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西方人手头的中国文物,八九不离十是百多年前侵华时期抢走的。他们用收藏故事代替强盗故事,转移视线。
英国《镜报》近日报道,英国一对夫妇不识货,过去30年来一直将一个价值100万英镑的清朝乾隆瓷瓶用来顶门。但是现在拍卖师上门提供咨询服务,发现它们是乾隆御用瓷器,这对英国夫妇马上要拍卖这件中国瓷瓶了。
这则新闻马上唤起我的记忆,网上类似的故事多如牛毛。比如2010年11月,也是一对英国兄妹,将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交委拍卖行,以5亿元人民币(专题)卖给了中国人。这对英国兄妹说,他们是在打扫去世亲人房间时发现这件乾隆时期瓷瓶的,在被发现之前,它一直被放在书架上,布满尘土,是亲人于上世纪30代得到的。
同年香港(专题)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成交价7852万港元。卖主是一对苏格兰夫妇,佳士得拍卖行解释称,这对英国夫妇以为那是一件普通中国瓷瓶,便把它作为灯座使用。
美国宝主似乎在抄袭英国人的中国文物故事。比如2002年5月,有个美国人拿出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榄瓶,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得4150万港元。美国人说,他根本不知道此瓶是文物,遂将其改制成台灯灯座,肚里装满从后花园挖来的泥沙。
这实际上是西方人在「讲故事」,讲中国文物故事。中国现在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其实西方人也蛮懂这一套。拍卖文物,文物来历必须清楚明白,这是文物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然后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西方人手头的中国文物,八九不离十是100多年前侵华时期从中国抢回去的。拿出来卖,就存在法律风险、舆论风险,更不要说道义困境了。于是他们开始讲「中国文物故事」,用新故事代替老故事,用收藏故事代替强盗故事,达到转移视线的目的。
法律风险是很实在的,主要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也包括各国对文物走私活动的防范打击。依照上述联合国公约,不具备合法进出口身份的文物,是被禁止流通的。去年,一个荷兰人向匈牙利自然博物馆出借一尊肉身佛像,被福建三明市吴山乡普照堂认定为其传承千年的章公六全祖师肉身像,普照堂今年已向荷兰和中国的法院同时起诉追讨,且被两国法院受理,荷兰法院已经开过庭了。
而在2014年,欧洲十四国联合发起了一个文物追缴项??目,其中法国、英国和德国警方在当年11月为期一周的严打行动中,警方查验了数千家古董和艺术品经销商、拍卖行及二手物品代销点,并加强了对机场、边境和港口的检查。可见,虽然西方抢劫中国的历史众所周知,但拿着中国文物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西方人讲的「中国文物故事」,大致有三种叙事模式:一是视中国文物为敝屣,二是把中国瓷器当成了一种普通物件,三是当成台灯灯座。还是一种少数情况,称文物由知名文物收藏家族收藏,然后被持有人的祖上购买。这些年因为卖出天价,西方人作为卖家的中国文物拍卖屡屡引发全球关注,但文物故事跳不脱这三四种主要叙事模式。
我真怀疑这是苏富比、佳士得之类西方拍卖行给西方的中国文物卖家出的主意,而其目的无非是要掩饰道义困局,回避法律风险。他们并不讳言文物的中国身份和中国来源,但是尽量模糊「收藏链」,一般推说是去世亲人买来的、传下来的,这就使自己与抢劫、走私等划清了界限。按照他们的描述,他们一直是捧着金饭碗讨饭,比如现在这位英国夫妇居然用乾隆瓷瓶顶门顶了30多年,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娇气无比的瓷瓶,顶门30多年而不被打破,你觉得可信吗?
甚至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馆,也在这样讲中国文物故事。英国博物馆有一件大型唐三彩马,??应该是清宫御用物品了,很奇怪它有着一根真正的马尾巴。博物馆方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百年前,一位英国农夫抱着这件宝贝回到家里,当全家人知道这是一件中国宝贝后,都眼睛大放异彩,但农夫的两个孩子发现它没有尾巴,表示了失望。于是农夫操刀上了馬廄,砍下马的尾巴,后来安到了中国唐三彩马的尾部。
这个故事,听起来洋溢着一名父亲对孩子的爱,它阻断了人们对这件中国文物来历的追问。没有人问:西方人手头的中国文物是如何到西方的,又是如何到了卖家手中?我相信西方人必定是一副尴尬相。
但是有时候英国人也直率,不得不说出中国文物新故事背后的真相,比如《每日电讯报》曾坦言,这些中国文物是因战争或是西方收藏者的掠夺而流失海外的。 《独立报》网站一位网民干脆问道:「是谁从中国偷走了这些珍宝?」我感到不解的是,中国人从来不提出质疑,而像《中国日报》这样的媒体,除了充当西方人讲的中国文物故事的传声筒外,脑子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