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载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航天员第一次自己打开舱门,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两位英雄终于平安回来了,小新和全国人民的心也终于落地了,两位航天员辛苦了!
在此之前,很多网友在感叹:时间过得好快,感觉发射时激动的心情余温尚存,现在两位英雄已经凯旋归来了,真的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是的,飞船发射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一起重温一下当时壮观的场面吧!
10月17日7时30分,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后,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宣布,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两位航天员在太空舱中向全国人民敬礼!
听到“发射成功”的那一刻,很多人都兴奋地呐喊庆祝,小新的微信后台也溢满了网友们的热情。
一个多月的太空飞行结束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对于两位航天员来说,这次太空之旅让他们经历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很多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第一次”,都有哪些?跟小新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陈冬第一次太空之旅“爽不爽?”“爽!”
与“三入太空”的景海鹏不同,这是航天员陈冬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中国第二批5名男航天员中首位实现飞天梦的人。
初次参加航天飞行任务,陈冬对一切还充满了好奇,心情也非常激动!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爽”!
整流罩打开时,陈冬第一次亲眼看见太空,听景海鹏与陈冬当时的对话,一起来感受下陈冬的兴奋吧!
除了第一次看见太空的激动,两位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时,陈冬首次感受在太空中失重,一时还不能适应,差点“飞过了头”,幸好有经验丰富的景师兄帮忙。
忙着和大家打招呼却忘了怎么“落地”的陈冬同志是不是很可爱?
第一次太空飞行超过一个月驻留保障能力更强
这次的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历时一个多月,比“神舟十号”的15天要长一倍多,其中与“天宫二号”在轨运行30天。
其实,这么长的飞行时间,无论是对技术还是对两位航天员的身体都是不小的考验。好在我们的两位英雄训练有素,我们的技术保障非常成熟,两名航天员在太空顺利度过了一个多月。
这也再次验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飞船的驻留、应急、返回等方面有着很强的保障能力,对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意义重大!
第一次太空人工栽培蔬菜航天员化身“太空菜农”
此次飞行中,航天员的任务之一就是植物栽培,也就是“太空种菜”,品种就是每家餐桌上都很常见的生菜,这是中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
(来源:新华社)
为什么会选择种生菜呢?
原来,一方面,生菜的成长周期和航天员在轨时间一样,都是30天;其次,生长在地面上的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三是生菜可食用,在后续的在轨实验中可以作为食材;最后,生菜是比较常见的植物,有利于进行科普宣传。
植物栽培从宇航员进入组合体的第二天就已开始,栽培装置是3D打印的,第五天种子就已经发芽,航天员化身为“太空菜农”,每天都要用10分钟来照顾生菜。
在轨种植蔬菜的最后一天,两位“菜农”进行了植物采样,把生菜的叶子和根茎剪掉,放到低温储蓄装置中,再把它们带回地球。
在轨植物栽培技术是未来长期太空载人活动、深空探测等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将来还会做其他物种的大面积栽培实验,通过几轮实验,逐步掌握植物在太空生长的规律,便于以后在空间站种植种类更多、面积更大的植物。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让航天员在太空吃自己种的菜呢?
小新告诉你,想得太简单了,航天员把菜带回来是要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的,只有检测合格后,才会在下次实验中考虑让航天员食用栽培的蔬菜。
中国第一次将人类以外的生物带上太空
蚕宝宝穿太空特制“宇航服”
在这次太空飞行任务中,与航天员一起进驻天宫的还有几位特殊的乘客,它们是6只可爱的“蚕宝宝”,不要小看这6个小家伙,它们可是由科学家培育的改良蚕种“秋丰白玉”,这是中国第一次将人类以外的生物带上太空。
由于火箭发射阶段巨大的加速度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在踏上太空丝绸之路时,科技人员也为圆鼓鼓、软绵绵的蚕宝宝穿上了特制的“宇航服”。据介绍,“宇航服”由航天用的聚氨酯海绵制成,能有效地减轻蚕宝宝上天的时候经历到的力学环境。
“太空养蚕”是4位香港中学生两年前设计的实验,也是很有观赏性的一个实验,不仅观察到了蚕宝宝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生长发育的过程,更开辟了一条连接星空和孩子们好奇心的“太空丝路”,实验结果很令人期待。
第一次开展医学超声检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
这次太空飞行开展了多项有人参与的科学技术试验,其中包括一项“医学超声检查”,这是中国第一次开展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地面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脏和血管等方面的功能。
这种实验凸显了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第一次天地同步收看《新闻联播》太空生活也可丰富多彩
这次航天任务中,还实现了第一次天地同步收看《新闻联播》。
10月21日,天宫神舟组合体进入中继卫星天链03星的测控弧段,两名航天员按照计划安排,调整好天宫二号舱内的显示屏,认真收看《新闻联播》,同时与地面的同胞一起为在长征途中和在各地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默哀。
很多人会问,难道航天员在太空中只能看《新闻联播》吗?
