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特朗普2005年关于女性的低俗言论视频上一周还高居本届总统大选中各大话题的榜首,而这周已被再次爆发的“邮件门”所取代——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James Comey)宣布重启对希拉里邮件门的调查,令这位2016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再度陷入邮件门这跗骨之蛆的困扰之下。
可是对选民而言,这却又是一个高潮。美国总统大选似乎正在变成一幕幕高潮迭起的大戏,人们手持选票进入“戏院”,并在最后“剧终”前通过民调来给出自己的喝彩或唏嘘……
屡试不爽的愿景
在美国的选举历史上,有一个愿景被竞选人一再承诺,几乎每次都能借此获得选民的支持,可谓屡试不爽。
在这个愿景里,政府将会变得高效而廉洁,人人都能有令自己满意的工作。高水平的薪资、安全的工作环境、干净而可持续的自然环境、军方以很低水平的军费开支保障着国家的安全、司法和执法系统公正不阿、税收系统有效地制约着超级富翁群体,为普罗大众提供所有公共领域的需求……
尽管这个愿景完全实现的那天永远不会到来,但这套说辞却打着理想主义的旗号,成功地将一代又一代的政客们送上了掌权之位。放眼时下,无论是奥巴马当年的“变革”和“是的,我们能!”,希拉里的“大挑战,真方案”,抑或是特朗普的“让美国再强大”,都是这同一个“曲目”的重演。
也正因如此,一次选举和一位总统的任期往往无法带来什么切实的改变。共和党或是民主党不同的政策对于利益组织和大资本固然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是对普通选民而言,一位受欢迎的候选人在当选之初或许还能激起人们的热情,但是时效一过,日子依旧照过。
所以这投票的过程反而成为了一种娱乐消遣。在这过程中,竞选人、政党和利益组织则为了获胜而竭力地相互揭短,媒体试图挑选出最博人眼球的丑闻,而民众则在这一场场的大戏中通过自己民意调查的回答以及最终的投票,来消费着被追捧的满足感、短暂的热情以及被一则则头条所勾起的新鲜感。
希拉里和特朗普在电视辩论中唇枪舌战(图源:Reuters/VCG)
高潮迭起的剧目
为什么这次选举关注度特别高,不仅是特朗普本人惊世骇俗的各种言行,他和希拉里之间的丑闻比赛,更是让世人对美国民主刮目相看。
希拉里对特朗普的指控包括逃税漏税、性骚扰、侮辱女性、歧视少数族裔、剥削非法移民(专题)等等;而特朗普对希拉里的攻击,则包括“邮件门”、健康问题、与华尔街财团过分亲密、其丈夫克林顿总统的性丑闻、克林顿基金会与国外政府的不正当关系、用卑鄙手段打压桑德斯阵营等等。
本来是竞选历史悠久的民主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最高级别的公职,却演变成了两个候选人之间比谁更烂的角逐。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选丑”,今年的美国大选(专题)才如此具有娱乐性,成为全球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著名传播学研究者波兹曼(Neil Postman)曾在《娱乐至死》一书中预言:现代社会的传播渠道最终反而会降低我们消化和深入理解资讯的能力,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困难,最终对民选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造成巨大威胁。
碎片化的快餐时代
波兹曼所预示的趋势,正越发明显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信息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和信息之间的距离被一次次地缩短。然而我们的工具“增强”了人体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终就会被“麻木”。社交媒体平台增强了我们的大脑对碎片化资讯和社交媒体上各式观点的接受,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对深层次阅读和严肃议题的兴趣。
我们在称颂普通人可接触的信息量空前丰富之同时,也沦为了过剩信息量和信息快餐时代的奴隶。
作为结果,这次大选也成了这种趋势最明显的反应——理性和逻辑终被抛弃,花边新闻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占据着舆论的主场。竞选者必须以极端论调换取支持,特朗普走向一个极端,而希拉里也需要一边在政策主张上向宣扬另一种极端理想主义的桑德斯靠拢,一边自毁形象以同样低俗的方式与特朗普反唇相讥。
中间派选民在彷徨中反倒成为了弱势群体,面对着要么被同化,要么自弃的结局。而一个癫狂的丑旦也得以沐猴而冠,在亵渎国家最高权柄之位的同时,几乎要被送上庙堂之上。
其实,问题并不在特朗普身上,作为一名妄人,他只是一个借机图利的野心家。真正的问题是“特朗普现象”——美国时下令人堪忧的社会现况,为特朗普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