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背叛?中国最后的毛式村落 靠批示摆脱巨债

捍卫?背叛?中国最后的毛式村落 靠批示摆脱巨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40年前的今天,被尊称为“伟大领袖”和“大救星”的毛泽东逝世,举国恸哭;40年后的今天,有人高喊着“主席”以示缅怀,也有人因文革(专题)浩劫怒不可遏。在毛泽东逝世4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这里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毛式主义村落,朱镕基、李岚清、乔石、罗干等中央领导都曾先后造访此地。村中四处可见的毛时代标语和口号,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她的“红色”印记。

  每天都是“红色”的

  在中国,虽然不乏有名气的村落,比如以股份制走上致富路而闻名遐迩的华西村,在改革开放前敢为天下先搞包产到户的安徽小岗村,但总人口不足四千人的南街村显得异常独特。一方面,南街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逆势而行,坚持吃大锅饭走集体化道路,并一跃成为“亿元村”、“文明村”;另一方面,南街村始终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大学毛著、大学雷锋、大唱革命歌曲,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用红色文化感染人。

  走进南街村,除了整齐的楼房透露着现代化气息外,其余便如同置身于毛时代的中国。高音喇叭每天轮番播放着《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社会主义好》,村子每个角落都能听到;20多家村办企业职工每天早上列队唱红歌,隔日穿军装;党委大院、学校、企业等墙上,到处贴满了“毛主席思想永放光芒”、“发扬傻子精神”之类的标语;村内实施“工资+供给”的分配模式,住房、教育、医疗、水电等全部由集体负责,各种配套设施全部整齐划一;在南街村旅游公司大院内,滚动播出着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长达40分钟的“工作汇报”,详细阐述了南街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其中最为显眼的,要数东方红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用汉白玉制成的毛泽东雕像,这是南街村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组织敬建的。雕像由台阶、基座和像体三部分组成,均用汉白玉制成,总造价26万元(1元人民币(专题)约合0.1498美元)。像体高6.2米,基座和台阶高3.2米,基座周围建有护栏,护栏的东西南北留有四个出口,供人们拾级瞻仰。基座两侧分别写着“毛泽东是人不是神,毛泽东思想胜过神”、“摸过夜路的人最知光明的珍贵,受过饥寒的人深知毛主席最亲”。广场扩建后,在毛泽东雕像后方,竖起了高大的马、恩、列、斯画像和40面红旗,同时辅之以高大的彩虹门。

  

捍卫?背叛?中国最后的毛式村落 靠批示摆脱巨债

  河南南街村因坚持走集体道路而闻名

  到了晚上,广场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村里的老少男女都聚集于此。彩虹门上方的“毛主席思想永放光芒”几个大字,在幽暗的天空中显得异常突出。在雕像前,记者注意到,一直到凌晨12点都有身着军装的民兵站岗,两人一班,负责维持秩序。而从广场左侧望去,便是形似天安门的朝阳门。在朝阳门上方挂着孙中山像,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写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据王宏斌介绍,之所以将孙中山像挂在上边,完全是为了图文相配,为了突出“为公”和“大同”。

  改制争议掀波澜

  “红色亿元村”的标签,让南街村名噪一时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说,中国最后一个毛式主义村落最终背叛了毛泽东,走上了私有制道路;也有人说,乌托邦的理想终于撑不住了,所谓的高于天的共产主义理想不过是领导班子“市场营销”的工具和外衣。

  追溯历史,南街村的成长可谓一波三折。1984年,就在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巨大效力,中国的农村改革蒸蒸日上之际,南街村却出人意料地选择重走集体的路子。坚定了集体路线后,南街村爆发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到1997年年产值达到17亿,一时风光无限。可好景不长,1998年之后,南街村开始面临经济发展连续下滑的窘境。2004年时,由于发不起工资,很多生产线被迫停工。很多村民谈到那段艰难时间,仍然记忆犹新,叹声连连。

