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4月,有美媒爆料,白宫曾要求五角大楼强硬派官员在南海(专题)问题上闭嘴。26日,又有媒体称,在G20峰会后,国家安全委员会在G20峰会后要求五角大楼少发表煽动性言论。
美国《海军时报》9月26日援引四名知情人士的话称,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主持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近日对五角大楼发布指令,称后者对中美之间“大国角力”(Great Power Competition)的描述并不符合中美关系的实际情况。
据悉,这份指令发出的日期是在奥巴马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Susan Rice)赴华参加G20杭州峰会之后。奥巴马政府认为,“大国竞争”一词对与一个崛起的超级大国的复杂关系做了简单化处理。
25日,一名美国高官说,美中关系中没有什么是命中注定的,“我们不认为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但当参议员戈登近日在听证会上问参联会主席邓福德,“我们是否与中国陷入大国竞争?”邓福德说,“是的”。防长卡特的回答也是“毫无疑问,是的”。
报道称,“大国竞争”一直是卡特对外宣称的战略核心,这源于五角大楼希望重新投入巨资,配备对付中俄等精明对手的尖端武器。此外,“大国竞争”也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理查德森战略指导思想的核心,他声称中俄的高端战争能力不断增强,“很多都针对美军的软肋”。
卡特在对华问题上姿态强硬(图源:AFP/VCG)
该报在今年4月也爆料称,核安全峰会举行前夕,苏珊·赖斯要求军方不要对中国最近在南海相关行动公开表态,因为政府需要与中国朝核问题上展开合作,希望冷处理南海议题。
针对奥巴马政府这一指令,不少专家表达了强烈反对意见。一些专家警告称,中国造船、建岛以及在南海和东海广泛的主权声索对美国的利益是不利的。这些批评者认为,这个指使混淆了领导人对美国遏制中国崛起所必须采取的强硬措施进行解释的尝试,纯属多余。
海军专家布莱恩·麦格拉思说:“他们的解释关注细枝末节,把问题复杂化,是政府为提供最大限度的灵活性而故意作出的选择,这样他们就不用为了应付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国家安全挑战而采取真正的结构性措施。”
五角大楼发言人彼得·库克对这道指令拒绝发表评论,他表示:“我们不评论有关国内政策的,尤其是那些还可能尚未成熟的文件和讨论。”
白宫和五角大楼一直纠结于如何在对抗中国广泛的军事行动的同时与其打交道。今年早些时候,五角大楼的一些高官敦促对中国的造岛行动作出强硬回应,称中国的举动威胁到了像菲律宾这样的盟友。白宫同样劝说军方领导人不要对中国在南海的举动发表不同意见,以免使中美高层会晤复杂化。
美国随后采取了较为强硬的举措,比如派遣舰船近距离通过中国的人工岛附近,并对菲律宾这一与中国有主权冲突的邻国增派军舰、飞机和部队进行轮岗。
由于白宫的议事日程不仅包括安全挑战,这种对抗性言论不时会令其感到苦恼。一名政府高级官员说,用一个“辞令”来描述中美复杂关系没有好处,他还提到双方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健康计划上取得的进步。
有分析认为,白宫之所以不愿意以“角力”为中美关系定调,是因为其考虑的因素要远远多于军事和安全领域。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杰瑞·亨德里希(Jerry Hendrix)指出,“奥巴马和他的政府官员希望能够在离开白宫时留下尽可能多的合作、可能少的麻烦。”因此,白宫不会被单一的安全议题绑架,而是会寻求和中国在核不扩散、贸易以及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中,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要挑战既有大国的地位,而且这种挑战往往是通过战争形式来实现,也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为了避免这种结局的出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美两国应该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去年9月,习近平访美在接受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警示背离新型大国关系的危险性。他强调,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旦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