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0月18日消息,楼宇林立的北京城里仍留存着一些神秘“碉堡”,这些见证战争的遗迹历经城市大拆大建,虽得以幸存,但至今没有文物身份,始建信息难以查明。不仅如此,由于身份尴尬,这些遗迹的保护问题也无从谈起。图:视觉中国文:法制晚报
圆柱体的二层砖楼,一半临街、一半在干休所大院内,建筑周身布满望孔、射击孔——丰台区程庄路东,存在一座奇特建筑。据当地老人回忆,这曾经是日军侵华时期修建的炮楼。如今,炮楼里堆放着一些杂物,被当作储藏室。据了解,碉堡一层是日军修造,后来中国军队接管,又在其基础上加盖了二层,老建筑也因此而特别。但在丰台区官方认定的碉堡文物中,并没有程庄路这一座。图为丰台区程庄路东碉堡。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当中,丰台、房山、门头沟等区,多处碉堡遗迹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始建年代多为民国时期,修造者既有侵华日军、也有国民革命军。但在京城大街小巷,仍存在一些既缺少文物身份、又缺乏历史考据的碉堡遗迹。这些造型各异的战争遗迹,好像一个个未解之谜、隐没在城市各个角落,成为本市文物普查中的遗漏,历史信息也随之隐没。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认为,这些遗迹多与抗日战争有关,对于考究历史、教育后人有重要意义,但近代碉堡遗迹的研究还是个空白,希望有关部门加强重视与保护,避免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