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钢索上的台湾 更应慎对“中国打压”

热帖:钢索上的台湾 更应慎对“中国打压”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2月2日,被视为“美国内的中国专家”、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访问北京,双方表达了持续推动中美关系的愿景。同一天,特朗普(专题)与蔡英文(专题)的一通电话,上了国际媒体的重要版面。

  而基辛格自北京返美后,与特朗普会面三次,别有意义。当然,具体谈了什么,媒体只能揣测,基辛格接受采访时只表示,特蔡通话后,中方领导人的反应平静,令人意外。

  数天后,“特蔡通”余波未平,在美国,特朗普的幕僚频频呼吁各方冷静,毕竟现在,特朗普仍是平民;在台湾(专题),民进党人士从一开始的“高调贺喜”到现在的收敛,台湾媒体不分蓝绿,也从一开始的错愕、渲染、到冷静后的思考。

  特朗普的易于反复,让国际媒体对于“特蔡通”难以分析出定论,北京略过还未上任的特朗普、将矛头指向台湾,蔡英文淡然表示“台美通话,不代表政策转变”,显然外交压力,台湾政府不是没有感受到。

  但,这是台湾求而难得的“国际关系”,不论蓝绿都想要,那通电话打与不打,又岂是蔡英文一个人决定了算?

  CNN近日访问了台湾人民和政治人物对“特蔡电”的看法,积极乐观地看待台美关系者有之;害怕被美国当成对付中国的“炮灰”者也有之,但普遍正面看待。时代力量的立委林昶佐更直接表示──台湾人期望的未来不是“中国”,是“国际化、民主化、正常地看待事情”。

  大陆舆论在面对这些波折时往往态度强硬,两岸实力失衡,“不听话,就打压”,先夺去一、两个“中华民国邦交国”易如反掌,尼加拉瓜、梵谛冈等都在候选名单上。但对于听了太多次“中国打压”的台湾人民,已有太多不满、太多情绪、太多矛盾,失去邦交国?早有准备、也早麻木了。

  也因此,台湾外交部发言人在被问到“这通电话,会不会造成中国进一步打压”时淡淡表示,“中国大陆给我们的挑战,从来没有少过”,这两句话,点出了台湾如今舆情。

  “中国打压,那又怎样”,这样的心态非常能理解、也非常无奈,但,也是最危险的,它可能让台湾人民所害怕碰见的未来,提前发生。

  

热帖:钢索上的台湾 更应慎对“中国打压”

  两岸冲突,台湾可能会失去梵谛冈这个“欧洲唯一邦交国”(图源:总统府提供)

  台湾社会近年流传的话是“今日香港(专题),明日台湾”,这些话意思是“看看如今被中共管得死死的香港,台湾,还敢‘九二共识’吗?”

  但为何香港,会成为“如今的香港”呢?可以从最近发生的“港独议员”事件分析出端倪。

  两位年轻、走过参选程序、付出极大努力才当选的议员,就因为幼稚的意气之争,失去了立法会席位。更让大陆政府,再次理所当然地“对香港出手”,人大快速释法、态度强硬,“港独议员”情绪化的发泄,最终被追回薪水及活动经费,从菁英一下跌回草根愤青。

  中港矛盾里,香港的“越走越难”在于,第一,它太专注于“香港的无奈”,没有从一次次的“蝗虫”抗争中觉察大陆年轻一代对香港的态度变化,原先同情香港处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让大陆政府越来越理所当然、明目张胆地压制香港。

  第二,许多香港年轻人忽略了,情绪化地面对及处理大陆与香港的种种不同,最终只会让“不想见到”的局面,提早上演。因为民意对撞,实力强的,永远更有资本压制较弱的那方。

  香港人,对“中央打压”委屈;台湾人,对“中国打压”有委屈也更有不满。“中国打压”又怎样?很抱歉,“中国打压”眞的会怎样,因为“中华民国”有可能失去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

  “今日香港”给“明日台湾”的启示,是如何务实地面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与不同,是如何去理性地处理与权衡“中国打压”和“中国让利”,因为中、美两大国之间的绳索,台湾不得不走。最可怕的情况,是上了绳索、一肚子火,“那又怎样”成了口头禅,稍一情绪化,就容易摔下去。

  台湾的国际局面,当然艰难,昔日宋楚瑜求习近平(专题)的十分钟而未得,今蔡英文接特朗普的十二分钟而满城风雨,“台湾为何不能走出去”与“中国打压又怎样”的舆论充斥,人民可以任性,政府不能不谨慎。

  毕竟,特朗普今天可以告诉国际,“台湾花几百万购买军备,美国为何不能接一信道贺电话”,明天也可能告诉美国人民,“美国欠了中国太多国债,当然在特定时候要做出一些妥协”,这通电话对台湾而言,三十年前是美事,三十年后,不得不慎。

  对蔡政府而言,高兴一时足矣,往后的两岸关系与台美关系,仍然考验智慧。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