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悉尼夜景

  我的朋友、资深电视人何保胜,昨晚深更半夜在微信上给我讲了一个鼓舞人心的鸡汤故事。我大概转述一下。

  何老师在悉尼采访,遇到一个华人出租司机,一聊,居然是“神舟工程”的工程师。何老师问他:你从国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变成澳洲的出租车司机,心理上会失落吗?他说,开始当然会有落差,但很快就适应了。在这里,开车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有社会尊严,待遇比白领还好,各种休假休息。没觉得什么不妥。

  这位司机的两个儿子前几年跟父亲一起到澳洲,长子大学毕业两年多了,在悉尼的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不用父母帮衬就买了房。次子正在读高中。司机气质和心态都很棒,一脸的幸福与满足,真诚而开朗的笑容挂在脸上。何老师问他:为什么人到中年要移民(专题)海外呢?他说:就是希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以及健康发展。再问他:放弃了国内的工作,不后悔吗?司机说:我觉得很值得,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何老师评价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父亲的行为也不完全是牺牲呀。他就是过着一种朴实、实在、真实而有质量的生活。很多人,连当初下南洋做苦力改变命运的中国人都不如,动不动就要进人家主流社会呼风唤雨当家作主,站在舞台中央。“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着最闪的衫,扮十分感慨”,可能吗?

  我非常同意何老师的说法。

  2008年北京奥运后,我的几个朋友移民美国,先后向我道别。在他们的描述之下,做出移民这个决定有两个动因,一是为了外部的生活质量更高,比如空气、水、食品安全、社会福利、子女教育等,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内心渴求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尝试不同的可能,拓展生命与生活的边界。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门初开之后,垂三十余年,出国寻求另一种生活的行为络绎不绝。最早描述这种状态的文艺作品是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专题)》,上映于1994年,是冯小刚第一部执导的电视剧。剧中描绘了改革开放的出国潮里,中国人在美国的种种彷徨。电视剧开头有一句:“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剧作者们一致认定纽约有天堂的一半特质,不管是爱是恨,都要把人送到纽约去。可是,普通人的生活中,哪里会有这样非黑即白斩钉截铁的对立呢?多数是不黑不白的灰色。纽约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你怎么看待纽约,完全取决于你怎么对待自己在纽约的生活,这种判断别人代替不来的。

  我认为八十年代那一批出国行为,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融入全球化的尝试。从世界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全球化,中国人参与甚少,有清一代自不必说,在西方工业革命之时,中国正忙于剿灭太平军和捻匪之乱。同光时期,才有第一批赴美求学的幼童(梁敦彦、詹天佑那批)。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正是第三批留美幼童。

  清末一直到民国时期,中国人出国以求学为目的的居多,比如鲁迅(日本)、胡适(美国)、陈寅恪(欧洲)这些。说到长期定居域外,那大概要到1949年鼎革之后避走海外的那一批。可是多年过去,他们在海外的存在感较弱,连唐德刚、黄仁宇这样取得丰硕成果的华人学者,都感到被边缘化,更何况普通人了。他们不参与主流社会的活动,时时回望大洋彼岸的中国,试图融入当地的愿望并不强烈,很多人终身都不曾想过入籍。

  

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专题)启程赴美。由于人们认为留洋吉凶难测,留学生全是平民子弟

  也难怪,在民族主义情绪炽热的当时,经过离乱的中国人没有多少人愿意归化他国。而改革开放后的情况截然不同,经济贸易的国际化已经蔚为大观,以开放心态看待中外关系以及族群认同,是一种新的思维,并衍生出一套新的世界观。出去就是为了一种更好的生活,当然有功利的一面,但与之前的中国人出国定居的状态已经非常不同。

    好山好水好寂寞

  不管是移民海外还是短期居住海外,都是当下有能力的人群的一种生活方式,本属于私人领域的事。但移民已是中国中产及以上人群特别关心的话题,是心照不宣的内心渴望,是低调从速的“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我是想把这个话题放在公共领域里检视,期待能够得到严肃而认真的讨论。

  讨论的主旨其实是:个体选择离开(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一个国家追求自己认为更好的生活,是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双早论”面临的质疑是,个体是否需要为国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我看来,这取决于作出决定的个人。如果你认为有责任留下来热爱国家,那当然没得说。如果你认为应该追求个体以及家庭的更好状态,那别人也无法批评。

  我一个朋友在加拿大养了九只猫,然后买了一片农场雇人耕种,自己则在国内媒体上写时评,日子过得悠哉悠哉,除了有点寂寞。一回国,就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觥筹交错,仿佛要狠狠弥补魁北克那些寂静无人的夜晚。许多人都问我:在国外寂寞怎么办?这真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处华人超市

  可是寂寞就是代价啊。作为成年人,应该知晓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应该为此所做的承担。你不吸雾霾了不吃地沟油了不用假药了,是不是得损失点什么?当然这一点也不尽然,因为本来也可以不用吸雾霾不用吃地沟油,但你没什么办法。出去了,就只能是跟国内比,跟之前的生活比,觉得绰绰有余就行了。寂寞是全人类的通病,还有孤独,基本在哪儿都会有。不是打几圈麻将吃两顿火锅能解决的。

  我通常会认为,寂寞或者孤独,大概是内心还不够丰富导致的。假如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足够丰富,他可以用相当多的办法去排解这种情绪。李白够寂寞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个段位玩得够高,三个人只是不能斗地主,但李白不需要斗地主啊,他要的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从宇宙的意义看,这种孤独人人皆有之,在在皆有之,换个地方,可能只是“更孤独”而不是“孤独”。

