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有两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很火。
一部是《血战钢锯岭》,一部是《萨利机长》。
今天我想说的,就是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这部《萨利机长》。
有看新闻的同学,应该会很熟悉《萨利机长》的背景。
它的故事原型,是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一架空中客机A320正从纽约飞往北卡罗纳州,但飞机爬升过程中,遭到了鸟群撞击,导致两个引擎同时熄火。
失去动力的飞机,紧急迫降在曼哈顿的哈德逊河河面上。在机长萨伦伯格(昵称“萨利”)和机组人员、救援队的努力下,机上155人全数生还。
△这是2009年“哈德逊河奇迹”的新闻图片
这是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飞机水上迫降事件,又被称为“哈德逊河奇迹”。
那时候互联网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在刚兴起的推特上,已经全是这次新闻的报道和目击者拍到的图片。
驾驶飞机的萨利机长,成为了媒体和网友心中的“全民英雄”。
△当时凤凰台的报道
而电影,就是围绕这件震惊世界的“空难奇迹”展开。
不过和其他灾难电影不同的是,《萨利机长》的重点并不是迫降事件,而是英雄人物萨利机长。
这个内心戏极重的主角萨利,由咱们的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汤叔来演。
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是觉得汤叔演得真心好啊。
虽然这位汤先生的身材已经发福到让人心疼的地步,但丫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细腻。
他可以用各种丰富而又不浮夸的表情,演出一个有质感的英雄。
在航空事故面前,他果断。
沉着。
勇敢。
在面对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调查时,他自信满满,hold住全场。
但是,在离开了公众场合之后,这个“英雄”又变得极其纠结。
他会犹豫。
他会害怕。
甚至还会偷偷地哭。
这些“英雄”背后的软弱,都让电影里的萨利变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接地气。
观众会为电影里的萨利流眼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汤叔的演技煽动啊。
因此,不少人说,汤叔很有可能凭借这个角色,再一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1999年的《拯救大兵瑞恩》之后,他就很久没有被提名了)。毕竟除了他之外,再也找不到一个人能演活这个角色了。
△汤姆·汉克斯确定机上155人全部生还的这个表情真的打动我了,他的眼眶里是流不出的泪水。
嗯,对这个观点,我本来是很赞同的。
电影快完的时候,我还想着多夸汤叔几句来着。
但是,片尾字幕一出来。
我就变节了!
看到真正的萨利机长,穿着制服,带着微笑出场的时候,我的世界里就没有汤叔什么事了。
萨利机长这颜值、这气质、这风度,完全可以演他本人嘛。
在萨利机长出场之前,我还在怀疑这部电影的真实性。但是本尊一出来,我就相信了。
如果有人告诉我,某某航班的机长是萨利,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坐上去!
△萨利本人,导演东木头和汤叔,你说,谁帅?
没办法,迷妹的世界就是这么肤浅。谁叫机长长得那么睿智迷人呢?
在电影院惊鸿一瞥之后,我回家马上疯狂地搜集了各种关于萨利机长的资料。
然后发现,天呐,这就是一个真人比电影更帅的存在!
虽然电影好看,汤叔的演技也厉害,但远没有真实的萨利机长和“哈德逊河奇迹”打动人啊,于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花痴,我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地说说,萨利机长本尊到底有多迷人~
(其实萨利本人也有一起编剧,我严重怀疑是他太谦虚了,否则他的好怎么电影都没说到?)
△机长坐在驾驶舱真的有种器宇轩昂的feel啊!
