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家有中国亲娘、英国先生和蹦蹦跳跳的娃儿,出门旅游颇为伤神。
对母亲来说,伦敦与巴黎为人生必游之地。先生小时候去过一次巴黎,此后再无念想,阳光海滩才是度假圣地。至于我家娃娃,什么国际都市和阳光都是扯淡,戏水加迪士尼才是天堂。
伦敦母亲去得多了,可巴黎有点难度——孩子谁管?母亲说以后不再来英国度夏,于是去年把孩子扔给先生的父母,我俩专门陪母亲去了趟巴黎,还她心愿。不过这种每天四处排长队观光的旅游,先生不适应。在他的定义里,旅游度假意味着放松,大字倒在阳光下,啥也不想,每天吃喝玩乐。观光旅游累死个人,不是花钱买罪么?
可若去阳光海滩,难受的则是母亲,她受不了晒,躲之不及。更别说像英国人那样裸着,恨不得晒个全身均匀的古铜黑;风也大,吹得她头痛。且旅游不是为了开眼界么?这阳光海水沙滩如何能看上一周?英国人真无聊!
所以若要全家人一起出行,太阳与景点都要靠边站,选个为娃娃设计的家庭旅游点,最为靠谱,且最好带厨房装备。母亲吃不惯西食,麦当劳绝对不沾,就算运气好,能找着英式中国餐馆,那基本全盘西化的“中餐”让母亲吃得眉头紧皱,亦有花钱买罪受之嫌。
因为去年没有外出度假晒太阳,先生心里发慌,于是今年早早订好了去西班牙旅游胜地Tenerife度假。英国六七月天气晴朗,有如人间仙境,可其他十个月就基本寒凉,风大雨大,就算太阳给面子露脸儿,也得裹着风衣,能晒出古铜黑的只有脸蛋儿。四月天想穿短裤衩和比基尼,必须飞到境外。英国人旅游方式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可受到大多数人一致推崇的,当属此种晒太阳的假期。英国人可以一辈子不去观光旅游,一辈子不去滑雪,可是一辈子没去度过晒太阳的假的,估计很少。英国旅游公司及网页的大热旅游点,绝对不是什么国际都市巴黎、伦敦、纽约(专题)、东京,而是大多位于赤道附近的,太阳高照,酒店、餐馆、酒吧、游乐设施一应俱全的海边小岛或小城,这些名字于我而言曾经完全陌生。
为何英国人把晒太阳当成度假要义,而不是观光?
其一,英国纬度高,终年少见阳光。自从百年前晒太阳有益身体健康的概念开始普及,晒太阳就成了上流社会时尚,古铜黑似乎成了有钱有闲的上等人标志。这种风尚,最终扫荡民间,成为全英国人民大爱。黑,不单单暗含美、有钱、有闲之意,而且还引申为性感标志。晒出一身古铜黑,最终成为全民所向。白,则是个让英国人看不上的肤色。不少电视剧里有桥段讽刺虚荣的中产阶级宁可去做“晒黑”美容项目,也要装出一幅出去晒过太阳度过假的样子。
其二,马不停蹄地观光看世界,那不是英国人旅游的主流定义。英国人当了两百年世界老大,仍然有俯眼看世界的臭习惯,就算看法国、德国和美国,旧式傲慢多多少少依然还在。世界人民心中高大上的各式英国博物馆,英国人打小就随学校参观过。如同长城于北京人,不稀奇。
所以,在伦敦市政府铆足劲,千方百计吸引派头十足、出手大方的中国游客时,英国人自己纷纷飞到赤道附近的阳光度假胜地。在我去过的假期中,无论是加勒比海碧蓝的海岸、还是地中海上的游轮、亦或是干涸的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晒太阳都是不可或缺的重大项目,而且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以晒太阳为中心进行设计安排。如果有一天,你不怕无聊,想去体会这种西式方式,以下是必备的晒太阳生活常识及装备:
女性标准服装:通常是比基尼,如果要暂时离开沙滩或泳池,可披上比基尼纱笼(一种特制的薄衣或薄裙)。此装束常可直接入酒店用早餐及中餐;晚餐则需正装,礼服裙加高跟鞋那种。
烤晒技巧:擦足防晒霜。先仰晒,再俯晒,轮流转动;如果实在烤得太热,就打开遮阳伞避一避。我一位中国朋友称此为“烤咸鱼”。
烤晒时间:因人而异。“用功”的英国人可以晒上一整天,且天天晒,有时可以长至一周,甚至十天,以期达到完美古铜肤色。晒过头的英国人黝黑,且皮肤皲裂,在中国人眼里,很像是地里的老农民(视频)。
烤晒时做些啥:睡觉或看书。
我很明智,从没有带母亲去这种“人肉烧烤场”观光。在她看来,这肯定不是休闲度假,而是花钱买罪受的最高境界吧。(何越 为FT中文网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