  在当下的信息化之下,寂寞也是很容易排解的。我认识的许多海外朋友,经常日夜颠倒地参加国内微信群的讨论。有时候会在半夜冷不丁来一句“中饭时间爬楼完毕受益不浅”之类的话。许多事件也并没有错过,朋友圈全是直播和转载。下几个客户端,尽在掌握。跟过去老华侨们半个月才等来祖国的一张报纸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很多时候,寂寞就是缺乏一种共同的氛围和体认。

    牺牲一两代人吧

  也有人问我,出去无法融入主流社会,被歧视云云。我通常会这么回答:你没出去的时候就是在主流社会吗?你七年连续纳税够不够?摇到车牌了吗?有学区房吗?交赞助费吗?有暂住证吗?什么?你有钱?你有钱你有证吗?很多人哑口无言。什么融入外国主流社会,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象。

  很多一线国家,他们的国民为了他们当下的生活,曾经付出过相当多的努力,法律不断完善,社会公平正义都是经过各种牺牲才得来的。比如非裔美国人发起的民权运动持续二十几年,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经过无数次诉讼、公开抗议示威等等,最终使得南方终止了种族隔离政策。马丁·路德·金博士因此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而最终也因为平权运动遇刺,盛年离世。

  

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

  他们整整一代人为了下一代人以及子子孙孙,不断地去碰撞、付出、牺牲、建设,最终才确立了平等权利,成为不可撼动的政治正确。而我们的华裔(专题)做了什么?今年春天梁彼得的事情让很多华裔看到,必须要就利益攸关的事件发声,全美45座城市成千上万华裔上街示威。姑且不论此案的是非,但此事让我们知道,在地的政治参与多么重要,如果没有人为你在政治中代言,那就永远是利益受损者。

  进入国外的主流社会,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不是可以坐享其成的。有时候,真的是需要牺牲一代人或者两代人,才能完成这种阶层的上升。想想看,同样是需要付出努力,你认为在哪个环境之中,竞争更为公平?阶层上升的通道更为顺畅?我想这并不是很难得出答案的问题。

    让自己更真实

  很多在国外生活的人,抱怨无法与外国人打交道,然后就说人家歧视云云。这可能是中国人在域外的最大困境,但是要解决,也不算难。答案只有一个:做一个真实的人。看上去有点难吧?

  语言我就不说了,尽量学吧。多跟外国人聊天,如果是同龄人,在欧洲肯定要聊足球,聊八卦。可是我国的足球并没有什么好聊的,但你也不能连易卜拉欣莫维奇的名字都念不通顺吧?跟美国人聊天,你肯定得从NBA、NFL这样的话题聊起,或者你得会在后院烧烤,懂点烘培之类的,也能聊得起来。

  

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外国人写毛笔字

  外国人肯定得问你中国的情况,往往这里就会出很多可怕的状况。也许你说的情况,跟人家了解的完全不一样,他就会觉得你在说谎。进而觉得你这个人不可与交,慢慢也就疏远了。这种疏远在你看来可能是歧视,其实并不是,只是对方觉得你不够真诚、不够诚实而已。

  所以出国后,还是要更真实准确的了解祖国,尽量在所在国的主流价值观之下理解中国。有很多中国留学生纷纷在网上表达自己受歧视,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家觉得你不对头啊。对方眼中的中国跟你眼中的中国真不一样,你不要觉得对方有敌意。如果你进而更加猛烈的表达对祖国的感情,对方就更疑惑了,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有些有争议的话题,不妨搁置,多看看外国人的观点是什么,思考一下为何会有这种与你的观点大相径庭的看法。以前有个朋友在日本跟当地朋友讨论战后审判问题,很不理解保留天皇制度、和平宪法、供奉战犯之类的,这就当然非常不愉快,但在日本呆的时间久了,他才明白历史争议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主流社会都是有主流价值观的,不然怎么融入?多跟当地朋友探讨热点问题,关心所在地发生的新闻和故事,这才是融入的正确姿势。很多事情也着急不得。你想想,你在国内交一个靠谱的真心朋友那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为了孩子

  很多坐而论道的人,实在也是没法去国外。去了,什么都不做就想进入人家主流社会。做点低端点的事情呢,又很不屑,高不成低不就,那还是不要出去了。移民的人,需要认同熟悉当地的规则,浸淫学习,渐次而入社会各个层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人的出生地在哪里,这是很偶然的事件。因此而建立不同的身份认同,是一件逻辑之内的事。身份认同不分高低贵贱,但生活与生命的质量高低,却有着相当有共识的标准。我在很多年前的专栏里说,要做美国人的爹,其实意思是,如果让孩子在这个国度成长,恐怕是很多人的愿望。

  前文讲的那个澳洲华人司机,如果不出国,也许正在为北京的学区房而发愁。我就假设他住海淀,孩子能上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吗(所谓的海淀三校)?即便上了,能轻轻松松考取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这样的澳洲名校么?其实不敢多想。对孩子的牺牲,不在国内,就在国外,功利地比较性价比,答案很容易得出来。

  

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该校成立于1950年,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多次荣登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孩子生长在什么的环境中,其实决定了你的家庭、你的家族未来的境况如何。世代交替的隐含逻辑其实是,一代要比一代更好,而不是更差。前一阵江苏高考名额的事情出来,同学群里有人担忧地说,以后孩子是不是上南大很困难了。我就问她:父母辛辛苦苦把你送到了南大,你难道不应该把孩子送去哈佛耶鲁么?这个世界上,排名在南大前面的高校有178所。

  爱是什么?爱就是你愿意为他做一切事情。对孩子当然也是。你这个世代为下一代所做的事,所付出的努力,必须要改变家庭、家族的整体境况。这是一个有计划的长远目标才对。你所有的奋斗,不是为了自己,当然,我也希望所有奋斗的结果,都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域外生活,只是一个可能的起点罢了。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