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母阻拦索3次被拉断 系中国阻拦索原型(组图)

俄航母阻拦索3次被拉断 系中国阻拦索原型(组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阻拦索系统称为“斯维特兰娜2”型,不过,俄罗斯的这套阻拦系统从苏联时代至今也已经“身经百战”。中国的阻拦系统也是参考其基本结构研制的,照理说不应该存在设计隐患。但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带“伤”运转的情况,就很难说了。

  

俄航母阻拦索3次被拉断 系中国阻拦索原型(组图)

  回顾中国航母发展史,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曾考虑购买美国退役老式航母,搭配经过改造的歼-7、强-5或歼-8II作为舰载机,为我所用。当年“海空卫士”王伟曾在自己的绘画中表现过从一艘斜角甲板上驾驶歼-8II战斗机起飞的画面,想来令人慨叹。原文配图:2005年俄军苏-33舰载机的事故录像。

  12月5日,发生了相隔万里的两次匪夷所思的军事事故。一个是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一架苏-33拉断阻拦索坠入大海,另一个则是印度“贝德拉”号导弹护卫舰在船坞内倾覆,导致严重受损。这两起事件看似互相孤立,但细想想,两起事件又有着共同的肇因。

  俄罗斯航母的阻拦索

  俄罗斯1143.5型航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库兹涅佐夫”级,是当今除了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外最先进的航空母舰。

  回顾我国航母发展史,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曾考虑购买美国退役老式航母,搭配经过改造的歼-7、强-5或歼-8II作为舰载机(改造的可行性暂且不论),为我所用。当年“海空卫士”王伟曾在自己的绘画中表现过从一艘斜角甲板上驾驶歼-8II战斗机起飞的画面,某种程度上便是当初这个航母计划的回声,想来令人慨叹。

  与这个不成熟的航母方案相比,中国现实中在90年代中后期获得舰体基本完成的“瓦良格”号航母,并将其改装为“辽宁”号,其突飞猛进的程度至今想来犹如幻梦。可以说是世界军事技术发展史上少见的机遇,不亚于苏联二战后期获得美国B-29,或者购买英国“尼恩”喷气式发动机(成就一代神机米格-15)。

  在我们的“辽宁”舰日渐成熟,已经开始形成初始战斗力的今天,俄罗斯海军当年让我们心驰神往的“库兹涅佐夫”号却尴尬连连。

  11月14日,一架米格-29KUBR型舰载战斗机在地中海上坠毁。原因是“库”舰的阻拦索被发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在抢修过程中,这架无路可走的舰载机因燃油耗尽坠入大海。

  

俄航母阻拦索3次被拉断 系中国阻拦索原型(组图)

  或许是为了挽回面子,俄罗斯海军宣布恢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舰载机起降作业。但不幸的是,12月4日,一架苏-33舰载机又发生了拉断阻拦索的事故,战斗机坠入大海。原文配图:一直得不到大修的“库兹涅佐夫”虽然还能出战,但是状态委实不容乐观。

  这一事件很快引起西方国家一阵冷嘲热讽,尤其是事件发生后,俄航母将大部分舰载机转场到叙利亚赫梅明空军基地,更是让西方媒体大大吐槽了一把。

  或许是为了挽回面子,俄罗斯海军宣布恢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舰载机起降作业。但不幸的是,12月4日,一架苏-33舰载机又发生了拉断阻拦索的事故,战斗机坠入大海。

  这起事故的过程似乎与俄罗斯2005年9月15日苏-33舰载机拉断阻拦索后坠海的事故如出一辙。

  回顾“库兹涅佐夫”此番挂帅出征叙利亚,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悲壮”的气氛。先是刚刚结束了漫长的海上航行,刚刚回到基地准备进行“彻底”大修,还没过几天,就被拉出来派去叙利亚参战。被西方说成是“第二太平洋舰队翻版”,因为当年日俄战争中罗杰斯特温斯基的那支舰队就是从波罗的海踏破万里波涛,到远东来与日本人开战,其主力就是当时甚至连舾装都还没有完全结束的全新战舰,一路上还要继续进行建造工作,和“库”舰这次修修补补的感觉颇为相似。

  之后又是锅炉一直有“伤”的“库”舰一路黑烟滚滚,又被人讥笑一番。

  再之后就是连续两次坠机事故。

  几年前俄“瓦良格”号巡洋舰到访上海,当时观察者网就刊出了上舰参观的感想,这艘饱经海上风霜的战舰的状态看上去也和“库”舰一样,细小的地方到处都体现出俄海军修修补补熬日子的无奈。

