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热播。这部电影因题材涉及到反腐、上访等热点话题,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国产电影之一。
11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对冯小刚的专访文章。冯小刚表示:“这个题材无疑是和我们的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的。我也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这也符合习近平(专题)总书记讲的文艺怎么深入生活、反映生活。”
“我觉得很多领导干部看完这个电影后会有触动、有思考、有启示,担当对于一个干部的重要性,这是这个电影的重要意义。”冯小刚说。
“政事儿”注意到,正如冯小刚所言,《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热播电影受到了湖北代省长王晓东的关注。
据《湖北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今日(28日),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在讲到政府系统干部作风问题时,以《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剧情举例,指出“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类似电影反映的人和事也不同程度存在。”
“政事儿”注意到,王晓东对于《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情节信手拈来,并连问五个“为什么”。
针对剧中女主角李雪莲的不断上访,王晓东追问到:为什么一件小事情会变成一桩大事、一个简单问题会变成一个久拖无解的复杂难题?明明只不过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婚姻问题,却不断放大、变异、发酵,引发非正常上访,从县里到市里、直到中央,最后成了一个“死结”,上下都感到棘手,一拖十多年始终未能解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什么群众和干部相互之间缺乏信任?李雪莲最初期望法院公正判决、期望政府关注解决,但最终走上了赴京上访的道路。我们的各级政府、司法机关,是从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让群众失望、失去群众信任的?
针对影片中上级部门要求解决李雪莲问题的意见未能落实,王晓东追问到:为什么上级的意见在层层传达执行中变味、走调,甚至与初衷完全背离?影片中涉及的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阻止李雪莲上访,为达到目的动用了多种手段,处理了大批干部,力度很大。而上级的要求只是要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但影片中并没有一个人真正从源头上帮助李雪莲解决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为了阻止一名群众赴京上访,市、县、乡各级可以说倾尽全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动用了警力。这件事看似荒唐,但现实中确实存在,其根源到底出在哪里?怎么杜绝?”
为什么各级官员没有任何人故意刁难李雪莲,可是事情却越办越糟?
“从市长到县长、县法院院长,到具体办事的人员,每个人都为处理上访事件付出了努力,但效果适得其反。好心办不成好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王晓东的五个“为什么”,将影片与现实对接,个个犀利。
王晓东说,“出现这五个‘为什么’,我感到,根源仍然是‘为官不为’。反映出干部担当精神、担当能力上存在问题。”
“一些干部习惯当太平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干部长期不学习提高,一切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一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怕得罪人,怕伤和气,不敢抓不敢管,明哲保身。”
会上,王晓东提出《我不是潘金莲》反映的人和事,特别是“为官不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方面还比较突出。
他指出,“为官不为”问题不解决,不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干群关系,而且会贻误发展机遇,危及社会稳定。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就是不讲政治,也是腐败。
“政事儿”注意到,“讲政治”一直是王晓东常讲的关键词。
6月29日,原任湖北省长王国生调任青海省委书记,此后湖北省长一直空缺。9月13日,李鸿忠由鄂入津担任市委书记。次日,王晓东任湖北代省长。
10月29日,59岁的蒋超良从吉林调任湖北,补位李鸿忠担任省委书记。
在李鸿忠调离、蒋超良尚未到职的这46天里,王晓东作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不仅全面负责湖北省政府工作,还主持湖北省委党务活动。
期间,他多次召开会议,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
9月19日,王晓东主持召开履新后的第一次省政府全体会议,他就如何努力开创省政府工作新局面提出“十个务必”。
其中第五个“务必”是“务必讲为民”。王晓东说:“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要让发展成果更多地与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
此次讲话中,王晓东还提出,“政府要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省政府要坚决服从省委领导。湖北省只有一个领导核心,这就是省委;湖北省只有一个一把手,这就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