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当地时间2016年3月16日,乌克兰扎波罗热,工人移除最大的列宁雕像(图源:VCG)
俄罗斯《消息报》2012年6月28日报道,普京总统27日在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回答提问时说,布尔什维克政府与德国单独媾和,俄国因其卖国行径输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普京说:“我国输给了这场战争的失败方。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我们输给了战败的德国,事实上是向它投降,后来它又向协约国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沙皇俄国属协约国集团,与法国、英国和其他国家一道攻打德国及其同盟国盟友。
但由于受布尔什维克革命和内战的牵制,俄国的战力大打折扣。无视协约国盟友,布尔什维克与事实上战败的德国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签署和约。部分历史 学家认为,通过订立布列斯特和约和退出战争,布尔什维克兑现了先前为换取德国对其夺取政权的支持而作出的承诺。普京说:“这是当时政府卖国的结果。很显 然,他们害怕这一点,不希望谈论这一点,因而避而不提……”
他说:“之所以避而不提还有其他原因。我国实质上输给了战败一方……这是卖国行径,为了党派利益,它不敢承认这一点。”普京认为,一战的失败代价是大片国土丧失和巨大的人员伤亡。
长期以来,蒙着神圣光环的列宁和他缔造的布尔什维克竟然被普京说成卖国。这是怎么一回事?
下面根据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1937年出版,我国三联书店翻译,1975年出中文版的由凯尔任采夫著的《列宁传》,以及我国何方、金雁 等编著的《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回忆与思考》、陆南泉等编著的《苏联真相》以及其他有关书籍,简单介绍列宁其人和布尔什维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主要活动:
1898年,俄罗斯社会民主党曾在明斯克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中央委员会。但会后不久,全体中央委员和部分代表都被捕。1903年7月在布鲁塞尔召 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讨论党纲、党章时,列宁提出,争取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应是党的首要任务。他还提出,要成为党员,只承认党纲还不够,还必须服从党的纪 律,并参加党组织活动。马尔托夫反对列宁的主张,认为党员只要承认党纲就够了。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在表决时,赞成列宁主张的占多数,成为多数派,按 俄语译音,多数派称为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派为少数派,按俄语译音,少数派称为孟什维克。1905年,俄国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列宁于同年回国 领导革命,12月莫斯科工人武装斗争失败,革命处于低潮,列宁于1907年底再次出国。
在1912年在布拉格召开的第6次党代表会议上,孟什维克被清除出党。布什尔维克成为独立的政党,改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以后,在很长时期内,在世界范围内,“布尔什维克”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俄、美、日等为一方(协约国),德、奥、土耳其、保加利亚为另一方(同盟国),双方激烈交战。列宁和布尔什维克 认为;这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的肮脏战争,交战各国的社会主义政党都应反对本国政府参战。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各国社会主义政 党都应努力使本国败北”的口号。但当时第二国际,包括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袖考茨基在内的各参战国的社民党都支持本国政府参战,被列宁斥为社会沙文主义,是 叛徒。后来他还写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
在一战期间德国在东西两面同时作战,负担沉重,牺牲惨重,所以德皇威廉二世和德军总 参谋部很想和东线的俄国谈判和平停战,以便把东线的兵力调到西线和英、法决战。但俄皇尼古拉二世予以拒绝。1917年俄国2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 成立临时政府,仍然拒绝和德方和谈停战。德国环顾在西欧的多个俄国革命党派,只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的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和自己的目 标最吻合,因此给予列宁大力支援和资助,使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国内外的影响和势力大增,于1917年4月,德国政府把居住在瑞士的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袖们 接到德国,并用密封火车和火车轮渡把他们送到瑞典,他们由瑞典转到芬兰,后进入俄首都。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指出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到无产阶级社 会主义革命。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夺取了政权。
关于这段历史有一些问题,长期成为国际学术界关心的热门研究课题。
第一,列宁和他缔造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大量活动经费从何而来?
列宁两次出国,出国时间,共十多年,他曾在瑞士、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瑞典、芬兰、丹麦、捷克、波兰、奥地利等国家的20多个城市居住和工作过, 足迹遍及整个欧洲,布尔什维克的其他领袖们也类似。他们都是职业革命家,以革命为职业,是没有工资收入的。据《列宁传》资料,他们在明斯克、日内瓦、伦敦 等地召开过党代表大会、党代表会议,他们还在巴黎近郊办过布尔什维克党校,接纳从俄罗斯出来的布尔什维克信徒。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们在欧洲各地生活,开会, 办党校,办刊物等经费从何而来呢?