其实,在轨飞行任务期间,按照计划,地面科研人员除了每天都实时上传《新闻联播》外,还会推送航天员自己喜爱的其他节目。
除了音视频节目,在天宫二号上航天员也与地面人员进行了几次视频通话,往来电子邮件,在太空的生活也很丰富。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说,将来空间站建成之后,航天员生活会待更长的时间,航天员在空间站可能慢慢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因此,航天员在太空中也需要了解一些地面情况和新闻。
景海鹏第一次在太空过生日“
洞幺(01),生日快乐!”
这次太空之旅对于景海鹏来说可谓是意义非凡,不仅仅因为这是他第三次进入太空,更是因为在执行任务期间正好赶上自己过50岁生日,在太空上进入知天命的年龄,想必海鹏同志感慨颇多吧……
24日7时10分,代号为“北京”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总调度戴堃给景海鹏送去了来自地球的第一声生日祝福。
航天飞行指挥部还给景海鹏准备了小惊喜——两个罐头装的奶酪蛋糕。
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让景海鹏和陈冬感到很温暖。
除此之外,全国人民都通过各种方式对景海鹏表达生日祝福,这给景海鹏非常大的鼓励和感动!
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跑步“景师兄跑了一小时”
在太空中,因为没有了重力作用,体液会流向上半身,所以航天员总是“红光满面”的,还会造成肌肉萎缩、骨质丢失等现象。太空跑步机和肩背拉力器就是为了预防这些专门准备的运动项目,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中跑步。
针对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失重漂浮状态,太空跑步机还特别设计了一套力道加载装置,也叫束缚带。航天员带上束缚带后,可以给自身施加作用力,起到模拟地球重力的效果,从而达到锻炼骨骼和肌肉的目的。
由于之前没有体验,在前两天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航天员都跑不起来。直到第三天,景海鹏跑起来了,还一下子跑了一小时,超过了地面工作人员的要求。景海鹏兴奋地专门申请和地面通话,把这个喜讯告诉大家。
说实话,小新也好想尝试一下在太空中跑步的感觉。
航天员第一次在太空泡茶6大类近百种食品5天不重样
说起这次太空之旅,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航天员这么长时间的飞行都吃什么。
小新骄傲地说,这次航天员的食品绝对可以秒杀任何一个国家,6大类100种食品5天不重样,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功能食品等,还有航天员家乡的特色美食,简直就是太空版的“舌尖上的中国”。
来张图感受一下:
更厉害的是,这次任务中还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泡茶,航天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同时,景海鹏还第一次在太空吃到了家乡的醋,陈冬还吃上了家乡的烩面。
所以,当别的国家的航天员在太空还吃牙膏状的食物时,我们的航天员已经开始吃满汉全席啦!
航天员第一次带休闲服上太空重量、颜色都很有讲究
说起航天员的服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那种厚重的航天服。但是事实上,航天员在太空中会根据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换上各种不同功能的衣服。
景海鹏这样介绍自己的服装:我们有上天穿的压力服,有在天宫里穿的舱内工作服,还有第一次穿上的为失重心血管研究专门配置的衣服。另外,我们还有骑自行车的、跑步的运动服及其他便装。
除了运动服,天宫二号的两位航天员还各有一套第一次被带上太空的休闲服。
这种休闲服的口袋有双重拉链,里面的拉链是将监控航天员生理指标的一些装置的线引出,然后让收集器放置在衣袋里面,再用一层拉链,封闭起来,使整个物体不会出现因为失重而飘落的现象。
考虑到长时间在狭小幽闭环境下,服装颜色对航天员心情的影响,设计师们选择了用钴蓝色和湖蓝色来搭配,这样能够有效帮助航天员舒缓心情,调节他们的心理感受。
这么多的“第一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次任务中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两名航天英雄在这次任务中功不可没,希望他们好好调整身体,期待为我们分享更多的趣事!
中国航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