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16年11月末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针对住房、用车、休假休息等诸多方面。虽然具体细节尚未披露,但外界关注、分析和猜测的热度至今难消。
许多国际媒体由此转到“官员财产公示”的话题。事实上,“官员财产公示”一直是舆论中的热点话题。中国民间舆论尤甚,其实即使是在中国体制之内,也不乏相关的动议。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前后曾出现一波高潮。路透社消息称中纪委(专题)书记王岐山(专题)当时推动这项改革遇阻。
中共党内本有一个官员财产申报的制度,但只有向上申报程序,却无对外公示环节,其具体运作模式如何外界难以知晓。至于实践效果而言,官场腐败在数十年里愈演愈烈,该制度显然没有起到足够的遏制作用。
早在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便将《财产申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启动,此后在九届、十届到十一届至今,未见重被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议程。
20年里,也曾有过新疆阿勒泰、四川高县、湖南浏阳、浙江慈溪、宁夏银川等近40个地区的试点探索,但几乎是悉数归于失败。人走政息、公众压力及个别官员的阻力、难以核实的申报内容、上级叫停等都是导致试点失败的原因。
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已有多人落马,家中所藏财富令人瞠目(图源:Reuters/VCG)
2012年12月,官媒《中国青年报》发表一篇文章《让新提拔官员公开财产为何更可行》提出,官员财产公示要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经过20年左右的过渡期,逐步实现全体官员的财产公开。
“官员财产公示”从20年前就有呼吁并开始探索,如今提出还要再有20年左右的过渡期,其实行之漫长、低效、难以期待,很难不让民众对中国政治形势产生怀疑和担忧。
不知情者很容易由此产生推论:官员财产公开难行,原因是官场里财产丰厚且来历不明的人绝非少数。而且其财产之多,已经达到让外界难以想象和接受的程度。
不过,在此次着手规范领导人待遇的背后,是中共十八大后推进官场廉洁行动的一系列动作。习近平(专题)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之初,就曾推出一个面向全党的“八项规定”,指向与之相近。
2016年的官员财产申报被评为“史上最严”。官员个人和亲属的房产车库、理财、经商办企、出国(境)证件等等皆属申报项目,而且“凡提必核”,重点抽查核实的官员范围还扩大至换届时拟继续提名的人选。
然而,内部申报与对外公开虽然都有以监督公开遏制腐败的作用,但在外界看来,其效果和意义差别极大。
中共十八大以来,尽管反腐整风党建风生水起,外界对中共观感有所改善,却仍未得到很多人的信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反腐决心和行动看得见,但是反腐效果看不清,官员清廉更是看不见。而官员财产公示才能让反腐的效果和官员的清廉更为直观可见。
事实上,对于生活在拥有财产公示制度国家的人们和媒体而言,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否存在,几乎成为衡量政治清廉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是国际舆论对中国近年反腐质疑不改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官员财产公示这项制度并非万全。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官场腐败也是屡禁不绝。官员仍然能够隐晦、延期或其他方式以兑换权力和利益。而对中国而言,如果使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来推行这一制度,可以想象官员们也能够找到规避监管制度的腐败方式。
不可否认,中国官场存在一个规模庞大、财富惊人的“隐形富豪群体”。对这些既得利益者来说,最理想局面就是维持现状,但是只有反腐和改革才能消除中共执政合法性危机。而官员财产公则是取信于民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