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我想记录自己的死亡,虽然不太确定怎么做,但我认为它会是我最棒的终结作品”。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79年,孩子们在上海豫园练著名的“少林拳”。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山东青岛。在海边练太极拳的妇女。

  久保田博二,马格南图片社的第一位亚洲成员。前段时间,77岁的久保田现身北京,出席了他的个展《观之物语》(展览地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期至10.30),这是他时隔31年之后再次在中国举办大型个人展览。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79年,绍兴。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79年,上海。猪肉是人餐桌上的主要肉制品。

  其实久保田博二与中国一直关系密切。

  1978至1985年,7年间久保田博二完成了一个现在看来仍显庞大的项目,对中国所有省份的报道,累计拍摄超过20万张照片。项目拍摄完成后久保田博二推出了经典的摄影画册——《China》。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79年,江南,火车里的硬卧旅客。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广东中山,舞狮。

  “毋庸置疑,中国是每个日本人都想去走走看看的国家。”为了看到这个完整的中国,久保田博二经过数年的努力才获得官方许可。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79年,桂林。随着采用“责任制”,集体农业发生了很大变化。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79年,桂林。在漓江上的鸬鹚捕鱼。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79年,桂林。兴平村里的一艘小渡船。

  7年时间,45次往返,1050天旅行,他走遍了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最冷的是在佳木斯的森林地带,零下50摄氏度。最热的是夏天的吐鲁番, 45摄氏度。桂林的山水,西藏的藏历新年,内蒙古的草原地带,这些还没被开发成为景点的地方都让久保田着迷。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0年,喀什。在这个小缝纫工厂,有一块昂贵的毛泽东像挂毯挂在墙上。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0年,宁夏中卫。羊皮筏。做一个羊皮筏子要用掉多达十五只羊,费很多工夫。这些筏子大多数能够用五年。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辽宁沈阳。毛泽东雕像,前景是一对母子。

  陪同他一起拍摄的是新华社一位担任过华盛顿特派员、会说英文的翻译,“新华社的人都穿着中山装,我也跟他们穿着一样的服装、鞋子,戴着眼镜。”因为说英语的缘故,人们都以为他是香港(专题)同胞或新加坡侨胞。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河南巩县。石像。永定陵巨大的陵墓,葬着北宋的皇帝。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广东广州。很多人早起去茶馆喝茶,吃“点心”,聊天。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5年,上海。主要商业街——南京路就像东京的银座、纽约(专题)的第五大道或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

  因为当时到中国拍摄的机会很少,1985年久保田博二的项目拍完后,各国的各种杂志争相刊登他的照片。那本摄影集《China》更是被翻译成7种语言…..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显眼地矗立在市中心。在冬季,气温降到零下35度。每天早上,卡车司机给肉店送猪肉,猪肉像木材一样摆放在街上。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吉林省吉林市。一艘船横渡浓雾中的松花江。乘客们紧紧握住船桨,划船渡过水流湍急的河。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辽宁鞍山。解放前,鞍山市钢铁生产中心,现在仍然是最大的钢铁厂。不过,设施陈旧,在生产力和污染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看到我的照片很多人会说“好怀念”,虽然物质不富裕,但是那时候单纯平等。另外他们应该是在感慨曾经努力的工作换来了今天的富足生活吧。是现如今的富足让人们勾起了乡愁。”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黑龙江佳木斯。松花江冬泳。11月至4月,大约有10个这样的冬泳者在中午跳入河里。河水的温度大约零度,气温在零下25度至35度。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江西南昌,放鸭子。这个地区邻近鄱阳湖,养鸭的农民特别多。由于引入了独立生产经营责任制,鸭子的数目有限制,可以饲养大约400只。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内蒙古乌兰华(音译)。初中。

  1939年8月2日,久保田博二出生在日本东京一个鱼商家庭。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战争给幼年的久保田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这对他后来的纪实摄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拒绝拍摄战争,冲突,或尸体。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西藏拉萨。2月新年,成千上万的藏族牧民排着长队在拂晓前进入大昭寺圣殿。他们身穿厚羊皮大衣,耐心地等待几个小时,进入大殿。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西藏。

  他的人生转机发生在1961年,那时他在早稻田大学读政治专业。因为英语好,他受当时已经很出名的摄影师 滨谷浩(马格南合作成员)之托,担任了马格南摄影师 勒内·布里(Ren é Burri),波特·格林(Burt Glinn)以及艾略特·厄韦特(ElliottErwitt)等人赴日期间的摄影助手。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天津。船坞上的女焊工。其他造船厂的焊工绝大多数是女人。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天津。圣诞节前夕弥撒。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天津。

