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获奖,我们要为这届诺奖评委点个赞(图)

鲍勃·迪伦获奖,我们要为这届诺奖评委点个赞(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种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实则是对诺贝尔遗嘱的一种回归,也是对早期评奖规范的回归。评选的结果或许有争议,但这种敢于摆出自己的姿态,挑战几十年既有传统的勇气,还是值得我们为之点一个赞。

  作者:李岩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诺奖(专题)候选人名单时,心里惊叹了一下。很多人认为瑞典学院口味保守,但我看到这些名单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保守。”

  当今年9月,瑞典学院(即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任秘书莎拉·丹纽尔接受腾讯文化独家专访时,大谈他们的候选人名单丝毫不保守。作为编辑,我们在编发这篇采访稿时,心中仍不免有些没当回事:“吓唬谁呢?”但是,当丹纽尔10月13日走出瑞典学院大门,在全球媒体咔咔的闪光灯前宣布:“瑞典学院决定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时,全球媒体都被震惊了:原来你们来真的啊!!

  

鲍勃·迪伦获奖,我们要为这届诺奖评委点个赞(图)

  鲍勃·迪伦

  一、诺奖评委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用实际行动回击了老迈的印象

  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学院18名院士共同评出来的。这18人是终身制,不存在辞职或退休,说不好听点,只有干到死才会换人。以至于我们传统印象中,诺贝尔奖评委都是一帮老头。

  这个印象不为过,因为在很多年间,中国人只认识一个诺奖评委,就是18人中唯一懂中文的马悦然。马老有多老呢?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而另一位近年来频繁来中国参加活动的评委,前诺奖常任秘书谢尔·埃斯普马克,也已经86岁高龄。有他们的存在,人们自然会带有偏见:诺奖就是那帮老头来评的嘛。

  

鲍勃·迪伦获奖,我们要为这届诺奖评委点个赞(图)

  马悦然(右)和埃斯普马克两位老先生,让诺奖给了人老迈的印象

  但是,如果深究诺奖评审规则,就会明白,这种偏见也有其局限性。18位院士中,有13位的权利十分有限,他们每年只能在一个5位候选人短名单中,投票选出一位获奖者。而确定这5人短名单的,是5位核心院士,又称“诺贝尔奖文学委员会”成员。他们五个人,才是总体评审口味的决定性因素。

  这块有点乱,再理一下,有两个“5”:第一个5,是“诺贝尔奖文学委员会”5人小组,每年由他们提出一个候选人名单;第二个5,是诺奖候选人5人短名单。18位院士只能在这5个候选人里边投票,选出该年的获奖者。

  举个例子。假设马悦然特别喜欢中国作家,千方百计要让中国作家得奖。但遗憾的是,其实他从未进入过“诺贝尔奖文学委员会”5人小组,也就是说,他从没决定过任何一年的5人短名单。即使是莫言得奖那年,也是由5位完全不懂中文的评委先把莫言选进了短名单,马悦然才有投票权的。

  而领导这个“诺贝尔奖文学委员会”5人小组,以及整个18人评委会的,就是上文提到的瑞典学院常任秘书。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常任秘书就是“学院的领导和CEO”,这5人小组,就是“领导班子”。

  

鲍勃·迪伦获奖,我们要为这届诺奖评委点个赞(图)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图片由瑞典学院提供

  常任秘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这个人有多大岁数呢?2015年,常任秘书易主,58岁的彼得·恩格隆德卸任,52岁的莎拉·丹纽尔上任。本来,58岁对于评委来讲,就是一个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年龄,按规定,他可以任职到70岁。然而瑞典学院却进行了自我更新,由更年轻的莎拉·丹纽尔接班。丹纽尔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此角色的女性,按规定,她自动成为5人小组之一。

  莎拉·丹纽尔上任后干了什么呢?连续颁了两届惊掉人下巴的奖:2015年,把奖给了一位记者,白俄罗斯人阿列克谢耶维奇,表彰她在非虚构作品中的突出表现;而2016年,更是“胆大妄为”,历史上第一次把奖给了一位歌手、词作家鲍勃·迪伦。

  做个不那么严格的类比,这相当于我国把茅盾文学奖连续两年颁给了白岩松和崔健。

  

鲍勃·迪伦获奖,我们要为这届诺奖评委点个赞(图)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莎拉·丹纽尔这前两把,烧得全球媒体有点找不着北。但不得不说,他们的确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全球评论家的质疑:谁还敢说我们保守、老朽、不敢突破?

  二、是创新,更是回归传统:把诺奖颁给文学圈外的人,实际是遵守了诺贝尔遗嘱

  而且,即便是鲍勃·迪伦获奖这个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结果,看似是创新,但其实,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回到最原始,看看诺贝尔他老人家的遗嘱是怎么说的吧。作为科学家,他遗嘱中对文学奖只说了一句话:“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 is an ideal direction”。直译的话,应该是“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

  但其实,这个指示很模糊,评委自己也说:“对照瑞典语的原文,其实我们不确定其中的关键词到底指的是‘理想化的、理想主义的’(idealistic),还是‘完美的、理想的’(ideal)。”在后来的评奖过程中,评委达成共识:按照最开放性的意思去理解它。

  所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初,就没有严格按照文学上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这三类来给。在最初几十年里,文学奖给了很多如今听起来很怪的人。例如——

  1902年,也就是颁奖的第二年,评委会把奖颁给了德国历史学家蒙森,获奖作品是历史巨著《罗马史》;

  1908年,把奖颁给了德国哲学家鲁道尔夫·欧肯,他的主要作品有《近代哲学史论文集》、《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

  1927年,获奖的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代表著作有《创造进化论》、《直觉意识的研究》、《物质与记忆》等(从书名看就是极其典型的哲学著作……)

  以及,两次特别著名的颁奖:1950年颁给英国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伯特兰·罗素,以及1953年颁给英国政治家、时任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

  

鲍勃·迪伦获奖,我们要为这届诺奖评委点个赞(图)

  丘吉尔也是个“剪刀手狂人”

  但是,他们就是实打实的诺奖得主,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是一批人。在那个时代,文学的范畴比现在大得多,不仅指小说、散文、戏剧、诗歌,还指一切有文学性的作品,包括用优美的语言写的历史著作、哲学著作、回忆录等等。

  但在其后51年,随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全球的注目下,评委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少受争议,别挨批评”,奖励的人群被局限在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之列。

  随着2014年颁奖后,以莎拉·丹纽尔为首的新“领导班子”上任,年轻的评委们连续两年剑走偏锋,连续给了记者、歌手(可以视作词作家)两次奖。这种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实则是对诺贝尔遗嘱的一种回归,也是对早期评奖规范的一种回归。评选的结果或许有争议,但这种敢于摆出自己的姿态,挑战几十年既有传统的勇气,还是值得我们为之点一个赞。

  结语:

  就在笔者写作此文时,另一个同样被视作传统、老朽的机构——中国作协,发出了声音。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是的,这就是文学,这就是诗。你以为文学是什么?几年前编杂志时编过一期中国的歌词摇滚,那时感到,诗在此。”

  看吧,你认为老朽的,其实新潮着呢。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