  当时有位建国初年曾接受苏联海军训练的我海军退役干部恰好与我们同行,老先生在上舰之前给我们谈了不少苏联海军当年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但在离舰的时候,笔者问老先生对俄海军的看法,他只摇摇头:“和当年不能比了。”那股傲视世界海洋的霸气、红海军的专业素质都已经随风而去。

  不过,俄国人就是俄国人,莽字当头的作风倒是没有变。

  当初中国海军鱼雷艇部队接受苏联鱼雷艇训练时,苏联教官给刚刚从陆军转来的海军官兵们讲专业课,大家都听得半懂不懂,什么定深啊,提前角啊……大家一头雾水。苏联教官看到大家这个状态,就说:“你们都是勇敢的战士,请你们记住,对于我们鱼雷艇的战士来说,最重要的武器,是我们的勇敢精神!”我军的官兵们闻言都起立鼓掌。

  今天看到俄罗斯海军航母舰载航空兵的表现,这种勇敢精神,倒真是已经无以复加了。

  其实航母阻拦索崩断在世界上都不少见,大家都记得网上有个著名的视频,一根阻拦索被崩断后横扫甲板,一个机警的“黄马甲”跳绳一样跳起让开……那就是在美国海军航母上发生的真实场景。

  美国海军航母每次出航部署一般为时半年,之后就会回港进行维修和休整。这也是为何美国海军保持庞大航母编队的原因,因为要维持在世界多个海域有至少一艘航母在,就肯定需要更多的航母。

  美国航母舰长都有一个希望,就是能带着出航时的全体官兵,一个不少地完整回家。但他们的这个希望从未实现,毕竟航母甲板本来就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但俄航母的问题就在于,只有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还要到处“赶场子”。

  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发挥俄罗斯海军官兵最大程度的勇气了,至于他们的纪律和专业素质,恐怕已经没法更多要求。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阻拦索系统成为“斯维特兰娜2”型,该系统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上的MK.7阻拦索系统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活塞气缸产生阻尼力,同时使用滑轮组系统提供缓冲。

  与弹射器一样,阻拦索系统也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装置,它的制造对于工程技术能力的要求极高,因为要保证阻拦索在复杂的滑轮组系统内不出现应力集中的点,一旦出现了,那就很容易拉断钢索。

  不过,俄罗斯的这套阻拦系统从苏联时代至今也已经“身经百战”。中国的阻拦系统也是参考其基本结构研制的,照理说不应该存在设计隐患。但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带“伤”运转的情况,就很难说了。

  美国Mk.7系统能够阻拦22.7吨,以195公里/小时速度着舰的飞机,如果飞机着陆速度过高,一样会拉断阻拦索。这种情况如果是发生在飞机已经减速、无法复飞的阶段,也一样只能让飞行员弹射逃生了。

  从这次苏-33着舰事故来看,报道称,该机是第一次着舰时未能钩住阻拦索,第二次着舰时速度过高,拉断阻拦索。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次事故与2005年那起苏-33拉断阻拦索坠海的事故就几乎是如出一辙了。这表明,俄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水平可能出了问题。

  另一方面,有说法称,之前俄军米格-29K舰载机在着舰的时候也发生过拉断阻拦索的情况,而且出现这类事故的概率还比苏-33更高。鉴于米格-29K比苏-33更轻,或许是它的着舰钩设计存在一些缺陷。

  又或许,是俄罗斯海军的阻拦索钢缆遇到了麻烦。事实上,阻拦索所用的钢缆的工作环境极为严苛,由于承受着舰载机的巨大冲击力,它的局部温度可以上升到1000摄氏度,绝不是一般的钢缆能够承受的。迄今为止俄罗斯为印度“维克拉玛蒂亚”号国产航母供应阻拦索的工作也没有进展,或许表明俄生产这类特殊钢缆的能力遇到了一些瓶颈。

  其实,如果“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按照苏联时代的设计完整收工的话,应该还有阻拦网,中国“辽宁”号航母上就有。但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一直没有把这个在阻拦索故障时挽救飞机的最后手段装上“库兹涅佐夫”号,如果有这个装置,至少那架米格-29KUBR飞机是可以保住的,就是需要拉回工厂去检修一下,因为使用阻拦网着舰会导致飞机机体结构的损伤。

  当然,航空事故分析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上面猜测的几种原因都可能导致这次的事故。

  但这些肇因,都指向了同样的基本原因——俄罗斯综合国力的下降,维持大型航母的作战使用日益困难。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