为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2007年出版的何方、金雁等编著的《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回顾与思考》文集 中,对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可供研究和参考的珍贵的第一手史料,简单介绍如下:美国政府于1918年10月公布了一批档案资料,即在现代史上极受重视的 《西逊文献》(SissonDocuments)全面证明,列宁是奉德国的命令行事的。这文献公布以后,欧美政界和史学界曾讨论一项根本问题:列宁秘密回 国后极力鼓吹片面缔结和约的政策,是否足以证明他是个德国的间谍?他在瑞士期间以及回国后,是否仍不断接受德国的津贴?
齐曼编的资料。 英国学者齐曼(Z.A.B.Zerman)编的《俄国革命与德国–1915至1918年的档案资料》(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齐曼文件集)。 这本书的资料中列出了德国政府为支持俄国的革命运动所花的款项和德皇政府与布尔什维克及其他俄国革命政团之间的关系。
这批文件提到的德皇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付出极大的款项,给各种各样的俄国革命分子在俄国境内进行颠覆沙皇政府的宣传活动,但这些文件没有说明这笔巨大的款项中究竟有多少用在俄境内,接受此种津贴究竟是谁?他们如何用法?
一般人认为,德皇政府和俄国的接受者都不会保留详细的账目和收据,但还是有许多蛛丝马迹,使研究者们可以看到一些事实真相。
从这批文件中可以看出,早在1915年3月,德皇政府已拨出200万马克供俄国革命分子作宣传经费。这笔钱的极大部分是由一个名叫海尔芬博士 (Dr,Alexander Helphand)的德皇政府特务交给俄国革命分子的(这位海尔芬博士是托洛斯基的好朋友),他曾化名巴伏斯(Parvus)。在1915年底,德国政府 又拨给他100万马克。他在1915年3月写给德皇政府的报告中说,在俄国组织大罢工,社会民主党的极端激进派(按:指布尔什维克)已经投入行动……他接 着还提到列宁以及其他一些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名字。他主张应通过邀请这批人参加拟议在德国召开的俄国各革命党派联合大会,以便立即发动反对沙皇政府的行 动。
巴伏斯(海尔芬博士)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为其活动中心,经常与流亡在该地的一些布尔什维克党人如拉迪克等接触,但由于大家都知道 巴伏斯是德国特务,因此列宁在1917年4月返俄的秘密旅程途经斯德哥尔摩时,拒绝和他当面晤谈。列宁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他知道国内的政敌,将会利用他 借道德国返俄一事对他大肆攻击。但当时在斯德哥尔摩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如拉迪克·汉尼基等仍然肆无忌惮地与巴伏斯会晤,而汉尼基在事实上是受巴伏斯雇用的。
列宁默许接受德津贴这些布尔什维克要员与巴伏斯之间的联系,列宁不可能不知道,但为了他的党的利益,他允许这些勾搭继续下去,巴伏斯津贴布尔什维克毫无 疑义,连德皇政府的外交官也都知道此事。1917年11月22日(按:此时布尔什维克已夺得俄国政权),德国驻瑞典公使致柏林外交部的报告证明了这一点。 这位公使表示反对任命巴伏斯为德国驻苏俄首都彼得格勒公使。他在报告中说:“这项任命将会使布尔什维克的政敌们获得攻击这个新政权的大好借口。任命一个曾 以大量金钱供应布尔什维克的人为德国驻苏俄公使,将会使俄国人士认为这个新政权是根据我们的命令行事的”。(见齐曼文件集第87页)
津 贴总共花了四千万马克1917年2月革命后成立的临时政府继续坚持和英、法等协约国的盟约,拒绝与德国谈判和平,使德皇政府更加增加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津 贴”。1917年4月间拨了500万马克,11月间又拨了1,500万马克(见齐曼文件集第24页、第75页),直到1918年3月德苏片面和约(即所谓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订之后,德国仍继续津贴苏维埃政府。据1918年6月德国驻苏公使(当时首都已迁至莫斯科)米巴哈伯爵发回柏林的密电中 说:“由于协约国极力拉扰这个新政权,我认为每月的津贴增加到300万马克是必须的……”柏林接受了这个意见。德国撤回公使团时,总共给了苏联政府 4,000万马克(见齐曼文件集第130、133及137页)。