  这群马格南摄影师太酷了,他从勒内·布里那里获得了一台徕卡M3的机身,后来艾略特·厄韦特又送了他一本布列松的《决定性的瞬间》。受到启发的热血大学生久保田博二当时就下决心要成为一名摄影师。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江苏东山。这是为数不多的黄色油菜花盛开的地方,如同江南地区茂盛的油菜花。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江苏苏州。苏州也盛产丝织工艺品和美女。自古以来,人就说:“吃在广东,住在苏州。”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江西景德镇,制陶工人在检查工件。

  第二年,久保田博二毕业后立即飞往美国拜访位于纽约的马格南办公室。到美国后,梦想遇到现实了,他需要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幸好 罗伯特·卡帕 的弟弟 康奈尔·卡帕正在招摄影助理,之后在康奈尔的帮助下他开始逐渐融入美国本土生活。“我是非常幸运的,马格南一直都是我的家人。”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海南岛。三亚,渔港,搬鱼和卖鱼主要由女人来做。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云南大理,洱海。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云南西双版纳,在河里洗澡的人们。

  成功的摄影师不是因为幸运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地方。

  对于久保田来说也是一样,他在1963年被新闻周刊的朋友介绍去参加了一个民间游行。在那次游行中,他拍到了美国社会史上最重要的一瞬间,当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碑前的石阶上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时,久保田记录了人群中传出的一股股激动的、正义的力量。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4年,青海西宁。在西宁老城清真寺祷告的穆斯林。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4年,海南岛,细绳修面。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湖南君山,采茶的人。银针茶一年只产20千克,并且大部分运送到北京。

  1968年,久保田博二重返日本,两年后,作品获得日本摄影界的认可,并被授予当年的出版文化奖。1971年,久保田博二成为马格南图片社的预备成员,1983年成为正式成员。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四川奉节。从船上将白袋包装的化肥卸到100米远的山岗。每袋搬运费大约5分钱。一位兼职的农民抱怨说这份工作很累,挣来的钱除掉食宿费后所剩无几。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4年,北京。昆明湖上的滑冰者。清朝的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复颐和园。从北京市中心只需坐一小时的公交车,就可以来玩滑冰。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4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游行彩排。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4年,北京。国庆节阅兵。自1959年以来没再举行过。洲际弹道导弹是现代科技的体现和国家实力、现代化政策的象征。

  “我主要想拍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发生巨大变化的部分,一个方面是没有变化的部分。”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福建泉州。牛奶小贩牵着奶牛进城,在居民家门口现挤牛奶。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福建惠安。惠安位于泉州东北40公里处。惠安女人都戴着漆成黄色的帽子,身着露出肚脐的短衬衫,这一浪漫形象闻名全国。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5年,福建泉州。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5年,陕西西安。古城墙边的市场。

  有人问他的成功有没有什么秘诀。

  “我很循规蹈矩。每天起得很早,我是渔夫的儿子,早起是我血液中的东西。”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79年,上海,在闷热的夏天里玩牌的市民。人们逃离局促狭小的居室,把弄堂当作自己的家。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吐鲁番。城中心巴扎上的老人们充满生活气息。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0年,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洛阳郊区,据说是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寺名指的是一匹白马将佛经从印度驮回。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0年,宁夏中卫。用羊皮筏过河。因为附近没有渡轮,这种过河的方式对村民很方便。渡河安全,但不是很舒适。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吉林延吉。踩高跷。在北方,新年欢庆活动包括扭秧歌和踩高跷。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黑龙江哈尔滨。在蒸汽中的哈尔滨火车站。由于盛产煤,火车大多为蒸汽机车。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行驶在冻土上的马车。齐齐哈尔附近的大泡子湖和龙泡子湖沼泽地是候鸟的保护栖息地。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黑龙江大庆。寒冷的冬季,渔民在结冰的河湖上通过在1-2米厚的冰上凿洞方式捕鱼。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甘肃。甘肃兰州附近黄河边的一位骑驴少年。背景是从黄河汲取水的灌溉水车。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西藏。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西藏拉萨。一位父亲用厚羊皮大衣裹着几乎赤裸的孩子。成年人在外套下面也几乎不穿衣服。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内蒙古巴音乌拉浩特。孩子们骑骆驼玩。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1年,内蒙古巴音乌拉浩特。放牧骆驼的人。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5年,内蒙古锡林浩特。蒙古包里过新年。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天津。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杭州,祖先祭祀活动。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2年,云南西双版纳,小和尚在挑水。在西双版纳,所有的水井都加以装饰,像圣地一样保护起来。

  

20万张底片 这个日本人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全影像

  1983年,云南西双版纳。像这样的傣族村庄分散在整个景洪郊区。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