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支那”属中性词?青政议员别太笨

热帖:“支那”属中性词?青政议员别太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香港(专题)新一届立法会的宣誓风波持续发酵,多个团体及政党均要求将“China”念成“支那”的“青年新政”(简称青政)议员梁颂恒和游蕙祯道歉,也有声音认为应褫夺两人的就任资格。但面对社会舆论的诘问,梁、游二人拒不认错,当中梁颂恒还辩称“有很多名人曾以‘支那’形容中国”,同时亦有人不约而同地表示,“支那”本是中性词,只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才触动了中国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把“支那”一词视为贬义词。

  的确,“支那”原是印度梵文(cīna)的音译,是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本意为偏远、思想之地,并非带有歧视性的词语,更曾在一段时间内,莫说是日本即便中国亦有广泛地使用,例如“戊戌六君子”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的诗句“我是支那第一人”,以自诩为首位游印度的中国女子。可见“支那”一词在当时不见得纯粹贬义。

  

热帖:“支那”属中性词?青政议员别太笨

  梁颂恒(左)和游蕙祯在立法会宣誓时读出“支那”一词惹来巨大回响

  “希特拉”、“法西斯”非普通名词

  然而,一个字的意思和用法是会随著时代不断演变,它的词源如何,是褒是贬,抑或中性,并不代表它到现在的意思仍是一样。当中最切合的例子,便是英文“nig***”现在公认为冒犯、歧视黑人的词语,但“nig***”这个词其实来自美丽的拉丁文“Niger”,本意是指黑色的中性词,其后才逐渐成为对黑人的歧视词。假如咱们今天称一名黑人作“nig***”时,难道可以推说“nig***”本是一个中性词吗?

  事实上,言语作为表达思想的载体,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留有历史变迁的痕迹。“支那”一词的称呼也是如斯,姑勿论其词本意如何,谁也不能否认,“支那”两字经日本侵华后已沦为对华人的侮辱语,成为一种勾起国人惨痛记亿的“文化语码”(Cultural Code)。情况俨如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党魁阿道夫.希特拉的名字般,绝不是一个普遍人名和中性词,而是早被刻上等同于“恶魔”、“恶头”般的意思。

  又例如,今日惹人反感的“法西斯”一词,本是拉丁文“权标”(fasces)的音译,但因其含有“权力”之意而被做作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后,“法西斯”一词变成泛指一种虐杀生命的思想及独裁体制。若然今天有外国政客公然在议会直称“希特拉”或“法西斯”一词,势必刺伤曾经饱受纳粹及法西斯主义侵略的国家人民,招致舆论的口诛笔伐。这已经不是单纯议会秩序的问题,而是人们基本是非观的问题。

  “词源谬误”意图文过饰非

  因此,“支那”一词也是一样,它早期虽是印度梵文的译音,只是一个普通名词,但经历日本侵华之役后便融混了轻蔑华人之意。到今天,中国人应该对“支那”的意思甚为清楚,梁、游二人断不能装糊涂。假如他们抑或有人坚持“支那”一词迄今仍可视作“中性词”的话,不止是有欠准确,而且根本就是犯上切割历史意义的“词源谬误”(Etymological Fallacy)问题

  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拥有与内地不同的言论和政治环境,这固然是值得珍惜的权利,而港人捍卫自身利益是可以理解,唯总不能合理化自身歧视他人的言行。常言道:“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若然“支那”一词真如梁、游二人所谓的常用中性词,试问怎会招人口实,惹来社会哗然,为他们造成一身麻烦,需要不断替“支那”漂白呢?这里笔者倒想反问他们与及那些坚持“支那”属中性词的人士,如果有人称你们作“希特拉”和“法西斯”时,难道你们真会笨到以为两词只是普通人名和“中性词”么?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