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与西方都读不懂:他们为何反台独?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几个月,港台媒体及传统西方媒体,都将诧异的目光投向大陆的年轻人──九零后、九五后甚至零零后,套句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的话,“中国90后令西方一些人惊诧困惑”。

  他们也让一海之隔的台湾(专题)媒体、甚至是紧邻的香港(专题)媒体诧异,一连串的事件让他们不得不看见这一群大陆青年──周子瑜事件、帝吧出征到戴立忍事件、孙杨事件,许多大陆八零后的“公知”(一般指批评中国时政的知识分子)、媒体人及外媒(包含港台媒体)都猛批这样的民族主义。

  小粉红,成为这些“九零后爱国青年”的标签。

  接着,傅园慧现象出现了,向外界展示了大陆九零后的另一面──有个性、不喜欢迂腐陈旧、善用网络,傅园慧现象之所以出现多亏这些会做表情包、写文案、推广的网络世代。

  据百度所统计的数据,中国大陆约有1.4亿九零后,不管是小粉红也好、是新生代自由派也好,他们都有八零后没有的经验,2012年之前大陆网上流行的“公知”,在新一代、也是真正的网络一代崛起后,黯然退色。

  记者询问曾参与“戴立忍事件”的几个九零后网民,最普遍的话是,我们只是不希望那些艺人来大陆赚钱,又没有去打人,为何算红卫兵?之前有些港台艺人表态“我是中国人”被骂,就不允许我们骂台独了?这算不算“知识分子的双重标准”?

  为何“公知”“知识分子”等如今在大陆网络上沦为负面词语?这些九零后,是红卫兵式、老旧迂腐地爱国吗?

  读懂大陆九零后的第一个关键是,“与西方平视”的成长环境。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90后,为何西方看走了眼”一文中写得很明白,如今大陆九零后普遍能告知西方“你没有资格对我指手划脚”,首要原因是庞大崛起的中产阶级及更开阔的视野,对比八零后还有饥饿的记忆,九零后多数根本不用愁基本温饱问题,同时他们从小滑手机、刷微博,视野当然不同于“20岁第一次出国,惊叹巴黎商场”的八零后中年人。

  网络的墙,很难屏蔽他们的视野,这是个九五后的小留学生(专题)也开始写“自媒体”(We media)的时代,阿拉伯之春、难民危机、叙利亚内战等怵目惊心的图片在微信不断传播,他们意识到简单地照搬西方模式,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打脸公知”的文章开始出现。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样的现象。纽约(专题)时报中文网近日在“海外青年谈爱国主义”一文中访问了三个大陆九零后“公知”,他们表示,出身中产阶级、留学国外的九零后,容易因为中国崛起给他们的自信,产生“强国”情结,而疏漏了中国的一些问题,可能与社会问题脱节。

  第二个关键词,叫“厌恶老旧、迂腐的成见”。

  把“小粉红”模拟为红卫兵并不准确,许多大陆八零后公知、媒体人就是这样自以为是地训斥“小粉红”,逐步丧失大批九零后网民的支持。

  香港媒体发表的“权力漩涡中,小粉红的过火与荒诞”一文中观察得很透彻,“小粉红”不是红卫兵,因为现在大陆领导阶层已经不是“毛泽东式”了,大陆官媒《人民日报》就曾在周子瑜事件时批评“民粹”。

  记者也发现,许多“小粉红”也知道这样是民粹,戴立忍事件中他们还是去“反台独”了,理由是,“台湾人在太阳花运动时一样‘民粹’中国人,凭什么我们不能回击”?

  这样的现象,针对青年人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自然也观察到,于是,一篇文章“让理直气壮地说爱国成为一种习惯”横空出世,颠覆以往八零后公知的“勿当爱国贼”,鼓励年轻人“理性爱国,没有错”。

  当然“理性”这两个字在网络中容易被忽视,“爱国,没有错”更容易引起共鸣。

  就这样,网络舆论的低龄化、反菁英化、任性化加上部分政治的操作,让大家看到了一波波全民狂欢似地“反台独”“反港独”。

  不论如何,九零后的网络世代将逐渐主宰中国的舆论场,他们之中许多人对欧美没有崇拜(也未必有敌意)、自认理性、勇于表达、且对国家有自信,这是经济崛起后的优势,却也有些危险。

  然而,老旧的“教条训斥”已经不太管用了,想与九零后沟通,必须先了解他们。不管是“小粉红”还是“公知”,都该学习的是,面对不同意见时不要第一时间给对方戴上“小粉红/公知”的帽子。

  当然,这不只是大陆年轻人要学的必修课,对未来同样要立足大中华圈的港台年轻人,同样重要。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