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2人的利率决策,偷偷动了你的钱包(图)

这12人的利率决策,偷偷动了你的钱包(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16年12月14日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了加息政策。利率一直是各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对象,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加息的政治经济学。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利率高低和大家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先来看看利率高低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影响。

  

这12人的利率决策,偷偷动了你的钱包(图)

  低利率加剧贫富差距

  由于美国实施了多年超低利率政策,美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实际上在2008年之后不断扩大,一直到利率触底回升后,基尼系数才略有下降。

  

这12人的利率决策,偷偷动了你的钱包(图)

  而欧洲德国、法国的基尼系数在次贷危机后有了一次性的跳升,之后没有明显上升。但基尼系数衡量的是收入水平的差距,并没有考虑资产价格变化对财富的影响。如果我们转而使用衡量财富不平等的财富基尼系数,则不平等程度的恶化要严重得多。

  

这12人的利率决策,偷偷动了你的钱包(图)

  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在近年经济低迷、利率超低的环境中,富人真正跟穷人拉开差距的主要不是靠收入流量,而是靠货币超发导致的资产增值。

  

这12人的利率决策,偷偷动了你的钱包(图)

  低利率造成货币超发,从而推升资产价格泡沫,造成房产、股票、债券等各类资产均出现上涨。对于本身就持有各类资产的富人而言,这无疑是财富的巨额增长。而对于穷人而言则是巨大的灾难,穷人的财富水平往往不足以购买足够实物资产以求保值增值,却要承受货币超发的负面影响:货币贬值、存款利率下降等。

  另外,银行贷款“嫌贫爱富”的特点也加剧了低利率环境下的不平等。能获得贷款进行投资和高杠杆投机的往往是大型企业和富裕阶层。低收入阶层缺乏理财渠道,而且需要预防更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储蓄方式主要是银行存款。低存款利率最终造成向低收入群体吸收存款,再用低贷款利率贷给大型企业和富裕阶层,从而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

  过犹不及,高利率也会拉大贫富差距

  那么是不是利率越高,贫富差距越小呢?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在1970、1980年代曾有一段超高利率时代,当时的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基尼系数从0.35飙升到0.43。而利率水平较为正常的1950、1960、1990年代基尼系数则维持稳定。

  

这12人的利率决策,偷偷动了你的钱包(图)

  利息率过高会导致资本在全社会收入分配中占比过高,而挤压了劳动收入占比。按简单的逻辑推演,借贷利率代表了债务资本规模生长的速度。一旦社会平均的借贷利率超过了GDP增速,债务资本在GDP中的收入占比会越来越高。时间一长,能够坐食其利的所谓贵族阶层也就形成了。19世纪以前的大部分人类历史,其实就是这样的社会。现代社会以前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很低,远低于借贷、地租的平均收益率。

  而从各类资本之间收入划分看,高利率也会导致债务资本相对股权资本的收入占比过高,从而阻碍创新和经济发展,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也因此受到伤害。债务金融资本把持经济权力的经济并不健康。

  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论语》里有句话点出了关键: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差距如果过大,社会的治安和国家的政局稳定都会遭到威胁。因此不可小觑利率政策对国家贫富差距的影响。保持适中的利率水平才是最能长久的,这就要依靠政府合理的宏观调控。

  美国利率政策的国际政治含义

  由于美元是国际主导货币,如果美国利率过低、货币超发,美国的通胀会通过国际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等途径输入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对美国的净出口额高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可以说美国经济一生病,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却要跟着一起吃药。

  在欧美超低利率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全球贫富差距都在快速扩大,下图是2009年以来全球各大区域的财富基尼系数:

  

这12人的利率决策,偷偷动了你的钱包(图)

  全球流动性泛滥,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叠加近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已经造成了多国的经济问题社会化、政治化。几年前突尼斯一名失业大学生因摆摊卖水果被城管抓后愤而自焚,此事件引爆了该国的“茉莉花革命”,突尼斯民众对社会的高物价高失业率积愤已久,导致政体改变。

  但直到今日,该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尤其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高达52%,去年又重演了摊贩自焚事件,并且有大批失业青年加入IS组织。而欧洲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政府债务泥潭、欧洲银行业危机、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失败、恐怖活动蔓延……都在诉说古老欧洲的落寞与不平静。

  低利率政策副作用大,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加息是必然结果。而加息过程又会给各国带来阵痛甚至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前期的资产泡沫可能会在国际资本流动、贸易格局变化的影响下破灭。

  1994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就由美国加息引爆。墨西哥政府面对美国加息带来的资本流出、货币贬值冲击,勉强将比索钉住美元,结果是政府外汇储量迅速下降,比索被迫大幅贬值,使墨西哥陷入金融危机。而对发达国家来说,一不小心玩崩了也会戳破自己的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在加息周期中酝酿的。

  欧美的利率政策都是从本国本地区的需求出发制定的,并不考虑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巨大负面影响,很难说不是大国滥用其国际经济金融权力。这在国际政治生活尚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现有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清算银行央行行长会议等机制都没有实质约束力。

  利率决策:西方精英政治的最后堡垒

  利率决策不仅在国际政治中缺少约束机制,在许多国家内部也是黑箱,外界无从过问。在西方政治生活中,不论实际上利益集团在多大程度上把持了国家机器,至少从法理上说,所有的重要国家事务都应纳入民主政治的约束范围。而决定利率水平的货币政策则是罕见的例外。

  美联储每年举行8次议息会议,由7名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和5名地方联储银行主席和组成的12人公开市场委员会进行投票。虽然其中的联邦储备委员会须由总统提名、参议院任命产生,但一经上任就任期极长(14年),其作出的利率决策政府和国会均不能过问,可以说没有任何制衡机制。这种现象用专业术语叫“货币政策独立性”,为大部分西方国家所遵从。

  利率决策是西方精英政治的最后堡垒,由密室里的一小群精英讨论决定,普通人、甚至政府和议会都无法过问。“货币政策独立性”是一回事,但如果其执行只能靠少数金融精英的专业自觉的话,也不能不说它是现代西方社会政治制度设计的一大缺陷。

  在利率政治中,“货币政策独立性”常常受到尊崇,包括一国政策独立于他国、央行政策独立于政府等两个方面。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践行,也就带来了国际间货币政策不协调、国内利率决策不受约束等两个问题。

  人们可以选择相信联储专家们的专业水平和自觉性,不用阴谋论恶意揣测。但利率决策(尤其是西方大国的利率决策)对其本国甚至全球的经济、社会、政治都有影响深远,深刻地改造着社会经济面貌,影响贫富差距和金融稳定。对其设计国内制衡机制、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并不是画蛇添足。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