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的特朗普希拉里,怎能吸引美国年轻人?

古稀之年的特朗普希拉里,怎能吸引美国年轻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既像是一场众望所归的重量级拳王争霸战,更像是一场热播“真人秀”对决节目的大结局,希拉里(专题)与特朗普两个总统候选人的巅峰碰撞,在美国媒体轮番炒作的大背景下,昨晚正式亮相登场。

  

古稀之年的特朗普希拉里,怎能吸引美国年轻人?

  

辩论赛直播截屏

  美国人关注一场总统候选人辩论——亦或是“骂战”——的热情,从来没有如此高涨过。统计数据显示,共有超过8100万美国人观看了论战的实况;而且很多大学的相关院系都将学生集体组织起来,一起观看。比如我们院组织观看辩论赛,参加的学生可以加分,哈佛耶鲁也有类似活动安排。

  从美国东部时间晚上九点(美国西部时间晚上六点)以后的一个半小时内,美国几乎所有的电视屏幕上,都闪烁着这样一个经典的分切画面:一头软篷篷金发的特朗普,噘着大嘴,斜着眼睛,不停插话打断侃侃而谈的红衣希拉里。下面的观众看得如醉如痴,深入剧情。

  调起大家胃口的,不仅仅是这场总统大选的悬念,更包括“希拉里”、“特朗普”这两个个性、背景、身份、理念、施政纲领截然不同的强势人物,将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使出浑身解术,将对手掀落马下的现场格斗画面。看那一圈圈围坐在电视大屏幕前的观众,其兴奋的眼神和期待的表情,仿佛屏幕上即将出现的不是一场总统辩论,而是1997年重量级拳王泰森和霍利菲尔德的那场世纪大战一般。

  这两大争议人物,果然没有让观众失望。

  希拉里“狐狸般的”狡猾老练,特朗普“野猪般的”豪莽执着,在一个半小时的规定时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个半小时,恰恰是一部好莱坞动作大片的标准长度——而且还破天荒地没有广告插播和停顿。

  不知为什么,在观看整个辩论的过程当中,我无法从脑海中挥去一些浮来飘去的电影剧情画面,一会儿是古罗马的斗兽场上,角斗士在与巨兽搏斗;一会儿是法庭上,检察官和被告在唇枪舌剑地交锋……

  正在走着神,满场的欢快笑声又把你拉回到眼前,一红一黑两个总统候选人继续文不加点、语不停顿地你来我往,嬉笑怒骂。论剧情悬念,论娱乐效果,论狗血程度,想来还真没有什么节目能比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专题),更令人心驰目往,欲罢不能。

  从1992年在新华社国内部做记者开始,就第一次实时观看过当时三位总统候选人(克林顿,老布什,和第三党候选人佩罗)的辩论。那一次,也属于是破天荒的——因为还从来没有过第三党的候选人,能够跨过由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设置的民意支持门槛,在最终的总统辩论舞台上一决高下。

  从那以后的历届总统辩论,除非特殊情况,我都没有缺席过观摩品评。老实讲,就我的印象所及,还没有任何一次的总统辩论,比这一次的更有戏剧性,更有吸引力。

  辩论过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往往就是:“谁赢了?”其实,只要没有人在第一次的亮相中因为出现致命的失误而被击倒出局,整个大选的胶着局势就不会出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从实质的影响上看,最后一次的辩论往往更会有一锤定音的效果——因为那才是双方在知己知彼后的倾情演出。2000年时的小布什,2008年时的奥巴马,都是在最后时刻、最后一局才明显反超的。

  话虽这样说,但是希拉里的老谋深算这一次还是显得技高一筹,在特朗普十五分钟的规定动作完成后,看似不经意地一招,正点在特朗普的软肋和大穴上,从此老“特”完全乱了身形步伐,被“希大师”玩弄于股掌之间了。

  希大师打出了什么招法呢?其实就是轻轻一句话:“你是靠着你爸爸给你的1400万美元才打下的江山。”言下之意是,你特朗普天天挂在嘴上的“伟大成功”、“人生赢家”、“出类拔萃”、“睿智超群”之类,不过是在父荫庇佑下的一个富二代,自我吹嘘的虚构神化罢了;怎么能跟我们这些真正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相提并论呢?

  特朗普平生最怕两件事:一是怕别人说他的头发是假的,一是怕别人怀疑他没钱没本事。希拉里当众揭他的短,而且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宣判口吻,满带嘲讽和戏虐。这太让人受不了了——特朗普冲冠一怒为“没钱”, 17次把水瓶放到嘴边不停小口吸水,26次不礼貌地打断希拉里的讲话;而且几乎忘记了这是一场严肃的、竞争性的、高大上的总统候选人辩论,错以为这是为自己过往历史举证、洗白的听证会——我很有钱;我交了税;我没有干这个,我没有说那个。完全中了希拉里的“激将法”,陷入了一个越缠越紧的圈套和紧箍咒。

  后来的发展是,在特朗普为自己的过往喋喋不休地抗辩时,希拉里往往乐观其成地让他讲,给他时间,不打断他。因为她深深知道,决定未来大选和选民民意的,不是谁更好,而是谁次恶。

  根据民调显示,这一次的美国大选,是美国两大最不被选民喜欢的候选人之间的争夺——两个人都面对着超过60%的公众负面印象。换句话说,最终决定入主白宫的杠杆因素,不是有多少人希望你当总统,而是有多少人不希望你当总统。唉,这正是民主制度一块令人无法绕过的短板和缺陷:如果没人可选怎么办?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学生们的观战反应。他们大多数属于中国所谓的“90后”,或者按照美国的说法是“跨世纪一代”(Millennials)。根据美国最新人口统计数据,“跨世纪一代”在总人口上,已经超过了1945-1965年出生的所谓“婴儿潮”一代。而在这高达八千万的80后和90后青年人中,超过半数以上对于两个候选人都没有好感。

  于是乎,面前的总统辩论,仿佛更像是一场惊险+悬疑+喜剧的好莱坞大片,或者是巴西和德国之间的世界杯足球决赛——好看是好看,但娱乐性大于现实性,仿佛跟自己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这种提不起劲的情绪,和2008、2012年时奥巴马所调动起的青年人参与热情相比,真是天上地下。说来也是,两个已近古稀之年的“婴儿潮”候选人,怎么能吸引这些生长在社交媒体时代的“跨世纪一代”呢?

  当然,“中国”的大名,是少不了要被两个候选人提起的。提的次数虽多,但用力都不是太猛。这倒不是因为两个人在未来的对华政策上会留什么余地,来个锦上添花。恰恰相反,两党候选人明里(特朗普)暗里(希拉里),都是认为奥巴马对华政策过于退让、软弱的;一旦自己上台,一定会立刻改弦更张——特朗普会首先拿贸易赤字开刀,而希拉里会重新扯起她“重返亚太”的大旗。

  由此来看,关于中国的看法上,两个人没什么好争的,也就往往一带而过了。

  回想起1997年那场泰森与霍利菲尔德之间的拳王争霸赛,最是令人过目不忘,荡气回肠——被揍急了的泰森,冲上去一口咬下了霍氏的半块耳朵,然后解气地吐在了拳击台上;其恶狠狠的坏笑,至今仍历历在目。

  真想提醒一下希拉里:特朗普的坏脾气,也是出了名的。稍稍惹他一下可以,但别把他真给惹急了,否则——

  很显然,观众们收看第二场厮杀的胃口,又被高高地吊起来了。   

     (吴旭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政治传播学博士)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