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G20(专题)峰会前,中美关系因为南海(专题)以及萨德(专题)入韩问题遭遇挑战。中国高级官员傅莹在G20习奥会前刊文警示美国,勿在南海打造势力范围,否则将导致兵戎相见。
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日前刊发了题为《G20峰会前看中美合作与分歧》的文章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 行。引人注目的是,本次峰会期间,习近平(专题)主席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2013年以来的第八次会晤,这将是奥巴马八年任期内对中国的最后一次访问,人们关注这会 对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在全球层面的协调与合作带来什么样的总结和具有哪些指向意义。
而杭州正是44年前《中美上海公报》最后谈判的地点。她还说,中美需要超越利益和观念上的分歧,培育合作习惯,双方越来越认识到,虽然中美合作解决不了所有全球问题,但没有中美合作,任何全球性问题都难以获得好的解决。
奥巴马执政八年 中美关系起伏
她指出,奥巴马执政八年间,中美关系有起有伏,虽屡生摩擦,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守住了协调合作的主流。两国在经济和人文领域的交往更加全面,两军之 间规范性对话得 到完善,确立了《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等规范。尤其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与中国的合作将成为奥巴马政府的重要外交遗产。
最后一次习奥会将在杭州上演(图源:新华社)
奥巴马政府也给中美关系留下一些负面遗产,让人们印象最深的,当属“亚太再平衡”战略突出军事部署和强化同盟体系,给中美之间带来新的战略互疑。美 国强化 排他性的同盟体系建设,同时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纵容日本推行旨在摆脱战后束缚的“军事正常化”措施。这些重大信号不能不影 响到中国人对美国战略意图的判断,加深了许多人对美欲对华遏制围堵的怀疑,推动中方考虑必要的战略应对。
在南海打造绝对排他性势力范围 会导致兵戎相见
她还表示,中美元首杭州会晤前的中美关系,经历了因南海仲裁案掀起的波澜。问题是,美国与中国在南海争的到底是什么?双方能否找到一条相容的路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置将决定未来南海局势的方向。
南海局势中的美国因素增加了不确定性,能否恢复平静也取决于中美采取什么态势,尤其当中国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与美方所谓的“最高利益”发生碰撞时 ,两国能否准确判断形势、厘清利害关系,找到协调彼此立场的恰当角度。中美在处置彼此关系上都面临新课题,美国缺乏与“非敌非友”大国友善相处的经验,而 中国也没有以世界大国的身份与世界超级大国互动的历史体验。双方都在摸索,彼此的言论也在塑造对方的言行,宜保持谦逊,更新思维,不能简单套用旧的观念和 模式。
傅莹还说,南海浩瀚辽阔,任何国家都难以实现完全排他性的控制。任何一方试图打造绝对排他性势力范围,结果只能导致地缘对抗甚至兵戎相见。可行之道恐怕还是力量、利 益和规则的共存共融。中国作为南海最大的沿岸国和对南沙岛礁拥有主权的国家,应有自己合理的海洋权益,美方应予以尊重,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平解决分歧的努力 不应受到干扰。
南海仲裁失利 中国最羞辱的一个月份
备受瞩目的南海仲裁案7月12日作出裁决,菲律宾胜出,北京失利。对此决定,中国表示不接受,而美国方面则紧急敲打北京,呼吁其承认仲裁结果。
美国《国家利益》7月15日刊文称,7月对于北京来说是羞辱的一个月份,对于中国的领导层来说,也是近期记忆中最为残忍的一个月份。《纽约(专题)时报》也直言,这是中国政府首次被国际司法系统传唤。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亚洲事务高级顾问格拉泽(Bonnie S. Glaser)说,北京在这件事情上颜面尽失,中国很难无动于衷。“我预计中国会作出非常强硬的反应,因为中国几乎在每一个点上都输了。基本上什么都没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