萨利,1951年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
有资料说,萨利的娘家,也就是他妈妈那边非常有钱,有一条街都是用他妈妈的家族命名的(不过这个目前只查到一个来源,暂时不能作准)。
目前这个说法不知道靠不靠谱,但是一个16岁就能学开飞机的少年,家里环境肯定也不会差。
萨利在自传里说,他5岁就知道自己想做一个飞行员,11岁就读了所有能找到的跟飞行有关的书。
16岁,萨利就跟着一个开农用飞机的驾驶员库克学习。
库克是个要求严格但又做事大胆的人,在萨利跟他一起学习飞行时间满7个小时25分钟之后,库克就让萨利单独飞行了。
这在现在航空公司的培训里,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萨利说,库克大胆的训练方式,让他学会了自信。他知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让一架飞机安全起飞、安全降落。
喜欢文章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跟库克学习这一段,在电影里也有拍,它把库克教给萨利的自信,形容为“笑口常开”。
而在这段期间,萨利还见到人生中的第一场“空难”。
在库克的机库里,他发现了一架机身扭曲的派珀飞机。
库克告诉萨利,这是他朋友一次失败的降落造成的,坠落的时候,飞行一头撞在地上,飞行员当场死亡。
驾驶舱里的血,把萨利吓坏了,并从此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所以,我开飞机,从来都不玩花活。因为那会要命的。”(萨利的自传《最高职责》)
△派珀飞机
别以为这只是一句大话。萨利是真的这么做的。
就算是在16、17岁这样的叛逆岁月,萨利开飞机的时候,都不敢做任何耍帅的事。
比如有一次,萨利邀请喜欢的姑娘坐飞机。可能别的男生,早就在飞机上打啵了。但萨利只是安分地坐在驾驶座上,默默地闻着姑娘的头发香,什么都不敢做。
“我很想抱抱她,但我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她的安全。”(oh no,这句话为什么让我觉得男友力max)
△萨利的自传《最高职责》,有中文版
自信和谨慎,就是萨利在飞行的第一个阶段学到最重要事情。
这之后,萨利就去美国空军学院,学习驾驶滑翔机了。
从后面发生的“哈德逊河奇迹”看来,萨利在空军学院的学习实在太重要了。
因为两个引擎熄火、失去动力的飞机,实际上就等于一架几十吨重的滑翔机。
所以,有过滑翔机经验的萨利,在当时才能那么有信心地驾驶引擎有问题的飞机。这样看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纯粹靠运气的奇迹啊。
△空军学院的萨利好帅好帅!请理解一个迷妹的心情。
在空军学院毕业之后,萨利就一直在空军服役,直到1980年,他进入太平洋西南航空(后并入全美航空)工作,做民航飞行员。
到2009年的时候,萨利就已经有差不多30年的民航驾驶经验了。
在这30年里,萨利说自己是一个循规蹈矩,甚至过于死板的人。
每一次飞机前,他都会细心检查机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飞行结束后,他都会认真写飞行报告,30年都是这样。
△在客机飞行员的萨利和空军服役的萨利
除此之外,萨利还是NTSB的调查员,在1549航班出事之前,他就协助NTSB调查航空事故,访问空难家属。
同时,萨利还会收集各种关于飞行事故的调查报道。
这些研究,对后来的水上迫降非常有用。
萨利说,他以前在《新闻日报》(Daily Press)一篇报告上,就看到了世界上第一宗由人操纵的水上迫降事件调查(发生在1944年弗吉利亚)。虽然当时机体断裂,但是飞行人员都成功脱难了。
在那篇报告里,提到了水上迫降的几个要点:水上迫降时应收上起落架,飞机近水时的速度越小越好,机翼的襟翼应在放下位置接水更有利……
这些东西,在1549航班水上迫降时,都一下子从萨利的脑海里涌出来,就好像之前的30年都在为这次迫降做准备一样。
△萨利和1549航班副驾驶杰夫
不关注飞行新闻的人,大概不知道水上迫降到底有多难。
其实,在2009年的“哈德逊河奇迹”之前,还没有一架大型飞机可以成功在水上迫降。别说全员获救了,就连保持机体完整的,基本上都没有。
△哈德逊河奇迹之前最有名的,是1996年印度洋的水上迫降,机体断裂,死了125人
所以,电影里那个塔台小哥听到萨利说要在哈德逊河上降落的时候,他都要哭了。根据之前的例子,水面降落肯定会“机毁人亡”的(电影里这个情节是真实的)。
这么困难的事情,萨利是怎么做到的?
就是上面说的,靠他几十年飞行经验积累的自信和能力。
首先,当知道飞机两个引擎都坏掉的时候,萨利马上和正在驾驶飞机的副驾驶提出由他来控制。
然后,两人分工合作。
萨利驾驶飞机。
副驾驶杰夫根据快速检查手册,试图重启至少其中一个引擎(但检查手册有三页长,而1549航班在引擎熄火3分钟后就坠落了,根本不够时间,杰夫说只做了一页半)。
看了电影的人都知道,这时候,塔台控制员小哥试图指引他们到附近的机场跑道降落。
但是萨利知道,失去动力的飞机,根本不够时间去机场。而且,如果是在去往机场的过程中坠落,那么到时死亡就不只是这架飞机上的人。
所以,萨利并没有听塔台的,而是做出了水上迫降的决定。
萨利的这个决定,看似很大胆,但其实危险性是最小的。能在几十秒时间内就做出最好的选择,萨利的应变能力是这次脱险的关键。
△A320的飞行员都说主动选择在水面江路是前所未见的事
不仅这样,在迅速做了决定之后,萨利的执行也很坚决。
他在离水面500英尺(150多米)的时候,才发出机长广播,要求所有乘客“准备撞击”。
而在这之前,萨利全神贯注控制飞机,没有通过广播说任何话。
有乘客说,正是机长的这份果断给了他们信心,就好像他完全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一样。
△乘客回忆
而迫降的过程,真的就是技术的考验。
根据数据分析,飞机要成功在水面迫降,机身要以11°的角度让机尾先着陆,并且得以不少于130节速度(航海速度单位)落水,几乎不能有一点犯错。
这么高难度的控制,哪怕是在模拟训练中,也不是每个飞行员都有信心降落,但萨利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飞机被鸟撞击到水上迫降只有208秒)、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做到了!这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还要有强大的自信啊。
CBS《60分钟时事》时事杂志的记者曾经问过萨利,你有想过失败吗?
