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桥、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中国桥梁界为世界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中国桥”不仅成为中国的“新名片”,它也成为联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象征。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12日报道,在世界桥梁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

  近日,一座创造了3项“世界第一”的大桥——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实现高精度合龙,中国制造再一次惊艳世界。近十几年来,中国几乎每年都在刷新着世界桥梁建设的纪录。它们不仅让“天堑变成通途”,同时也让“中国桥”成为体现中国工匠精神、展示中国形象,联通中外友谊的国家品牌。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9月8日,工人在黄大铁路黄河特大桥上施工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8月8日,建设者庆祝帕德玛大桥首桩开钻成功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11月10日,建设中的猫儿潭大桥

  世界遍布“中国桥”

  从美国新海湾大桥到多瑙河上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从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到库拉西尼海湾的尼雷尔跨海大桥,无论是江河湖海,还是深山峡谷,世界每一个角落,都遍布着中国建设的桥梁。

  跨越多瑙河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是欧洲首座“中国造”大桥。它的建成不仅大大缓解了当地交通拥堵现状,对于中国企业是否能成功“敲开”欧洲建筑市场也至关重要,因此,该项目备受中塞两国瞩目。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5月23日,一名女子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普平大桥上

  然而,大桥建设之初并非一帆风顺。长期以来,塞尔维亚人对中国商品带有“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中国人能造出坚实耐用的桥梁?很多塞尔维亚人都在心中打起了问号。更有甚者,塞尔维亚民间还曾出现“中国修桥的人已经跑了”的谣言。

  时间告诉塞尔维亚的民众,中国“修桥的人”非但没跑,反而以不输西方的精湛技艺超额保质地完成了修桥任务。“这是塞尔维亚近几十年来最好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塞尔维亚协调员、前交通部长安蒂奇曾这样形容泽蒙-博尔察大桥。而时任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也兴奋地表示,他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4座桥梁的建设,泽蒙-博尔察大桥是最令他满意的一座!

  在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施工现场,每天都会吸引上百名当地人参观,他们将这里亲切地称为“ChinaBridge(中国大桥)”。中马友谊大桥连接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和机场岛,是世界上首次在珊瑚礁上建造的跨海大桥。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中马友谊大桥

  正在建设中的大桥与马尔代夫的浪漫风景相映成趣,但对于中国承建方来说,这项工程的强度之大、困难之多,让人难以与“浪漫”发生联想。事实上,早在20多年前,马尔代夫政府就提出过建设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的构想,但技术和资金的限制,让当地政府不得不知难而退。大桥横跨的嘎阿地胡库阿海峡,素有“恶魔之海”之称,而中马友谊大桥也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恶魔工程”——冒着大雨在海中颠簸沉浮是家常便饭,有时苦等10余小时,也只为抢占几十分钟的施工时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建设者硬是突破重重考验,截至9月21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马友谊大桥主体部分的35根桩基钢护筒中,已有13根深嵌印度洋中。同时,大桥建设目前也跨越了关键节点——主桥部分首个大型钻孔平台吊装完成,为未来的桩基施工搭建了作业面。

  让“天堑变通途”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修一座桥,越山跨海,飞架天际,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而战胜这些困难,一直是世界建筑界孜孜以求的的目标。

  细数近日来,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纪录:

  9月10日,尼珠河大桥正式合龙。大桥桥面距谷底达564米,相当于200层楼高,刷新世界第一高桥纪录。

  9月19日,沪通长江大桥28号主塔墩承台混凝土浇筑收官,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

  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正式贯通。大桥总长55公里,是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11月15日,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实现高精度合龙。这是世界上首次采用“二次竖转”工法施工的大桥,创下3个世界纪录。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6月29日航拍的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合龙现场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8月26日,沪通长江大桥进入钢桁梁双悬臂拼装阶段

  “中国桥”为何如此之“牛”?创新精神与技术追求是屡创奇迹的法宝。近年来,世界上有难度、创纪录的桥梁,大部分由中国人建造。目前,中国已拥有千米级斜拉桥设计施工成套技术、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等多项尖端技术。凭借创新优势,目前世界最大(长)跨径悬索桥、斜拉桥、钢拱桥、跨海大桥的前10座,中国均占据半壁江山以上。

  “大跨径桥梁技术上世纪在美国、欧洲,之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而进入本世纪后,中国在质与量两方面都引领了世界。”著名桥梁专家、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前主席伊藤学说。

  恪守匠人精神也是中国桥梁获得世界认可的一大原因。一座赵州桥,在中国屹立了1400余年。如今,这种“赵州桥式”的工匠精神正被中国桥梁建造者所继承,并且洒遍世界。

  高160米的钢塔拼装工程,全塔57万多个螺旋和螺孔完美对接,拼装精度的误差达到1/2500,远远低于合同约定的1/1000……

  这是中国承建方振华重工完成美国新海湾大桥钢塔拼装时,所交付的“成绩单”。主跨565米,设计日通车量达30万辆的新海湾大桥,以其顶级技术难度和高昂造价令世人惊叹。当中国团队拿下大桥建设标书时,针对“可抗8级地震,震后能立即通车”等近乎苛刻的要求,美国客户不放心地问“履行合同有问题吗?”中国承建方当即斩钉截铁地回答“no problem(没问题)”。

  最终,中国的两家企业以高于合同的标准完成了交付。为感谢中方团队的辛勤付出,美国旧金山(专题)市甚至颁布公告书,以大桥项目总指挥李江华的名字,将2011年7月11日命名为旧金山市的“李江华日”。

  联通“中国梦”与“世界梦”

  位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南方向的库拉西尼海湾,由中国企业建造的东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桥飞架南北两岸,不时吸引当地行人驻足凝视。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坦桑尼亚人民就梦想建造一座跨海大桥,但受到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梦想一直未能实现。

  

媒体:遍布世界的“中国桥”牛在哪?(组图)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居民通过基甘博尼大桥

  “大桥开通前,库拉西尼海湾两岸民众交通往来主要依靠轮渡或陆路绕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且花费时间长。大桥开通后,在早晚高峰时段可为两岸民众节省通行时间约1小时。”坦桑尼亚工程师埃里克斯说。

  用中国技术建造的尼雷尔跨海大桥不仅实现了当地民众多年的夙愿,方便了出行,更为坦桑尼亚提供了超过1000个劳动岗位,并把中国技术与管理经验留在当地,培养了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尼雷尔跨海大桥是近年来中国桥梁建设造福当地社会的一个缩影。对于很多地区民众而言,“中国桥”已经不仅限于一个交通名词,更意味着发展的希望,友谊的象征

  在孟加拉国,帕德玛河将该国“一分为二”,过去首都达卡与南部21个区之间人员往来主要依靠摆渡的方式,费时费力不说,还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交流。

  “在正常情况下,过河需要5—6个小时,如果遇到大风雷电的天气,有时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当地的货运工人表示,“我们热切期盼这里能有一座大桥,因为我们实在无法忍受这样没效率的生活了。”

  中国建设的帕德玛大桥解决了工人们“燃眉之急”。作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基建工程,这座横跨帕德玛河、全长6150米的大桥成为当地民众的“梦想工程”。大桥建成后,将大大缩短交通耗时,过去受天气摆布的历史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事实上,“中国桥”的背后,不仅是中国工程项目的输出,更体现着“一带一路”愿景下,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理念

  如今,无论是在欧美地区展现“中国制造”,还是在非洲地区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中国都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优质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中国桥”也越来越超出其本来的物质意义,成为联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象征。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