较劣势,而使其变为有自生能力。而对国外资本来说,如果该国有企 业产品的国内市场很大,和这个国有企业合资或是购买这个国有企业的股票,是进入我国市场的一个捷径。因此,这是一个双赢的措施。 东北的汽车制造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已有的转轨经验也表明,引进发达国家战略投资者的资本,是大中型企业转轨的最有效途 径。

  3、生产国内民用市场很小产品的企业。有一些老军工、重工企业,产品老旧且市场容量小,但拥有相当好的工程设计力量。 对这一类型企业,利用其较好的工程设计能力,转产劳动力较密集 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产品是使其具有自生能力的可行办法。四川的长虹、重庆嘉陵等老军工企业即是这类例子。

  4、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其产品已无国内市场,而又无工程设计、管理力量上的优势,缺乏转产的可能,则只好让其破产。

    政府

  在解决好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问题、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剥离企业的社会性负担的基础上,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可以轻装上阵。 但是,东三省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抛弃赶超的传统观念,顺应比较优势,才能使东北的经济取得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想强调指出的是: 东北三省具有非常好生产要素条件: 大量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大量的熟练劳动力,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比较雄厚的机械、装备制造能力,稠密的高等级的交通网,比较便利的出海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了长足的提升,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也对西部的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在此情况下,目前有一种看法认为,在东北振兴的进程中应该享受国家的大量投资,而且主要投资于这里的装备制造业利用东北现有的比较优势发展装备制造业有一 定的道理。

  但是 ,绝对不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旗号下,发动新一轮的赶超。各级地方政府尤其要避免以拔苗助长的方式发动和鼓励当地企业进行产业、 技术赶超,再创造出新的自生能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历史教训已经非常严重,不应该重走同样的弯路。

  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转变职能 ,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创造条件解决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的问题,一方面要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为符合比较优势的的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这样东三省必然能利用其资源、 人力资本和优良的工业基础的优势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再次胜出 。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