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有关中国国家主席10月访问尼泊尔的计划横生波折的消息在这个九月成了热点新闻,不仅中尼两国媒体密切跟进,与中国一直在尼泊尔问题上存在竞争关系 的印度更对此大肆炒作。中国外交部9月12日与9月19日两次就习近平(专题)的尼泊尔之行进行回应,发言人华春莹表态称“我们不能说访问是否取消了”,另一位发 言人陆慷则仅表示“我们一直就双方高层往来保持着密切沟通”,如此程度的含糊其辞反而被外界解读成了这次访问的确出现了一定障碍的肯定信号。
尽管由于存在竞争关系,印度媒体所谓中国是因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准备访问印度而遭到激怒的分析未必符合事实,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8月3日刚刚成立 的尼泊尔新政府的确做出了一系列与此前奥利政府的对华姿态不符的表态,而夹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南亚小国尼泊尔,向华还是向印的问题也的确是它需要解决的最重 要的外交题目。
自普拉昌达上任以来,尽管新政府同步向中印两国派出特使,但在派往中国的特使称希望在前总理奥利任职期间敲定的习近平访问尼泊尔事宜能够如期实现之 际,派往印度的特使却说,尼泊尔希望印度总统能够赶在习近平之前对尼泊尔进行访问,普拉昌达本人则称,希望改变过去一段时间变得冷淡的尼印关系。在此之 外,还传出了尼泊尔有意拒绝“一带一路”,此前中尼两国已经签署的协议也存在出现反悔可能的传闻。
中印两国在尼泊尔展开了激烈竞争早已是不争的事实,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之后中印两国竞赛式的救灾援助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丝毫不难理解的是,普拉 昌达当前举动与其说是对于尼泊尔与中国关系中的某些问题感到不满,还不如说是试图让自己与前任奥利划清界限。也就是说,中尼关系中出现的这种变数的真正症 结并不在外交领域,而是深深植根于尼泊尔国内政治的内政问题。
自1990年建立多党制民主政体以来,尼泊尔已经在不到26年的时间里更换了24任总理,过去的8年里则发生了9次政府更迭,普拉昌达如今一心要反 的前总理奥利,事实上就任也才不到10个月时间,达到白热化的权力斗争和频发的政治更迭已经绑架了尼泊尔全部政治议程,谋求巩固自身地位的政客纷纷选择站 上自己前任的对立面,造成尼泊尔政治风向出现钟摆式变化,而中国还是印度,这个最重要的外交(甚至也是内政)问题,也在这种情况下成了一种说变就变的随机 选择。
动荡不休的政治严重干扰了国家发展,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尼泊尔对强大邻国的依赖程度。尼泊尔起草新宪法用了七年时间,开启国内和平进程则用了 六年,但这并非故事的结局——去年9月终于通过的新宪法直至今日仍没有在落实层面取得任何进展,国内和谈也已经至少停滞了六个月,大地震留下的灾后重建工 作迄今为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而始终未见起色的经济则仍处于迅速滑坡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任何一任新上台的总理来说,能否从某个邻 国手中获得足够诱人的援助,就成了决定自己政治生涯的生死关口。
中印尼应该好好沟通(图源:新华社)
无需讳言,去年10月上台的前总理奥利之所以毫无保留地倒向中国,正是这种求援心理的直接反映,而今年8月取而代之的普拉昌达尽管在政策风向上与之 全然相反,背后的行动逻辑却毫无二致。在普拉昌达刚刚结束的对印度的访问当中,他似乎暂时从新德里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只需要回顾一下奥利的执政经 历,就会发现曾经的中国也同样慷慨——而事实却一再证明,尼泊尔的问题其实并不能靠邻国的慷慨来解决。
尼泊尔无疑已经走进了一种死循环,一旦外部援助再一次被证明难以安抚国内丛生的种种矛盾,新一轮弹劾政府的程序又会启动,而反反复复地更换总理的结 果,则是在外交政策重新反转之余,永远没有能够用来切实解决国内问题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尼泊尔自身的发展前景,还是中印两大邻国为尼泊尔进行的 援助和投资,都处于极高风险之下——习近平10月16日对于尼泊尔的访问能否成行尚未可知,但确定无疑的则是,如此政治投机最终只会消磨掉所有邻国对于尼 泊尔的最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