  是什么让南街村最终起死回生?喜欢被村民称呼为“班长”的王宏斌对记者表示,“这还得感谢《南方都市报》对南街村的‘揭发’。”2008年3月初,正值中国两会召开前夕,《南方都市报》刊发长篇报道《南街村真相》,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此文所述,“南街村——一度被广泛报道的‘红色亿元村’,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它一直被当成一个历史符号,一种另类的典型。但是,这个号称资产达数十亿的村办企业集团已经欠债十余亿,3年前悄然‘改制’,背后意味着近30年苦心经营的‘神话’或将走向终结。”此外,文章还详细揭发了南街村在“贷款、腐败、管理、信仰、权力”等方面的“真相”。

  南街村是否已经改制?王宏斌所谓“感谢”又从何说起?南街村负责宣传的盛干宇对记者表示,2004年,为了融到更多资金,确保更快发展,南街村确实准备上市。但因为上市有一个条件,规定企业必须是股份制,而南街村集团是集体性质,不符合上市条件。所以,南街村党委决定让班子成员以个人名义代表集体入股,并形成了文字性材料,在工商部门备了案。而且在决定入股后,南街村班子成员又签订了一份《声明》,说明班子成员代表集体入股用的是集体的钱,所以产权仍归集体所有,盈利也归集体。虽然万事俱备,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上市未能搞成,而相关资料却留在了工商部门,成为了“案底”。

  

捍卫?背叛?中国最后的毛式村落 靠批示摆脱巨债

  被村民称呼为“班长”的王宏斌成为南街村核心人物

  而按照王宏斌的讲述,《南方都市报》的“真相”公之于众后,南街村的做法才真正引起了高层的重视。当时高层遂派了新华社河南分社一行三人前来调查。七天调研和座谈后,新华社写了一份内参,这个内参可能高层都看了,当时抓农业的副总理回良玉就给当时担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写了一封信,这个信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求河南省委省政府帮助南街村解决经济问题。从信的内容看,高层认为南街村其他方面的问题是次要的,经济问题是主要的。如果经济问题解决了,那么其他问题可能也就好解决了。接到高层的信之后,河南省政府很快便召开了协调会,并决定,“不论南街村在哪家银行的贷款,一律停要本息,而且要求金融部门利用金融政策把南街村的贷款处置掉。此外,要求发改委大力帮扶,若资金不足由省财政厅帮忙解决”。协调会后,南街村的16亿贷款这个大包袱终于卸下了。

  虽然卸下了包袱,但南街村依然无法轻装上阵。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开始担忧:如果有一天王宏斌干不动了,那么南街村又将走向何方?在与南街村民的交谈中,很多人将王宏斌看作是“南街村的毛主席”,是带领南街村人发家致富的引路人。他们担忧的是,如果这个引路人有一天不在了,那么南街村也将再次走到十字路口。对此,王宏斌本人也并不避讳。“在我之后南街村怎么发展不能确定,但是至少在我的任期内,不会让南街村走上另一条路。”关于接班人的问题,王宏斌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是一个集体班子而不是某一个人,这样才能保持南街村长盛不衰。”

  姑且不论南街村能否在王宏斌之后继续维持现状,至少透过这么多年的争议可以肯定,人们关注南街村,其实更多关注的是其背后的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可问题在于,即便南街村成功了,是否就可以说明集体主义和按需分配是一条康庄大道?就说明南街村模式是一种可以被其他地方复制的模式?王宏斌想要通过思想教育,来完成对私心的改造,但市场经济和私有制的大势却已经不可阻挡。

  这一点,王宏斌也心知肚明。所以在“工作汇报”中,这位“班长”也坦言,“南街村现在决不是共产主义小社区,那是我们提出的奋斗目标。至于说共产主义小社区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时间建成,我们南街人没有这个权力和水平来制定这个标准。这个权力是全社会的,也就是说社会上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到南街村一看,就南街村现在像共产主义小社区了,那就叫像了;社会上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到南街村一看,说南街村现在不像共产主义小社区,我们就继续奋斗。我们南街人没有指定共产主义小社区标准的权力和水平,只有向共产主义小社区努力奋斗的责任和义务。”

  或许,南街村创造的“神话”,只是属于南街村。而这个神话得以产生并维持下来,也恰恰说明毛泽东及其思想在中国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毛泽东逝世40年后的今天,讨论这个话题依然不过时。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