虽然,这种私相授受的款项没有收据和账册,但是从德皇政府的档案中,可 以找出一些证据来证明这些款项的用途。德国副外长冯·柯尔曼于1917年5月19日从斯德哥尔摩发给德国总参谋部的报告中,指出德国的大量款项使布尔什维 克得以在俄国的政治斗争中迅速接近胜利。他在电报中说:“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已获得巨大的成就,布尔什维克运动如果没有我们的不断支援永远不可能获得今 天这样的规模……”(见齐曼文件集第70页)。布尔什维克已在俄国执政后,冯·柯尔曼于12月3日致外交部转德皇威廉二世的电报中说:“我们通过各种关系 和使用各种方式把大批经费供应布尔什维克,使他们的基础大为发展。现在,布尔什维克执掌了政权已建立自己的《真理报》,从而进行有力的宣传,将他们的政党 在原来很狭窄的基础上大为发展。”(见齐曼文件集第94页)。
冯·柯尔曼于1918年5月18日致莫斯科米巴哈伯爵的电报中说:“为我 国利益计,我们务必使布尔什维克政权得以生存下去……白卫军是反德的,保皇派如果执政也会反对和约(按:指苏俄政权与德国签订的卖国条约布列斯特和约), 保皇派重起会使俄国团结,这对我们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支持最左的党派”(见齐曼文件集第128、129页)。
德国为了促使俄国停火,因此大力支持俄国赞成停火的政党,并在缔结和约后仍全力支持此党继续执政。而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为了夺取政权和保持政权,他们最缺乏的是经费,因此下决心不择手段,接受被称为最封建、最专制的德皇政府的“津贴”。这就是全部问题的答案。
在《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回顾与思考》文集中,金雁的《十月革命的前因后果》一文指出:布尔什维克早期活动经费很大部分来源于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东正教分裂 派教徒,当时在俄国共有约1,000万人。著名的莫罗佐夫就是分裂派教徒。1915年莫罗佐夫家族的工厂有6万人,资产在1亿卢布以上,这个家族堪称大资 本家。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的大本营普梯洛夫工厂就是他们家族所有(这个家族允许在他们的工厂内建立工人组织和赤卫队),所以布尔什维克才能把那么多的工 人组织起来,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7年十月革命后,1918年6月莫罗佐夫的整个家族的企业都被苏维埃政府没收了。
第二,列宁是怎样离开他长久居住的瑞士回到俄国的?
列宁长期住在瑞士,瑞士的社会民主党领袖格林就是德国的间谍,由于得到格林的庇护,列宁才能在瑞士长久居住和工作。
列宁是怎样离开瑞士回到俄国的呢?据《列宁传》第165页说:“获悉1917年2月革命后,列宁急于回到俄国领导革命。他决定取道德国,在瑞士的社会主 义者协助下,开始进行允许他经过德国回俄国的谈判。经过长期的磋商,有消息传来说,请求已经被批准了,列宁决定乘坐两小时以后的最近一班火车,列宁和他的 同志坐上了去德国的火车……途经瑞典……经过芬兰……走过边境进入俄罗斯”,云云。
事情真的这样简单吗?在这里,《列宁传》隐瞒了下列 事实,正是由于得到德皇政府的特别批准,列宁等才能经德境回国。为什么德国政府这样做?道理很简单,希望列宁等早日回国,推翻临时政府,以实现和德国谈 和。且看对列宁十分崇敬的美国著名传记作家路易斯·费希尔写的《列宁的一生》(中国社科出版社翻译出中文版时改名为《神奇的伟人-列宁》)。在这部中文版 第175页和以后许多页中,有如下的叙述:“俄国参加世界大战这一行动,迫使德国在两条战线上作战(有一个时期,东方战线上的德军,超过了西线),使德国 有遭到失败的危险。凯撒(按:即德皇威廉二世)企图同沙皇缔结单独和约,但没有成功。”1917年2月革命后成立的临时政府也拒绝和德国和谈,于是德国政 府便转向列宁。早在1914年9月间,一个叫亚历山大·克斯库埃拉的爱沙尼亚人把住在瑞士的俄国革命侨民的情况大致告诉了德国驻瑞士伯尔尼的全权代表贝 格·冯·罗姆贝格男爵,克斯库埃拉又在1915年3月25日写给罗姆贝格的一份文件,叙述了列宁的政治纲领,就是“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罗姆贝格 把这份文件交给德国首相。德国当局还通过其他渠道,也了解列宁的主张,于是决定准许列宁等经过德国回俄首都。
