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被免去新疆书记职务两个月后,政治局委员张春贤终于在10月16日以“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新身份公开亮相。然而,从各个方面看,中央党建领导小组一直是个“神秘组织”,张春贤的仕途走向仍有待观察。
据了解,在中共的组织架构中,除了中央直属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如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警卫局之外,仍不乏数量可观的中央直属议事协调机构。而且这样的协调机构,大多以灵活可变的小组形式存在。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等等。
在众多小组中,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党建小组”),相较于其他中央领导小组而言,显得异常神秘。之所以言之神秘,原因有三。
张春贤已出任中共“党建小组”副组长 图源:(Reuters/VCG)
首先,党建小组的基本信息并不为外界所公知。查阅公开资料,对于党建小组的介绍,笼统非常。比如只强调该小组是“中央政治局领导领导党的建设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却并无何时成立,为何成立的解释。反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等,用于实现党对政府部门归口领导的小组,在成立之初就较为注重基本信息的全面与完善,以期功用最大化。
其次,党建小组成员构成并不公开。此一点,其实也内含于基本信息之中。按照规定,党建小组由主管党建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有关党务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党务机构部长等成员组成,但明确之余却又欲说还休。
以十八大后党建小组的成员构成为例,虽然外界现时均已得知,该小组组长为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副组长为中纪委(专题)书记王岐山(专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赵乐际。但得知的渠道,不是官方文件,而是新闻联播2012年12月13日针对党建小组会议的报道。更令外界匪夷所思的是,所有担任过党建小组成员的官员,其履历中均刻意抹去了这一阶段的任职经历。
最后,党建既是党的一个部门,也是一门学科,决定了党建小组亦虚亦实的角色。广义上的党的建设,指的是政党为完成自身的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和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狭义上的党的建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进行的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刘云山现为党建小组组长 (图源:新华社)
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党的建设始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也决定了党建小组很难像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中央西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等,知其然,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可操作性的工作。
党的建设作为毛泽东总结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法宝之下的组织性与纪律性,也确实在革命年代成为中共鼎定乾坤的有力武器。所以成立专门小组专攻党建,自然是情理之中。但为何对于这样应运而生的小组,当局者却讳莫如深?
按照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周望的解释,以“中央”打头的领导小组可分为两种类型,“横跨党政”和“党务党建”。“横跨党政”的小组,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一般负责制定的决策决议会最终转化为行政措施,所以在人员构成上涵盖了党政系统两方面,且在成立、运行时较为注重标明其组成人员的行政职务。
但属于“党务党建”的党建小组则全然不同。该类型小组作为党用来加强自身建设的组织保障,其工作任务主要在于“党要管党”,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做份、执政能力等各方面建设。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成员构成比较注意强调其党内职务,办事机构设在党内相关部门,工作对象主要针对党员群体。
中共成立95年,党建历来是重中之重 (图源:新华社)
就此看来,中共之所以不愿对外多言党建小组,是将该小组所负责的“工作”看做了自家的事。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在思想混乱、组织涣散、贪腐盛行的今天,在相关部门对党建工作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器物”层面的前提下,恐怕任谁也不愿将昔日的“法宝”捧出当庭示众。
由此观之,张春贤出任“党建小组”副组长之后,相比之前的新疆书记、地方党委“一把手”职务,媒体曝光度可能将有所降低,社会影响力自然也会随之下降。而在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和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的“三重身份”之中,唯有“政治局委员”才是其党内身份、地位和权力的真正所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政治局决定在10月24日至27日召开第十八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显然,全会讨论的核心是“从严治党”等党建问题。
此前路透社指出,中共将在每5年举行一次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的最后一次中共中央全会上,通常会讨论意识形态问题,并确定中共的下一代领导者,但是讨论的结果往往不对外公布。
而在“赋闲”两个月之后、临近六中全会之前,张春贤突然以“中央党建小组副组长”的身份公开亮相媒体,确令外界意外。毫无疑问,无论张春贤今后仕途走向如何,在以“党建”为主题的六中全会时期,他都会是外界瞩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