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学的地理课上,你们可能接触过一个概念,叫“城市空心化”,简单来说,就是由于一个国家的一线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生活成本过高等原因导致居民开始向外围城市迁徙的状态。听起来非常合情合理,不过在美国纽约(专题),洛杉矶(专题)和芝加哥(专题)这样的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也是这么想的么?
Amira Nader,201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拿到表演系的硕士学位,背负$190,000的学生贷款,毕业后在纽约的一家公共电台工作,业余在餐馆当服务生赚点零花钱。
30出头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想起9年前她从佛罗里达搬到纽约的时候,心中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在新奥尔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是,日子一天天在过,她却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一样,她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法搬离纽约。
“我很害怕”,她说道,“新奥尔良没有这样的工作,即使有,也早就是别人的了。”
几十年以来,在美的年轻人都蜂拥去往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这三大都会城市,心里期盼着在找到一个地方定居为人父母之前,可以好好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然而,这一“闯”,很可能是永无尽头的。
据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和华尔街日报的统计,从2004年到2007年,在经济大萧条之前,每年差不多会有50,000个年纪在25-34的年轻人搬离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
然而经济大萧条的到来让这一趋势大幅减缓。从2010年到2013年期间,不到23,000人离开了纽约,而离开洛杉矶的大约是12,000人。这个比例整整下降了80%,而芝加哥也同比下降60%。
这个数字不得不说很惊人。
如此看来,那些来到一线城市上学、实习或者工作的年轻人,很有可能是被困在这些大城市了。布鲁金斯学会的人口统计学家William Frey如此分析道。
这背后的因素自然是错综复杂的。很多年轻人是在经济大萧条期间来到这些城市工作的,他们一直努力挣扎着找寻自己的立足点,为此,结婚生子对很多人而言都无限期延后了。生活成本高昂,抵押贷款对于那些没有足够完美的信用记录的人来说又几乎不太走得通。
另外,收入的不稳定性可能也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加剧,尤其是对于那些背负深重学生贷款的毕业生而言。据统计,自2000开始,年龄在18到34岁左右的在美工作的人收入下降了近10%。大家都觉得,在经济状况不佳的时候,在大城市找到薪资相对乐观的工作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尽管在大城市生活的同时也意味着高昂的生活成本。
这一现象其实对经济的发展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如果一直这么下去的话。在美国,每7个年轻人中就有1个人在上述三个大城市生活。这和其他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如果不愿从大城市撤退,有些人就有可能在与他们并不匹配的岗位上耽搁太久,这对他们自身无益,对整个经济的生产力也在起反作用。劳动力流通不灵活,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优势就不明显,尤其在这个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时代。
移民(专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和经济需求的分散,这会让那些经济并不是非常发达的城市从中获益。新罕布什尔大学的人口流动统计学家Kenneth Johnson说道:“年轻人的流动对美国的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所在的州就因此获益良多,很多有着高学历和高才能的年轻人这几十年来就从波士顿(专题)地区慢慢流动到新罕布什尔。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工作机遇和福利待遇上涨,在美的年轻一代会慢慢开始向二三线城市移动。虽然早期的数据显示,向外流动的人口还是中老年占绝大多数,20-30岁一代的还是比较少。
Matthew Bagley,32岁,他说自己待在洛杉矶的时间完全超过了他的预期,他在一家生产铜制原件的小公司里工作,收入不错。对他而言,工作和打橄榄球才是他的生活重心,而不是婚姻和孩子。他自己的父母在21岁的时候就结婚了,但是他没有打算和他们走一样的道路,他说:“家庭这种东西该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
Matt Swanson,38岁,是芝加哥一所大学辅导员,他在芝加哥已经待了10年有余,他说:“我不希望自己一直生活在一个除了商场还是商场的地方,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去郊区某个小城镇过我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我一直努力着。”
在美国,有许许多多像Amira Nader这样的打拼一族,一边是梦想,一边是贷款,午夜梦回的时候想象着自己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有孩子有爱人,想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去上大学的样子,心中怅惘。
为了赚钱,Nader一周工作60个小时,其中包括35个小时的电话服务员,周末的时候还要主持一档音乐类的节目。
依据政策,如果她在非盈利组织工作10年的时间,她的大部分学生贷款都可以免除了。Nader在WNYC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了,虽然新奥尔良也有非盈利组织,但是她还是不敢轻易离开纽约。她说:“纽约拥挤不堪,物价昂贵,我想要在某个地方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养只狗,在其中一个房间里摆满我的唱片。我不想在这里耗着耗着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