在罗姆贝格帮助下,瑞士的 社会主义者很快就办好了一切与列宁等回俄的细节。回俄的人在伯尔尼集中,他们包括列宁夫妇、季诺维也夫夫妇等共31人,离开瑞士到德国后,改乘“用铅封上 的车厢,”只有俄国人才有权坐这个直达车,出入德境的护照和行李都免予检查,还配备一位高级厨师,他们享受外交特权。为保证他们能到达俄国,德皇想得很周 到,他下了一道命令:“如果瑞典当局不许布尔什维克过境的话,我们可以让他们从东线的德军驻地通过。”瑞典当局没有阻止列宁等过境,但由于有这道命令,以 后许多布尔什维克也可以通过东线德军驻地回俄了。在哈雷(地名),为了能让列宁等坐的火车通过,德皇太子坐的火车被阻留了两个小时。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看到,德国当局是多么迫切,多么急不可待地要把列宁等送回俄国。
由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由历史学家祖波夫等撰写的《二十世纪的俄国史(1894-2007)》一书,简要地介绍了列宁、季诺维也夫等人是得到德皇政府的 特别批准才能经过德国回到俄国的。该书还介绍了列宁、布尔什维克接受德皇政府大量资助的事实,指出:“德国拨出5,000万金马克(约合9吨多黄金)资助 俄国革命者。”德国总参谋部向威廉皇帝报告称:“列宁顺利回到俄国,他干的确如我们所愿。”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当天(1917年俄 历10月25日)在晚上10时45分,在武装司令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召开了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代表共有670人,(其中布尔什维克300 名)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并选出了人民委员会即苏维埃政府来管理国家,列宁当选为主席,十月革命领导人之一托洛斯基当选为外交人民委 员。
当时,苏维埃政府紧急的任务是停战,因为俄军在对德前线已接近崩溃,士兵普遍厌战。《和平法令》呼吁协约国和同盟国各个参战国家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这些呼吁被协约国置之不理。
俄历1917年11月14日(公历11月27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对苏维埃政权的呼吁作出了回应,表示同意和谈。同盟国之所以同意和谈是因为经过三年多 的残酷战争,这些国家也牺牲惨重,物资奇缺,广大人民包括部分高级官员在内也有反战情绪,而且德国统治阶层也希望早日能在东线停火以使把东线兵力调往西线 和英法决战。
俄历1917年11月20日(公历12月3日)布尔什维克派出越飞等谈判,提出以《和平法令》原则作为谈判的基础,被德方代表团长霍夫曼拒绝,德方提出苛刻的条件:不仅要求苏俄放弃波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白俄罗斯一部分地区,而且觊觎乌克兰。
1918年1月苏俄重新开始和德国谈判,地点仍然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苏俄方面以托洛斯基为代表团长,团员有越飞等人。托洛斯基主张“既不进行战 争,也不签订和约”。其理论根据认为这种“不战不和”的方针一定能导致德国革命危机的尖锐化,使德国无产阶级反对自己的政府,而在这种条件下,使德军的进 攻成为不可能,或者很困难。托洛斯基也知道,此时俄军打不过德军,因此“不战不和”的方针是“拖延”策略,他曾向列宁表示:“必须尽可能拖延时间,”他认 为“必须给欧洲工人阶级以最多的时间,让他们看清苏维埃革命的真相以及和平政策。”列宁也曾赞成拖延政策,但他认为只能在一段时间,德国人不下最后通牒, 我们就一直拖延下去,等他们下最后通牒,我们就最后让步。
德国当局也意识到拖延下去对自己不利,1918年2月9日,德国在强力进攻的 同时,德方代表向苏俄提出最后通牒,提出更为苛刻条件:让德国人占领整个波罗的海沿岸,俄军和赤卫队必须退出芬兰和立窝尼亚,(按即拉脱维亚和爱沙尼 亚),苏俄必须马上从芬兰和乌克兰撤军,同乌克兰拉达(政权)签订和约,要苏俄立即开始全面复员军队,并向德国赔偿60亿马克。
这个苛 刻条件被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反对。为是否签订和约,在布尔什维克党内高层也引起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立刻签订和约。他说:“如果不 签约那你们等过三星期就执行对苏维埃政权的死刑判决。这些条件并未触犯苏维埃政权,我丝毫不动摇。”列宁和布尔维克党为了保持苏维埃政权,不顾人民群众的 反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