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当公知文告诉你“贫穷逼死了他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罪”的时候,这种贩卖情感、逻辑错乱的文章八成是在忽悠你——唏嘘两下你就没罪了,你心里就过得去了。
文/熊太行:曾任《博客天下》杂志主编、心理咨询师
媒体这行,坑很多。
熊师傅时常对一些新入行的年轻朋友说,遇到那种一斤文字、八两煽情的文章,最好的办法是完全不看,而是去翻关于事实的调查。
甘肃的农妇杨改兰,用斧子杀了自己4个孩子之后喝农药自杀,后来她的丈夫李克英也自杀了。
一定会有人告诉你,贫穷逼死了他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罪。
别被忽悠了!
这种文章不在乎事实,就是贩卖情感,给他们理财产品项目加点粉丝。
转发那篇逻辑错乱事实错误很多的文章,然后唏嘘两下你就没罪了,你心里就过得去了。
这个时候,关于事实的报道就会特别宝贵。
某公号调查和写作的稿件是《甘肃一家六口了断生命的血色一周》。里面提到了很多细节。
从中我们了解到,杨改兰的奶奶杨兰芳,是这个家事实上的一家之主,是一个性格坚韧的女人。杨兰芳早年间招了一个倒扎门夫婿,后来觉得丈夫太没本事,把他轰走了。
又带着自己的一个女儿嫁到外地,母女俩嫁给了父子俩。后来又带着女儿离异回来,她的女儿后来喝农药自杀。
杨兰芳后来跟儿子,也就是杨改兰的爸爸杨满堂一起生活。
杨满堂有点傻,只能放牛。换句话说,老太太没有一个养老儿子,也没有养老女儿或者女婿。不过老太太有两个孙女,二孙女早早送人,嫁出去之后说原来那个家没有温暖,奶奶总要骂人。
老太太的如意算盘是大孙女养傻的儿子,以及老了以后的自己。
当然大孙女自己无力承担,于是又一次用了上门女婿的方式。孙女婿李克英就加入了这个家庭当中。李克英也不算聪明。
杨家的一个长辈形容李克英:
“脑子不太清楚,你说这个呢,他说那个。出去打工,都不知道自己赚多少钱,老板说是多少就多少。”
不过在中国农村,许多智力和精神上的缺陷都是以“老实、内向”为描述的。
好了,现在杨改兰和这个脑子不太清楚的李克英要挑起一个老老太太,一个痴呆老爷子、四个孩子的重担了。
有人说超生是她穷的关键,其实还真不算。这家四个孩子不假,但是头胎是女儿(6岁),在没放开二胎之前,农村户口的家庭可以生老二。
第二胎是龙凤胎,一男一女(5岁)。
第三次是违规了,一个3岁的女儿。
四个孩子间隔太近了。这是拖垮主妇的关键。
一般来说最好每个孩子间隔3年以上,所谓牵着大的抱着小的,主妇能不那么吃力。
一个6岁俩5岁,和三胞胎几乎没有区别,三个孩子都不会走的时候,人一定会崩溃。这也是为什么杨改兰对她的小堂姑会说,别太早结婚,太累了。如果老大10岁老二7岁,那就老大可以帮着做饭,老二可以带老三了。
大多数的农村就是这么使用女儿的啊,杨改兰也是10岁开始做饭的。
四个孩子都姓杨,也就是老太太的娘家姓。
在这个母系帝国里,老太太有绝对权威,她有点钱,杨改兰要向她借钱养羊,以后要还。
这其实是挺聪明的做法,免得孙女不孝,有点钱的话,她的决定权就是很重要的,但是她忽视了一点。
你对一个人控制得太狠,她早晚会崩溃的。
老太太说她想不明白杨改兰为什么这么做。她描绘的孙女没有话。
“一直以来,杨改兰就不爱说话,也不爱笑。”
她其实还是说话的,她不爱跟这个强势的老人说话,她妹妹说得清楚,家里老吵架,那就是奶奶找事儿,因为另外几个人话都说不清。
杨改兰杀了几个孩子,大女儿还有气儿的时候,老太太来了的时候,对话才会那么奇怪。杨改兰说自己要死了,老太太的要求是:
把大重孙女留下。
家里顶梁柱大孙女要死了,不说赶紧抢救,要求对方放过大重孙女。
可以想象当年老太太的女儿喝农药死的情景。
为奴二十载,临死了在你面前才是自由的。
在各种编剧理论里,杨兰芳老太太是女家长型人格,为了繁衍和家庭的存活,一切脆弱的情感都可以碾过,这种老太太很坚韧,我见过类似的。但是你也可以说,她对人没有太多的情感。
杨改兰和四个孩子都死了,所有的人都同情杨改兰的男人李克英,前面我们说过了,这个男人话很少,他受了重大的打击,本身就不聪明。
村里的做法是对的,村干部建议他回“本家”(一个男人的娘家),遭遇了重大不幸之后,离开伤心的场景是对的。他回去有兄弟看着照顾一下,也会好很多。
这个时候杨家来人,叫李克英回去。
注意,杨家还有什么人呢?李克英的岳父智力不好,不会做这个决定,这就是杨兰芳老太太的要求。
捎话是:事情还没完,你不能这么走。
什么还没完?妻子死了,夫妻关系也结束了,没有孩子,这家也没什么遗产可以分。
养老送终的事呗。为什么找赘婿?就是要你养老送终的,傻的岳父和强势的奶奶,都等着你照顾一辈子呢。按照《婚姻法》,他没有这种义务,但是他应该不懂法。
李克英最终回了杨家,他可能已经养成了一种顺从的模式,对这个强势的老太太。
但是一直有另一条解脱之路对吧,杨改兰就走了。
李克英最终服毒死了。
这真的不是没了低保的事,不是你们小白领批评两句贫富分化、主张政府管起来能解决问题的。
杨改兰生来就是老太太养大照顾自己傻儿子用的,她是工具。她的儿子女儿,早晚也会走上这样的路。
我们生而为人,不是要为奴,不是要打工,我们不要做一个家庭里的炮灰,不要做一个家族里的NPC。
杨改兰是文盲,这家人全都不认字。其实如果有文化,在三个孩子出生之后采用节育措施,可能压力会小一点。
杨改兰送小女儿去幼儿园,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教育能改变不少事情,只可惜,她没能在摆脱家庭奴役的长路上坚持下来,而是用最惨烈的方式鱼死网破。
p.s 关于入赘,熊师傅想说的在这里:
老人跟着女儿女婿一起住,接受他们的赡养,和入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大多数的入赘家庭问题都很严重。
大多数执行入赘策略的家庭,父母和女儿受教育程度都很低,也比较穷。而他们招来的女婿,会更糟糕。女婿会更穷,或者有各种缺陷。
所以相亲的时候,如果遇到对方的父亲是一个赘婿,那要细细问清楚。否则你可能面临的是一个可怖的婆婆或者丈母娘。如果觉得没有判断能力,那很简单,一票否决,不加入这样的家庭,早点结束免得以后受伤。
当然有人说,真爱可以战胜一切。
但是熊师傅会告诉你,原生家庭里带来的绝望和损耗可能吞噬一切能量。
第一个完蛋的就是那个螳臂当车的所谓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