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沟而不通 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恐成绝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第八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S&ED)在北京落幕,这是欧巴马政府卸任前,在美中高层对话平台的谢幕演出。随着美、中在南海(专题)博弈加剧,白宫即将易主,美国总统选战中批评中国的声音愈来愈高,这个美中关系“仍在运转的减震器”对话机制能否延续,明年后将如何,都被打上了问号。

  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是2009年由美中共同构建的平台,运作进入第八年。早在小布什时代,美中之间就设立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两个平台。欧巴马上任后,华府与北京协商,将两个机制合二为一,成为“战略与经济对话”,借助战略、经济和安全对话等形式,讨论和解决两国存在的热点问题,对话范围和参与人员层次都有极大提升。世界两个大国中,这个机制绝无仅有。

  欧巴马总统任期内,这个战略对话轮流在两国举行,欧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也分别出席开幕式。但由于两国“战略互不信任”,对话的许多议题都成老生常谈、流于形式,会议开得热闹、吵得认真,却多是各说各话、议而未决、沟而不通,有的更是有协议、未执行。例如人民币(专题)汇率、双边投资协定、网络安全、人权及南海等议题,每年都讨论,却达不成协议,歧见日深,使这个机制似成“鸡肋”,美国因此出现许多批评声浪。

  有批评者认为,中方领衔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洁篪等,与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个人关系不够紧密,在有些问题上曾有过不同表述,导致美中对话成效不彰。因此两国有必要从“高层对话”过渡到“更高层对话”。

  中国同样有人对这个对话机制能否持续,表示怀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中国非常希望第八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能取得成果,以便让美国感觉到这个机制有价值,新政府也能延续下去。

  各方期盼下,本次美中战略对话前,各方预料聚焦三个话题:经济方面,中美就双边投资协定(BIT)作进一步协商,就负面清单达成某种共识;战略方面,焦点可能在台湾(专题)问题,在两岸关系前景不确定下,如何保障海峡两岸不出事;还将聚焦南海,预期如何在南海立场对立下,保证双方不发生军事摩擦。

  然而,这些议题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无一不事关两国切身利益,即使“欧习会”都难解决,岂能奢望战略对话就迎刃而解?例如南海问题,表面上是中国与其他东南亚声索国冲突,本质上却是该地区数十年来的安全监护主角美国,与致力欲成为地区主导者的中国间的对抗。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每项单一举动都不足以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但长期看却造成实质后果;而中国最终目的是建成前沿阵地,把美国赶出南海,使南海成中国的“内海”。对此,美国不可能妥协。

  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和美军太平洋司令哈里斯为首的五角大厦“鹰派”,已明确宣示美、中已进入类似当年美、苏之间的“冷战”,中国舆论把它看作是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听到的最严重威胁,验证部分中国人最担心的中美关系的最糟糕发展,即美国不仅有遏制中国崛起的愿望,且真的会有实际行动。

  正如分析指出,美、苏冷战时,两国对二战后彼此的势力范围基本彼此认可,但美、中当前最大问题,在利益边界不清楚,中国在北方的利益线较清楚,在南海却较模糊,美国人很想趁自己还有实力,逼中国把利益边界画出来,不希望满足中国的全部期望。美国国务卿柯瑞5日启程出席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就警告,若中国在南海画定防空识别区,将是“挑衅和破坏稳定的行为”,将造成中国与亚洲邻国的紧张。而美国能否在这次对话获得中国承诺,不画设南海防空识别区,颇不乐观。

  主持对话机制的美国国务院,仍极力为美中对话机制的存在辩护,助理国务卿罗素(Daniel Russel)对媒体称,美中这一“旗舰对话”机制,是两国政府部门的“行动驱动器”,重要而有效。欧巴马政府最真实成就之一,就是为美中建立既能处理重大分歧,也能展开全球合作的关系。但对习近平念兹在兹的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显然欧巴马任内已难实现。这次对话,至多为9月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预作一些铺陈准备。

  美、中关系影响世界局势甚大。可以预料,下任总统如果是曾任国务卿的喜莱莉当选,这个机制还可能延续;若川普胜选,美中高层对话极可能终结,让新的机制取代。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