萨利肯定地回答,没有。“I'm sure I can control it.”(这是原话)
Man爆了有没有?请让我这个小迷妹在这里转个圈圈。
△这是CBS的采访,没有字幕,你们感受一下机长说这句话的神情,坚!定!
不过,成功迫降以后,危险还没过去呢,接下来的救援才是关键。
飞机降落到水面到完全沉没,只有24分钟的时间,机组人员和乘客必须在这个时间内逃离飞机。
这个时候,萨利就像电影里的汤叔一样,冷静地协助乘客离开。
有乘客说,看到萨利,穿着制服、戴着帽子站在机舱里指挥大家上橡皮艇,本来焦虑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就安定下来了。
“机长真的很冷静,很神奇呢。”
乘客都疏散之后,萨利是最后一个离开飞机的。
在离开前,他还来回检查了两次机舱,确认所有人都上了橡皮艇才走。
记者问,你不害怕吗?
萨利说,不,我只是想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啊啊啊啊,机长大人的话又一次击中了我的心)
其实,附近的救生艇之所以能在4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赶到,也跟萨利有很大关系。他驾驶飞机的时候,就是尽量往靠近渡轮的位置降落。
所以,当飞机迫降在水面上时,周围才有那么多船来救援。
写到这里,我真的觉得好像所有语言都不足以形容我对机长的爱了。
当然,正如电影里说的,能成功救出155人,不全靠机长一个人,是全体机组人员,救生艇船员,救援人员还有乘客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
副驾驶杰夫一直在协助机长,并尝试重启引擎。
其他机组人员对机长无比信赖,当听到“准备撞击”的广播时,空姐就一直不停地喊“stay down”,维持机舱秩序。
△电影画面
搜救人员反应十分迅速。
船员听到通知后,就马上赶去救援。
搜救队的蛙人为了抢时间,甚至不背氧气筒就下水了。
乘客呢,也没有因为遇到危险而慌乱。
大家排着队站在机翼上等待救援。
有人掉下水了,旁边就有人伸出手来把他拉上去,还互相安抚“不要放弃”。
据机组人员说,哪怕是时间有限,大部分的人都会让妇女和小孩先走。
如果不是大家这么团结,单单是机长一个人,再强大,也没有能力拯救这么多人啊。
而这也是整个事件最感动我的地方。
尽管“1549航班在哈德逊河迫降”是一个奇迹,很少能发生这么幸运的事情,但是概率再小又怎样,这个奇迹还是人为的。
没有超级英雄,也没有上帝救世主,是我们自己拯救了自己。
就像电影里萨利所说的:“我不觉得自己像英雄,和别人一样,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
萨利是这样,机组成员是这样,救援人员是这样,乘客也是这样,大家都不是英雄。
这一次奇迹,就是几百个做好了本职工作的人,一起共同完成的事情而已。
正因为是这样,正因为所有事情都是人为的,所以“哈德逊河奇迹”才有意义。
它不只是一次小概率事件,它还是一个可以被复制的正能量。
有好多人会记着它,有好多人会继续去做类似的事。
比如那些机上的乘客,大部分人都表示,自己的生活因为这次迫降改变了。
有的人开始努力修复自己和家人的关系,他不再和妻子吵架了。
△1549航班乘客的TED演讲《坠机让我学到的三件事》
有的人想开始新的生活,她和丈夫打算收养孩子了。
还有的人,改变了生活态度,哪怕他已经60多岁,但依然想每天过得有意思一点。
这些人积极地生活,就是“哈德逊河奇迹”的延续啊,谁知道他们之间,会不会有另一个神奇的故事发生呢?
而奇迹的主人公萨利机长,现在已经退休了。
他每年圣诞都会收到一大叠写满了“感谢”的卡片。
萨利说,其中有一封很触动的,是启蒙老师库克的妻子写的。
那上面写着:“如果库克还活着,他一定不会对你现在做的事情感到惊奇。他一定会欣慰之至并为你深感自豪。”
是啊,如果当初没有库克,又哪里会有2009年的萨利?
我们总以为创造奇迹的是一个人,一瞬间。
但其实,是一群人和一辈子。
关于这个,萨利说过:
“1549航班不仅仅是5分钟的飞行经历,而是我的一生让我安全地把飞机降落在哈德逊河上。”
△1549航班机组成员和乘客的见面会,大家互相拥抱、亲吻,就像亲人一样。这种一起死里逃生的感觉,大概是我们无法明白的。