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蚊子、苍蝇、蟑螂这些美国人眼中的害虫,在中国却有着不同的待遇。人们把它们当作宠物——尤其是如果它们能为人们的晚餐伴唱的话。中国人把玩昆虫(听它们唱曲儿、看它们打斗)的历史由来已久,蝈蝈、知了和蟋蟀这些会叫的昆虫,在中国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现在许多中国年轻人已抛弃了这项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改玩手机,童趣不再。
《纽约(专题)时报》8月23日发表题为《清夜虫鸣,中国人心中最美的歌》的文章称,养蝈蝈风气最盛的地方是北京、西安和杭州,因为它们是古都,这也显示出这项爱好的高贵渊源。据报道,卖蝈蝈可以作为一项赚钱营生的手段。夏天一只蝈蝈卖10块钱,但是冬天,由于数量稀少,蝈蝈的价格猛涨。一只叫声特别好听的蝈蝈可能会卖到400元人民币(专题)。而叫声最动听的那种,可以卖到比这还要高四倍的价钱。
与养蝈蝈相比,斗蛐蛐更让人上瘾(视频)。中国13世纪曾出过一位臭名昭著的“蟋蟀宰相”贾似道,他因为斗蟋蟀玩忽职守而被世人诟病。如今,斗蟋蟀比赛分为不同的重量级,有人甚至专门培养战斗力强的蟋蟀,获胜的蟋蟀转手价格可达数千英镑。
据说早在2000年前,收集会唱歌昆虫的做法就已经开始了。人们找寻这类虫子,把它们当作带来好运的护身符。后来皇宫里的后妃们以这些昆虫为伴,把它们养在镀金的笼子里,昆虫发出的哀怨啁啾,对她们受宠而孤寂的生活来说,是一种安慰。
唐代的欧阳洵编撰的《艺文类聚》是最早将散落在中国民间的昆虫文化史料汇集起来的。其中包含了关于蝉、蝶、蚊、蝇、蛾、蚁、蝗、蜂、蟋、尺蠖、螳等昆虫的诗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录有关虫类药物的70多条款中,也有不少生动的描述,如蜣螂“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等等。
昆虫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许多习惯用语里用蟋蟀和蚱蜢来比喻生育能力、友谊,以及时间的流逝。
据不完全统计,含有虫字部的汉字有213个。在汉字书写系统中,“夏”字最早的写法来自知了的样子,“秋”字的写法像一只蟋蟀。与昆虫有关的成语也有不少,典型的如“螳臂挡车”、“金蝉脱壳”、“蚍蜉撼树”等。
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唐诗三百首》中也有一些与昆虫有关的诗句,诗人多以虫寓意、抒发情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杜甫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