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16年11月6日,安徽阜阳太和县马集乡港集村,港集村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加工村”。澎湃新闻记者 张新燕 实习生 刘嘉炜
11月5日,安徽港集村,在一个家庭式的作坊,地上散落着未经清理的人发。两位女工在清理人发上的杂质,将其处理成捆的人发。“别小看了剪掉的头发,在我们眼里那可是‘黑金’”,在港集运营一家发制品作坊的杨州说道,“一段超过一米的原生辫子,那可是按克来计算价钱,和黄金一样。”
【收集】港集村一家工厂的仓库里,摆满了厂家收购的人发,这些成捆的人发都经过家庭小作坊的初步加工。 上世纪60年代起,世界发制品行业生产中心从日本转移到韩国,80年代又迁至我国山东,之后是河南、安徽等地。但在当地的村民口中,港集毛发产业发端于清朝,民国时开始兴盛。上世纪60年代,很多港集人到了十五六岁时,就开始跟着父辈走南闯北收购毛发。
【消毒染色】港集村一家工厂内,去除杂质的人发在经过消毒后,会根据客户需求染上不同颜色,图为工人韦强在调试染色效果。以前,收购毛发时带的主要“装备”是一副扁担和两个货箱,货箱里面装着收货人从集镇上精心挑选的针线、发簪、糖果等日常生活用品。当他们遇到农家孩子或持家妇女拿着积攒下来的发辫、马尾时,就用带来的小物品和他们交换,然后再卖到外地商人的手中。
人发在染色缸内完成染色后,需要工人用手将其从缸内运出。进入80年代后,港集及周边的村民开始大规模地收购动物毛发,如马尾和猪鬃等。到90年代后,受到河南许昌和山东青岛等地人发加工业的影响,太和县的毛发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如今,港集的人发加工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经过原料收集、清洗消毒、缝制烫染等多个生产流程,向世界各地出口。
【漂洗】人发在漂染后,会残留药品,需要通过清洗三道才能进入烘干区。工厂通常用热气来加热水,在水温达到要求后,张奶奶(右)把热气阀关闭。
【烘干】陈奶奶把烘干的人发直接抱起,随后把它们送往下一个加工区。
【拉发、混色】烘干后进入整理毛发的“拉发”阶段。粗加工的发丝尾端较为整齐,通过在铁排梳上的多次梳理,可混合出自然的幅度和标准长度。“混色”也是经由这道工序完成,如通常的深棕色的假发就是由两种不同深浅的发丝混合而成,这样制作出来的假发色彩更为自然。
【排发】一位女工在使用三连机来排发。排发的机器一般有三个机头和一个胶水盒,定量的发丝通过排发机可排成一条发帘,最后通过胶轮固定。
【裁剪发帘】排好的发帘通常很长,为避免影响下一道定型工序的操作,一位女工将发帘裁剪成不超过定型铝管的长度。
【卷发】发帘会根据长短进行不同的操作,较长的头发会进行卷发处理。图为卷发使用的小木棍、皮筋和碎布条。
每一款假发都有规定重量,卷发工按照假发设计图上的指示,称出规定的发丝重量后,把发丝用橡皮筋扎好备用。
通过卷发等工艺,一束头发能被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发辫。
【裁剪】短发还需要再经过一次裁剪处理,再拿去熨平。
【熨烫】工厂的熨斗与家用熨斗有所不同,改造后的熨斗不会烫伤头发。
【浸泡护理液、卷管】需要卷烫的发帘还需经过一道浸泡工序。工人将发帘在混有护理液的水里浸泡15分钟,让头发充分吸收养分,之后缠绕在卷杠上。当卷杠被送入烘箱定型时,发丝所含的水分和营养会大量蒸发。
【定型】一位女工在给头发定型。女工会把制作好的假发放入一个烘箱里,调节出合适的温度进行定型。不同卷曲度的头发所需的定型时间也有所差异,通常需要60-80分钟。
【包装】假发生产的最后一步程序。一位女工给成品挂上吊牌,并在内放置专用纸团,以免产品变形。
当地工厂生产的假发成品。
【装箱】一位搬运工人在卸货,箱体上写着款式与色彩等信息,一部分产品将发往法国。据该公司的经理孙良众介绍,公司出口的净利润在8%左右。
据太和县发制品管委会提供的数据,2015年,全县发制品加工企业有400多家,发制品家庭作坊1280户,从业人员近10万人。一些经营家庭作坊的个体户,见证了当地发制品产业的发展变迁。个体户杨州说:“20年前,我从学校毕业了,不知道去干吗,看到大家都是出门收集辫子,转手卖给外地人加工,我就琢磨着加工里应该会有更多的商机,于是就在自己家开起了头发加工坊。”
在毛发制品厂工作的年轻女工刘天琦,她觉得环境噪音太大,喜欢在工作时戴着入耳式耳机听音乐。刘天琦是一名三连机车手,她是港集人,她之前在杭州做服装生意,待了几年后,还是回到了港集。然而,在家乡工作使她很难接触到同龄人,她发现年轻人回乡工作的并不是很多:“大家都还是想在外面试下。”
毛发制品产业留住了一部分港集村的青壮年,但留守儿童依然是港集村面临的问题。在街头可以看到众多小孩,而大人们不是外出务工,就是忙于工作。
港集村通往外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中巴车。 据太和县宣传部分管发制品的张科长介绍,在毛发产业基地带动下,马集乡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39.6亿元,出口创汇则超过了1亿美元。然而,在2015年的一次研讨会中,太和发制品协会副会长刘献表示,当地企业已经不再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化纤头套的生产企业已经多数转移到印尼、孟加拉国,而印度因明显的劳动力和原料优势,当地的毛发制品企业也正在兴起。
资深漂染工韦强拿着手机里的图片比对染色效果,客户需要的发色也常常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
当地居民称,港集毛发工业园区建在曾经农田里,农民已不再种田,而是在工厂里上班。每年的九、十月是一年中收购毛发的旺季,收购员会在这段时间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各地收购头发。最初的那批收毛发的人已实现了脱贫,而随着世界毛发制造中心不断内迁,港集人是否还能守住自己的财富,答案却并不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